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别鸣在做决定的时候,几乎没有设身处地地感受过小说人物中的身世和处境及性格,他笔下人物所做的选择,都是他自己的选择。如果别鸣做了父亲的话,一定是个很顽固的父亲,一定是个在孩子眼里完全不通情理的父亲。
该说是好呢,还是不好呢?
也许这就是没人愿意读别鸣小说的原因之一吧。
每个小说家在写小说的时候都有自己的癖好。
有俗语不是说了吗?没有经历过别人的人生,就不要去随意评判他的生活方式,之类的。
无脑文、总裁文、种田文、脑洞文、玄幻文、权谋文之类的也好,原创文、纯爱文、同人文、言情文之类的也罢,只要有人愿意去读,不管是抱着只涂一笑的想法,还是想要认真体味的心愿,只要有人想要去读这篇小说,那么它就有存在的价值。
是存在的价值,而不完全是文学上的价值。
郝恩玄开始写小说,是在初中的某节课上。因为不喜欢物理这门课,在听老师讲的时候如听天书似的也不懂,干脆拿出练习本来开始在上面涂涂画画。但郝恩玄的画技实在不能恭维,画一个物理老师的大圆脸,都能画成没有一条对称轴的多边形。
他把班上同学对物理老师的“爱称”写下来,假装认真听课地观察站在讲台上口水横飞的“秃驴”老师,然后把他的性格特点、口头禅等全都记了下来,最后想象“秃驴”老师如果生活在侏罗纪时代会发生怎样的囧事。
就是这样,郝恩玄开始了他的小说创作生涯。
郝恩玄喜欢写不切实际的东西,比如修仙玄幻、妖魔鬼怪、魑魅魍魉等等,创作了很多小说人物,也码出了很多深情的、感人的情节。郝恩玄文笔不好,又不会设置悬念,所以常常有人读了他的前一、二章,下文则没有了浏览量。
一开始,写小说不是郝恩玄的梦想,而是他用来打发无聊时间的方法。
但所谓感情,都是慢慢培养出来的。
后来,郝恩玄开始称呼它们为,孩子。
我的孩子们。
同时,郝恩玄也开始希望他的孩子们能够给他争气,希望他的孩子们能够成龙成凤、出人头地。他知道养孩子需要时间,孩子在外打拼也需要时间,所以无人问津的局面,他并不担心。
因为他相信总有一天。
总有一天。
很美好的相处,对吧?
但现实总是难料,幸福似乎也总是不如苦难在一个人身上来得长久。
忽然有部玄幻小说一夜爆红,几乎所有的平台上都有关于这部小说的推送信息,郝恩玄不可避免地看到了。
郝恩玄不是特别喜欢去看别人的小说,因为他觉得,看多了会影响自己在创作中的表达。但是因为这部小说的主角跟郝恩玄很喜欢的一个自家孩子重名,出于好奇,郝恩玄点进去看了。越往下看越能够确定,这部小说几乎全篇抄袭了自己的小说,《鹦鹉与肋骨》!
郝恩玄赶紧找出自己的小说来进行比对,发现这位笔名为“某啊”的小说家居然整段整段地抄了自己的小说,全篇看下来,不过是改了几个人名,在句子里面加了几个文绉绉的形容词,前后的情节交换了一下出场顺序而已...
这也太胆大妄为了吧?
自己的小说就挂在这个网站上,小于等于十个人看过,而这个人“目光毒辣”地选中了自己这部小说不说,几乎原封不动地码下来,居然还能让它一夜爆红,订阅不断?!自己这个原作者怎么没有这种运气?难道这就跟传说中视频发第二遍会火是一样的道理?!
郝恩玄不懂他为什么不去做珠宝鉴定师。
有人掳走了自己的孩子,做父母的自然是最着急的那个。郝恩玄将赶了一整夜的调色盘放到网上,没人鸟他...
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人的独角戏。
他在网络上大喊大叫,没人搭理他,没人知道他的存在,甚至连专门怼人的无脑喷子都没有关注到他。“某啊”继续更新着他的小说,每更新一章,第二天就会冒出来更多的同人图、同人条漫。
一个没有任何流量的网络小民,在百万甚至上亿的流量面前,算什么?
像是一头大象面前的蚂蚁。
一只小小的蚂蚁哪怕是爬到它最柔软的象鼻里,也无法给大象造成哪怕一丁点儿的困扰。不过蚂蚁虽然无法拿大象怎么样,但是反过来想,大象也无法把蚂蚁怎么样,不是吗?没办法踩中,也没办法杀死,甚至根本就看不到自己脚下的那只蚂蚁。
郝恩玄放弃了。
根本就没办法,面对现在这样的状况,自己根本一点办法都没有。
郝恩玄锁定了自己专栏里的这部小说,自己也将电脑上码出来的稿子移到了U盘的某个不常用文件夹里。
自己的孩子被人贩子掳去,换了一件件华丽光彩的衣裳。原本闪闪发亮、满是星辰的双眼,变得浑浊、老练又世故。他们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又不是自己创造出来的。郝恩玄想,他们已经不是自己的孩子了,他们正在一点点变成“坏人”,为一个陌生人赚取金钱与流量。
郝恩玄有时会缅怀一下已逝孩子的墓碑。
反正自己又不止这一个作品,反正自己也没有想过榨取自己的孩子来谋求某种利益,反正自己的初心便只是把他们带来到这个世界上...至于孩子们怎么选择,怎么发展,怎么弄姿搔首,都与自己无关了吧?
都与自己无关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