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_生生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8(1 / 2)

这位庞负责人在电话里听就是个难啃的硬骨头,说话倒是挺粗犷豪爽,但态度也是相当强硬。

因为他一再强调如果第一批罐头选择在他们厂做,那必须在拿样后,加收比寻常罐头多两块八毛钱的成本费,如长期合作,再决定适当降低成本,签署进一步合同。

两块八毛钱,听上去好像是不多,但几乎是要把他们这边的那点利润给压缩到最低了。

要是不了解情况的,还真当他们厂这是要狮子大开口了。

可梁生却明白,一项无人问津的新技术有时候确实要承担比寻常人更昂贵的价格,没钱总是寸步难行的,这位老庞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他们实话实说。

但既然都要谈合作了,第一步就不能把什么话给说死了,合作嘛总是要一步步谈的。

所以梁生这狐狸精附体,生来一张巧嘴的家伙一坐下也没有和人家硬谈他们手头紧,降低成本的事。

而是笑眯眯地首先和那位庞负责人亲热地握握手,散散烟,接着就开始就着办公室的茶水东南西北地扯曹茂才当年和金萍一块出来创业的事。

什么粤西山村走出来的客家夫妻,什么十五年坚持做江鲜生意一朝面临资产危机,却发誓要让人品尝这人间独一份的美味。

当然了,这些丰富多彩的‘产品和企业灵魂故事’有一大半肯定都是被梁生自己艺术加工过的,虽然掺杂着大量夸大成分,但就是听着令人潸然泪下,分外感动起来。

‘故事的主人公’曹茂才自个坐在旁边听着都觉得和做大头梦似的,只干笑着摸着额头连连附和,其实后背的汗都快心虚地冒出来了。

而说来也巧,这庞负责人老家祖籍恰好也是广东,虽后来居家迁居往北方,但是根差不多还是连着南方。

八岁以前和家里兄弟姊妹也是吃海味长大的,内心对这海边人才做出来的豆豉和油淋鱼罐头也是有情怀的。

所以这起初没急于对梁生的话表态的他越听却也越有些触动,到后头只夹着手上的香烟就无奈而好笑地敲了下才对曹茂才用家乡话开口道,

“曹老关,你这个小弟倒是找的不错嘛!在生意场上这么能说会道,光是这张嘴就是能把死人说话的啊,好好培养,留住他,以后是要帮你发大财的啊!”

“……”

“……不过这成本问题嘛,我先前是真没对你说谎,这锁鲜技术按目前的清醒确实难弄,要不这样,你再给我两天时间,我去和厂里的其他负责人谈谈,你们那边也别送烟送酒了,咱们既然要合作,就是朋友了,送礼总显得生分,改天厂里领导打牌,你就和阿生再来一次,我们再在牌桌上好好谈谈这如何压缩成本的问题,好不好啊哈哈?”

这话像是表明了老庞的某种态度,看得出来他很欣赏梁生这油嘴滑舌的小子,也对曹茂才能选择自己的厂子,并坚定合作关系很有好感。

尤其他是个爽快人,不爱在这种事上讲些虚的,所以既然今天给了承诺,便就是真答应下愿意在其中周旋这件事。

而就算之前再没在买卖上经验,却也看出接下来该争胜追击了,一瞬间喜色涌上的曹茂才只和身旁的梁生特别激动地对视了一眼,方才动容地点头开口回答道,

“诶,其实也不算小弟,都是家里人,一样一样……好好好,我们下次一定过来,这买卖啊我们做,我们一定做!”

就这样,伴着这一句最关键性的话的落下。

一个新兴品牌‘茂金’牌马头鱼罐头的头批生产就这么在老庞的厂子里下了历史上的第一笔订单。

又是一个三四天后,也就是2002年6月29日下午。

梁生和曹茂才再次被老庞的电话叫着驱车来到三厂,而这一次,他们俩的晚餐是作为合作方在三厂的员工食堂吃的。

这个年代的员工食堂和往后的单位食堂餐还略有些不同,因为保留了部分公社集体生活习惯,所以厂子这里经大厨烹饪的大锅饭往往做的异常香。

米是上好的东北米,鸡蛋也是本地的土鸡蛋,拿香油随便炒一炒就好吃的不得了。

加上今天本来是来看罐头样品的,所以席间大伙肯定是要尝尝这第一口‘茂金’牌马头鱼罐头的味道了。

负责介绍的梁生笑眯眯拿开罐器开罐头盖子的一刹那,那原本密封住的豆豉的浓郁香气就飘散了出来。

负责人老庞和今天特意赶到的厂长弯腰拿筷子夹了一大块松软的鱼肉尝了,瞬间表情都惊了,之后就只会比大拇指不停地表扬了。

而食堂旁边原本就有不少正在等待开饭的厂里员工,一看这边居然这么热闹,又好像有什么油水特别足的东西特别香,纷纷都好奇地拿着餐盘嘴馋地朝这里张望。

“喂,老张,那是个什么东西……”

“不知道,像是个什么新型罐头……听说叫什么马头鱼罐头?”

“诶?马头鱼还能做罐头呢?这倒是新奇啊,不过确实香啊……要不等这叫‘茂金’的产品具体出了,咱们也去买一罐尝尝……”

“好呀,反正也是本厂出品的哈哈,咱们也去市场买一罐尝尝鲜……”

就这么着,咱们‘茂金’牌马头鱼罐头的第一波知名度就这么在群众中悄悄散播开了。

梁生和曹茂才接下来开始没日没夜地忙碌于在厂里二次看样,调查零售点和台面上的应酬。

一礼拜竟也没能赶回店里去,和金萍三个人好好坐下吃一顿团圆饭。

也因为这个缘故,小声声和刘秀那边的历史遗留问题也被梁生给暂时落下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