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老师就不怎么再教剧团的那几个培养对象,换了一个老师,团里少不了要抱怨,但是又都没办法说什么,他们和乔峤都是一辈的,但是地位可是天差地别。
他们只能算是还在培养中的小学员,而乔峤就是台柱子,如果不是半途跑去演影视剧,现在就是杭昆的当家小生,况且乔峤在影视界里也是有实力有地位的人。
当然乔峤倒是不怎么在意,他在这里学上几个月就要走了,和他们又没有竞争关系,当然就目前来说,永城昆剧的汇演估计还是得乔峤上,本来的小生只能演其他的了,这次汇演排了个《琵琶记》,是永城昆剧团的拿手好戏。
另一厢,居然和公司解了约,签到乔峤的工作室,他的工作室目前就只有自己和居然两个人,现在乔峤去学艺了,就只带居然一个人,什么好资源死命地往居然身上砸,档期也拍的满满的,居然都有些吃不消,不过他知道杨易是为了他好,咬着牙坚持着。
不过晚上和乔峤视频的时候还是露出了疲态,第二天乔峤就给杨易打电话要求减少居然的工作量,杨易一个单身狗被秀了一脸,表示这碗狗粮我不想吃。
不过说起来忙过这一段时间就好了,先是提升了一波热度,拿了几个大牌的代言,几个采访,商业活动现在接的少了,杨易还在等好的剧本,电影剧本最好,电视剧也可以。
现在的影视圈基本上都是能往电影上靠,就往电影上靠,觉得演电影比电视剧高级,电影是艺术,而电视剧就比较俗气。在杨易这边倒是没这种想法,但是演过电影再去演电视剧确实掉身价,在某些时候,身价就以为着咖位,所以杨易也很无奈,而且电视剧和电影的拍摄非常不一样,能在两者之间切换自如的非常少。
衡量许久,最后杨易还是没选择电影,送来的几个剧本都是商业片,但是杨易对现在国内商业片的水平表示怀疑,大部分都透着一个字:俗。不是说商业片不好,就是国内商业片想学好莱坞学了个四不像,杨易觉得拍这样的片子还不如去拍电视剧呢,好歹人家电视剧的俗是喜闻乐见,他不想让居然演一些太过低俗的角色,这种角色演多了容易深入人心,不利于以后的发展。
最后还是选择了一部谍战片。演一个潜伏在国民党内部的地下工作者。最后为了国家大义牺牲了。
居然自己也挺喜欢这种角色的,他还没演过这中难过类型,有些跃跃欲试。
乔峤这边太长时间没有冒泡,杨易忙着居然的事情,一时间乔峤的微博也打理的少了,最后一条还是《男旦》杀青的时候,于是这条微博下面聚集了一堆嗷嗷待哺的粉丝,每天排队打卡要他发微博。
乔峤就随手排了一张自己在彩排的照片发上去,配文“追梦去了”
下面评论先是一片懵逼,表示看不懂自己蒸煮这是什么操作,莫不是入戏太深。很快就有粉丝反应过来,接下来就是一篇呼天抢地一片抱头痛哭
【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男神不会准备退出娱乐圈接着去唱戏吧?】
【+1我也这样觉得】
【不要啊我的天不要抛下我们】
【啊啊啊!我要哭了!!】
【新粉看不懂这是什么操作,求科普】
接着乔峤的大粉开始发声
【不管哥哥做什么我都会支持的!】
【不论是继续演戏还是要去唱戏,我永远追随哥哥】
【哥哥只是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罢了,我们不能干预哥哥的决定!只要哥哥开心就好】
【我哥就算去唱戏也是戏曲界最靓的星!!】
乔峤感叹,有的粉丝真是一种神奇的生物,能够自行脑补一条完整的逻辑线,然后顺利说服自己。
其实在永昆这边需要学的东西也不是很多,许多东西年少的时候来这边学过,能学的都学过,有些东西都是刻在本能里的,就算十年没再上台演出过,站在台上的那一刻也知道自己该怎么走,该怎么做动作。戏曲也是触类旁通的,一个剧种学会了之后,也能唱其他剧种,就是不如人家专精的唱的那么好而已。
十月份,国庆过后,整个华东地区汇演,乔峤代表永城昆剧团,送演的曲目就是《琵琶记》,杭昆那边送了《火烧子都》,因为杭昆的小生也立不住,这几年重点都在武生戏上面。居然抽空溜了去找乔峤,买了前排的票,华东汇演是东部地区的戏曲盛会,华东地区所有的剧种和剧团都会来参加,各种高腔、调腔、滩簧这些地方剧种加上昆剧,会持续好几天,人来的非常多,还有望风而来的乔峤的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