明楼点点头,他很久没吃到家乡的粥点,确实很想念。“要放冰糖。”他边走边说,“最好再有几片糖藕。”
“有,都有。”明镜笑着说,“要是你提前说一声今天回来,姐姐准备一桌子你最爱吃的菜。”
豆粥清香盛在天青色瓷碗里,白底蓝花的瓷碟上堆起蜜色糖藕。明楼喝了大半碗粥,再去夹糖藕,明台和阿诚坐在餐桌边吃西瓜,明镜什么都没吃。
以前明楼在南京读书时经常回来,毕业进了政府工作,派驻北平,第一次离家这么久,她看到明楼瘦得脸颊也凹下去,忍不住埋怨。
“把你派到北边那么久,还派去重庆,误了船期连过年也回不来。在外面那么久心都野了,你也没想到回来看看。”
“也就半年多点,大姐,我时时都惦记着您。来回路上耗时太长,工作耽误不得,只好多拍几封电报问候家里。”
“外面的东西吃不惯吧,看看你瘦成什么样子了,身边也没有一个照顾的人。”
“我哪里就这么娇气了。”明楼笑着抹了抹嘴,转头问阿诚,“阿诚应该读完两年级了吧。”
阿诚立即接口,“是的,秋季开学是最后一年。”
“想过考哪所大学没有?”
话题转得太生硬,明镜还有一肚子的埋怨没处说,忍不住泻了一口气,接过话说,“我问过阿诚,他想考南洋大学。”
明楼有些意外。
“我和他都说过了,他成绩那么好,圣约翰肯定能考上,但是他不想去教会学校。我看南洋大学也不错,课本是美国的教材,好几个教授都是美国回来的。”
“阿诚哥不耐烦那些个唱诗班,我也不喜欢。”明台嚼着西瓜抢答。
这话是明楼前几年择校时对明镜说的,没想到被两个小的学了去。
明楼笑他,“口气挺大,那你以后要考哪里?”
“不知道。”
明台最头疼读书考试的话题,发现大哥的注意力转移到他身上,立刻低头专注地吐西瓜籽,好在有阿诚替他解围。
“我想考理工类,南洋大学的电机工程挺有名。”
“那很好。”明楼赞许地点头,又问,“有没有想过出国读书?”
阿诚一怔,他还真没有想过。
“出国?去哪里?”
“英美法。你的法文和英文都不错,选择很多。”
阿诚琢磨着没出声。
明楼又说,“教育部下个月会出台新的留学政策,选拔一批学生去国外读书,优先考虑理工类专业。既然你想报考理工类,不妨试试。”
阿诚眼睛一亮,念头转了转,又不确定地问,“出国……要用很多钱吧。”
一直听他们说话的明镜此时插话进来,语气笃定,“阿诚啊,你只管读书,钱的事情不用操心。”
明楼慢悠悠加了一句,“如果考得好,可以拿全额奖学金。”
“明楼,你别给他压力。”明镜打断他,“就算把你们三个都送出国读到博士,也费不了多少钱。”
博士……明台苦涩地咽下一口西瓜。
“大姐,我想试试看。”阿诚认真地对明镜说。
明镜心里有些不是滋味。这孩子还是太懂事,习惯性地不想麻烦家里,明楼这么说,他肯定拼命要考出名次。虽然她从来不担心明诚的学习,但是也不想让他的压力太大。她没好气地白了明楼一眼,“回来只晓得给弟弟施压,也不关心关心他们。”
“我这也是关心嘛。”明楼看到姐姐的神情,清清嗓子收了笑,“既然大姐这么说了,你们待会来我书房。”
明台兴高采烈地呼喊,“大哥带了礼物?”
明楼扫他一眼,“检查功课。”
明台以头抢桌,阿诚没忍住,噗地一声笑了出来。
TBC
=============
*1930年南洋大学已经改名为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学,文中沿用南洋大学旧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