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
就在几人夹杂不清的时候,只听一声洪亮的佛号声,佛祖座下大弟子摩诃迦叶从雷音寺内走出。
摩诃迦叶走到众人面前双手合十:“佛祖已知此事,请几位随我入内,佛祖有事同诸位说。”
既然佛祖相请,几人也不能推辞,跟着摩诃迦叶进入了雷音寺。
雷音寺内,下面是三千比丘尼比丘僧,佛祖高居正中莲台之上,左右是八百罗汉,观音尊者手持净瓶,侍立在莲台之下。
五人跪地叩首:“拜见佛祖。”
佛祖垂首看向五人:“百花仙君当日将昙花仙子放到灵山脚下,我便知有今日之事。韦陀已忘却前尘,潜修佛法,仙子何不放下?”
宋良箴掩面而泣:“我真心爱慕于他,若是能放弃,又何必如此自苦?佛祖当日说,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小仙法力低微,见识浅陋,我只是想问问佛祖,若是爱是如此可忧可怖之事,为何凡人、神仙会有这种情感?既然有了这种情感,为何又要断了它?来既不由我,难道去便由我了么?若真是能轻易斩断忘却的,那还能称之为爱么?”
这看似粗浅的话语,却使满殿神佛默然。佛祖微微一笑,看着韦陀:“那你呢?你对昙花仙子之言可认同?”
韦陀双手合十:“佛祖,小神并不认得这位仙子,也不知道她说的爱是什么。”
“你......”宋良箴再也忍不住,轻泣出声。
那位带宋良箴来的老者说道:“护法神不认得昙花仙子,皆因被佛祖抹去了记忆,若是佛祖把记忆还给你,你自然就会记得她了。”
韦陀回身看着老人,认真答道:“即便佛祖将记忆还给我,我记起了这位仙子。那也是恢复记忆之后的我,而非仙子认识的之前的我。我既然选择抹掉这段记忆,自然是有我的理由,仙子当日没有拦阻,那也是有仙子的理由。不管当日的我与仙子是有如何的爱,我们都是选择了放弃,既然有了当日之因,便结了今日之果。我和仙子便该接受这个果,而不是要寻回当日之因。”
“阿弥陀佛!”罗汉菩萨皆起身口诵佛号,佛祖也满意地点头。
“但是,”韦陀向佛祖行礼道,“我虽已放下,这位仙子却执念甚深。我愿于凡间投胎九世,了却这段因果,也望这位仙子能早日放下执念,得证大道。”
众人谁也没想到韦陀会如此说,就连宋良箴也愣了。
佛祖道:“如此也好,只是韦陀投胎凡间,昙花仙子不可主动相认,也不可说出实情,只可让韦陀认出你,对你有情方可。若是有一世他认出了你,你们便可褪去仙籍,做一对凡人夫妻。若是九世韦陀都没能认出你,他便重回灵山做护法,还请仙子莫再执着。”
宋良箴本以为今日便是永生离别,没想到还能有此转机,一时喜极而泣:“多谢佛祖成全。”
佛祖继续道:“韦陀转世之后,你不知他姓名、籍贯,只可靠你一人之力去找寻,也许终他一生你也寻他不到,你也愿意?”
宋良箴深深叩拜:“小仙愿意,即便有一丝可能我也要去寻他。”
佛祖悲悯的看着宋良箴,似是早就看到了结果,回身对身后弟子道:“阿难陀你带韦陀去凡间投胎,优婆离,三日后你送昙花仙子下凡。”
二位尊者合掌行礼:“谨遵佛祖法旨。”带着二人出了正殿。
宋良箴离去之时,轻声说道:“多谢仙君将我放在灵山脚下。愿仙君和吕仙一切顺遂。”
唐归臣一言未发,看着宋良箴被带出了雷音寺。
佛祖又对那位老人说道:“聿明氏,你出身巫族,能与天地沟通,便擅自扰乱韦陀和宋良箴运命,罚你死后魂魄不得入轮回,不可入我佛国净土。”
聿明氏老人欣然领受:“昙花一现,只为韦陀。聿明一世,只为成全。”说罢,转身离去。
事情了解,吕洞宾和唐归臣也告辞离去。到了灵山脚下,登上接引大仙的渡船便要离开,就听身后有人高声道:“百花仙君,请留步。”
二人转身一看,原来是观音尊者身边的散财童子。
“请等等。”散财童子走到河边,“百花仙君,菩萨有话让我转告你。”
唐归臣诧异:“不知菩萨有何话相告?”
散财童子:“请百花仙君借一步说话。”言下之意,其他人都不能听了。
吕洞宾笑道:“菩萨有什么话不能明说,还要背着人的?”
唐归臣冷冷瞪了吕洞宾一眼,下了船随着散财童子走到一块大石之后。
唐归臣道:“不知菩萨有何话托童子转告?”
散财童子伸右手往上一弹,一粒如指甲大小的乳白色光球从他指尖飞出,快速没入唐归臣额头。
唐归臣只觉额间一热,一句话直入脑海。
片刻后,唐归臣睁开双眼,似乎有些疑惑,迟疑道:“本君愚钝,菩萨此话何意?”
散财童子双手合十:“阿弥陀佛,我并不知菩萨传了何话给仙君。菩萨只说仙君若要问起,只要说‘仙君聪慧,到时便知。’,仙君就会明白了。”
唐归臣闻言,也知是问不出什么了,便谢了散财童子,转身走了出来,上了渡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