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行衣听见只是摇头,他很享受在湿漉漉的林子中采药的感觉,很自在、很舒服,身心都放松下来了,从心底觉得静谧舒适。
对于修仙的人来说,他们最不缺的就是时间,几十年上百年,不过一眨眼的事。
任行衣慢悠悠在乌枳山下采了三十年药,三十年,他唤醒了自己的灵器红线,他除了脸,都在变老,尤其怎么都回不去的头发,他再一次遇见了慧谨。
从他上乌枳山开始,慧谨一直没来过,都是明西风去看他。
星祭门的人都知道任行衣是明西风从慧谨大师那里抢来的弟子,所以都在想慧谨大师什么时候打上门,等来等去,众人都快忘记这件事的时候,慧谨来了。
没说要把任行衣带走,和明西风叙完旧就下山去见任行衣,单独见了一面,两人的对话甚至没给明西风知道,只是后来任行衣手上除了那条半死不活的红线还多了一串佛珠。
不是平时见的棕色佛珠,而是透明裹红云的珠子,一共二十颗,珠子透明的地方带有一种圣洁,看着就会平静下来,而中心的红色就古怪了。
白行止贪玩,偷偷拿过任行衣的佛珠,最后差点入魔。
后来他们才知道,这个佛珠是慧谨大师送给任行衣炼化的,只要消去中间的红色就是神器,入宫任行衣不打算炼化它就交给明西风销毁掉。
这话漏洞百出,谁不知道任行衣已经没有了法力,何来炼化?只不过这是慧谨大师和任行衣的秘密,明西风和诸位长老都没意见,众人也不应该窥探师兄(师弟)的秘密。
到底任行衣不在山上,多稀奇的事儿,日子久了还是会被遗忘的,渐渐就没人再来问他佛珠的问题、修为的问题、为什么不回去的问题。
白驹过隙,一晃又是二十年,任行衣快九十岁了,再过十年,他就连耄耋之年都算不上了。
白行止走后,天还早,任行衣照旧背上竹筐去林子里挖药材。
只是这一次他的速度明显不如往常快,一看就是有心事。
任行衣抬起手,看着腕间的红线和佛珠,想起当时慧谨大师说的话。
二十年前慧谨是在山下的屋子里等了一个时辰才把任行衣等回来,待任行衣和他进屋便说:“小施主啊,还是如当年一般有慧根。”
任行衣无声笑笑:“大师请坐,当年在下还是一个奶娃娃,大师如何看得出来有慧根了?”
“哈哈哈哈——”慧谨朗笑,拿出一串佛珠,“施主,世间的事,向来有得有失,选择什么,就要放弃什么,就如老衲,选择普度众生,就要舍弃本我,只留大爱善念明理,就如这星祭门,选择飞升就要舍弃山下的人间,施主如今也是舍弃了东西换别的东西的,老衲只是给了施主多一条路。”
“呵呵……”任行衣始终都是淡然,拿起慧谨给他的佛珠,“在下都明白的,选了路就不后悔,大师何必把这机会留在我身上?”
慧谨摇摇头:“前身事前身了,此身事,未可知,施主如果迷茫,不妨下山看看,人间总有无数人们需要的答案,如果施主放不下,下不了决定,不如每日抄写佛经精心,多听听暮鼓晨钟,老衲再赠予施主木鱼,可以念经明智。”
作者有话要说:【此章完】
捉虫
————————
谢谢观看,看文愉快。
☆、第二章:又见金铃
慧谨摇摇头:“前身事前身了,此身事,未可知,施主如果迷茫,不妨下山看看,人间总有无数人们需要的答案,如果施主放不下,下不了决定,不如每日抄写佛经精心,多听听暮鼓晨钟,老衲再赠予施主木鱼,可以念经明智。”
任行衣似笑非笑地看着老神在在的慧谨,当他不知道收下这个木鱼就意味着决定离开星祭门去白云寺吗?
道理任行衣都懂,可看着红光流转的佛珠,还是笑笑收下了木鱼。
慧谨留下出家人必须有的东西,经书、木鱼、佛珠……还有一根佛香,如果任行衣决定出家了,可以带着这根香去白云寺,慧谨会亲手帮他点戒疤。
任行衣下不了决心到底要不要出家,一天等过一天,慢慢的心淡了还是没有决定。
前几天明西风来,跟任行衣说,他和慧谨就要飞升了,还有多久不知道,可是两人都活了好几百年了,总不会超过千年,飞升之前他们还有很多事情做,留给任行衣考虑的时间不多了。
“行衣啊,”明西风坐在石凳上,拍拍任行衣的肩,叹气,“如果道家不能修行,你有此志,佛家也是一样的。”
任行衣沉默了一会儿,回道:“可是师父,入佛门要剃头……”
明西风一愣,没想到徒弟纠结这么久居然只是因为出家要剃头……
“额……徒儿,现在靠丹药续命不是长久之计,如果不去找办法,一直拖着,谁也不知道你到底还能活多久,不飞升,都只有一辈子,跟命相比,头发……”明西风顿了一下,“咳——头发也不是这么重要的。”
明西风苦口婆心劝,任行衣思来想去,便问明西风能不能让他走着去白云寺。
明西风实在闹不懂这傻孩子,有传送符传送阵,再不济还有坐骑啥的,为啥要去受这个罪。
任行衣抿抿唇,拱手行礼:“师父,这么多年,我一直在想,死去轮回又会怎么样,去出家又是怎样,师父,徒儿舍弃不下这大千世界,心不净,入了佛门也是无法修行的。”
“所以你想在路上再考虑一下?”明西风不太信,前前后后考虑快二十年了怎么还在纠结?倒不如说真的不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