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4_尚元魁捉妖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54(2 / 2)

“首之!首之!”

就在尚元魁绞尽脑汁的时候,林无忧从后面跑了过来,挥着手喊他,腕上的翡翠玉镯在阳光下光华夺目。身后跟着顺子,头上还插着两朵红色的纸花。

敖堂默默的扯过一块儿云彩挡住了自己:这是一家子变态吧?公蛇精大白天赤身露体还勾搭男人,那个拿宝剑的道士善恶不分拿雷乱劈人。后来的这俩男的,一个戴玉镯,一个簪红花!本太子竟然跟他们打过架,太丢人了!

下面这四位显然没感觉到龙太子殿下细腻的内心活动。

“都说了,等、等我一下!你还跑这么快!我的个天爷!这什么东西,水产品成精?!”林无忧跑到近前连呼哧带喘,正跟尚元魁抱怨,一抬头就看见水里一拉溜儿站着的水族士兵,着实吓了一跳。

水族们听见林无忧说的话,面无表情,但却偷偷把角和尾巴什么的用水雾盖了起来。

敖堂在天上看得一清二楚:这群虾兵蟹将平日出门耀武扬威,今天碰到对手就怂了,气得敖堂打了个喷嚏下了场雷阵雨,把手下们浇了个透。

“嗯?这什么,螃蟹壳儿?”林无忧从头上拿下半个螃蟹壳儿,抬头往天上看,正和敖堂来了个眼对眼,“天爷!龙王爷也来了?!”

“咳!那什么!”尚元魁把林无忧拉到一旁小声把刚才的事儿又说了一遍,然后婉转的表达了自己歉疚的心情,并理直气壮的让林无忧想个法子。

林无忧见尚元魁如此依赖自己,顿时心情好转。整了整衣服,擦了擦脸,望空行了个礼,满面春风道:“家里小孩子不懂事,还请唐兄不要见怪。小弟做东,请唐兄去吃杯水酒赔罪如何?”

“糖兄?你叫我糖兄?!”敖堂把巨大的龙头伸下来,铜铃般的大眼里愤怒又哀伤,“我叫敖堂!不是熬糖!也不是糖兄!”

林无忧挠挠头,无辜地看着敖堂,眼神纯洁又明亮:“熬什么糖?白糖还是红糖?在下喜食酥糖。”

红霞穿好衣服偷偷往回走,假装什么都没听到。

尚元魁捂脸:好想死!

“敖兄,来来来!请满饮此杯!”林无忧拿起酒壶给敖堂斟了一杯酒,“今日之事都是我等的错。还请敖兄大人大量,不要计较才是。”说着端起杯来,一饮而尽。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林无忧又是摆酒请客,又是斟酒赔罪,敖堂自然也不好再生气,也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哈哈哈,好!敖兄果然爽快,小弟给您满上!”林无忧跟着父亲走南闯北,那是惯会看人脸色的,如今见敖堂吃了酒,脸上也没了怒容,便一杯一杯劝起酒来。

敖堂吃了酒也就不好再端着了,就跟他们有一搭无一搭的聊起天来。这一聊才知道他们这一路上的奇遇,又加上林无忧的好口才,让他听得欣羡不已。

几人竟然越聊越投机,一顿酒直喝得酉时方散。敖堂率领水族尽兴而回,红霞也施法将几人带回小院休息。

这一觉直睡到日上三竿,红霞撩开幔帐打着呵欠下了地,打开房门,略带热气的风吹了进来。

等迈步出了门,浑身已经穿戴整齐。瞧了瞧院内十分安静,放出灵识探了探:顺子在前院套间睡着。尚元魁和林无忧也还在东厢房没有起身,玉镯放在前院书房。

没打扰其余人,红霞原地一旋身化作一缕清风飞出小院。

没有目的的在城里逛了逛,正午的日头照得身上有些粘腻,红霞想起了昨日在禹河中洗澡的美妙滋味,便脚下用力,直奔城外而去。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就到了河边,红霞找了个僻静的地方现了身。这次也不敢像昨天那样直接跳到河里,而是望望水里,想着有什么办法找敖堂说说,让他通融通融,让自己在河里凉快凉快。

“哎?你不是昨天在我们河里洗澡的蛇精吗?”

红霞正琢磨着怎么找敖堂,就听身后有个脆生生的声音说道。一转身,就见一个六七岁大的小男孩站在红霞身后,梳着冲天杵的小辫儿,光着屁股穿一个大红的兜兜,屁股后面有条尾巴甩来甩去,小胳膊小腿儿白生生的就跟一节节莲藕似的,正咬着手指头看红霞。

红霞见这小孩儿站在水面上如履平地,就知道这也是禹河里的精怪,眼珠儿一转从怀里掏出一小包儿松子糖,对着他招了招手:“小孩儿,过来。我问你点儿事儿。”

小男孩儿耸着鼻子闻出了糖果的香气,迈着小短腿儿倒腾着跑到了红霞面前,口水滴滴答答的看着红霞手里的纸包。

红霞拿出一块儿松子糖塞到他嘴里,小男孩儿高兴的眯起了眼:“大哥哥,你要问我什么呀?”

这小子还挺上道儿,红霞心想。

“我想找你们那个熬糖太子,你要是能去龙宫帮我传个话。”红霞扬了扬手里的纸包,“这包糖就都是你的了。”

小男孩儿一歪头:“可是太子殿下没在龙宫呀。”

红霞:“那他去哪儿了?”

“你跟我来!”小男孩儿拉起红霞的手,撒脚如飞往看龙舟的凉棚那边儿跑。

“喂!等等!”红霞忙布了个隐身结界,把小胖娃抱在怀里,“你这个样儿跑到人堆儿里,不让人捉了红烧去才怪!”

“嘿嘿。”小男孩儿不好意思的搂着红霞的脖子,指点着红霞往敖堂呆的地方飞去。

很快找到了敖堂,小男孩儿不敢过去。红霞把他放了下来,把糖塞给他,又在手心儿里画了个隐身咒才放人回去。

打发走了带路的小孩儿,红霞往敖堂身边走去,本来想直接打招呼的。可是他发现敖堂正呆呆的盯着一个地方看。

顺着敖堂的眼神看去,是一个看龙舟的凉棚。这凉棚的位置极佳,而且比旁的凉棚搭的都大,也更精致。门口站了十几个穿青挂皂的家丁,竹帘后面人影晃动,环佩叮咚,应该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女眷。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