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延青想了半天,犹豫地说:“我还是想整个家改造……我压岁钱还剩七十多万呢不够吗?”
苏相辰:“……对不起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差点忘了,郑延青一副接地气的模样,其实也是个对金钱概念不那么明确的富二代,而且和许敬这种家中最底层有所不同,郑少爷还是独生的。
许敬尚在房间里,就听见他俩在外面聊得很快乐,于是背书也背不下去了,“啪”地一下打开房门,站在门口念经似的:“所以才说知易行难,想懂得一个道理,弄清楚一件事的逻辑与内在,有着正确的善恶观是非观是很容易做到的,这些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融于自身的三观,但是想要切身实地做到位,却难上加难……”
郑延青感受到来者不善的气息,欠嘴地接了一茬:“就像你明明知道我和苏相辰只是在讨论怎么重新装修,但你还是特别酸。”
许敬把手里的辩论稿一摔,挽起袖子:“老郑速来领死。”
苏相辰趁着两人闹得热火朝天,偷偷钻进厨房,躲开纷争现场。
最后三人和平在大客厅里聚首,许敬说:“辰辰没事,不用怕浪费,就算咱们都毕业了,也可以买下来,以后做婚房。”
苏相辰不好意思地红了耳根:“哦……”
郑延青崩溃:“你们能感受到我的存在吗?”
许敬和苏相辰同时后知后觉般地转过头,用同款表情盯着郑延青看了半天,仿佛才意识到这有个人似的。
再装修的设计方案一天天成型,苏相辰开始周末抽出时间去家居市场转悠,把看中的比较好看又便宜的复古家具拍下来,发到三口之家的微信群里,可惜郑延青的口味还挺挑,总嫌弃太一般。
苏相辰便跟手工艺品店的店主爷爷问了一下,老人家带他换了两班车,到一个有些不起眼的大型工艺品市场里。
这里很多家店铺都承接订做家具,其中有一家叫“诗画”的店,口碑最好,店主爷爷和“诗画”的老板还是老相识,见面就聊了起来,苏相辰便围观了一下他们的现场做工。
匠人正在做的是一个大型的木制仿古灯笼,不知是不是目前这个步骤只需要一个人完成,只有一个人在做,他还很热心,是个显而易见的话痨,做着做着就忍不住科普了起来。
苏相辰见他不藏私,问道:“我可不可以录个像啊。”
匠人“噗嗤”笑了出来,笑他的拘束:“当然可以啊,又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可苏相辰看着匠人行云流水般的动作,却觉得一门纯手艺流传下来,正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
他把拍下来的视频发到了微信群,许敬几乎是秒回:“好看!”
苏相辰回复:“许老师上课时间不要玩手机。”
许敬发了个“委屈小狗”的表情包,果真乖乖地不回复了,就是李成林觉得他再看自己的眼神带着点莫名其妙的怨念。
无事一身轻的郑延青就自在多了,和苏相辰聊了半天这个灯笼是怎么制作的,忽然间郑延青灵机一动:“我有一个主意。”
苏相辰:“嗯我也有,我想在家里摆这样一个灯笼,就放在屏风旁边。”
郑延青说:“我不是说这个,我是想说,要不咱们弄个摄像机来,把改造家里装修风格的全过程都给记录下来,剪成视频发到网上?”
苏相辰很少上网,疑惑道:“发到网上做什么?”
郑延青:“给人看啊,当然,也是给自己做个纪念。”
纪念是没有问题,苏相辰一秒就心动了,但他很是怀疑:“会有人看吗?”
郑延青:“这个嘛,随缘吧~”
苏相辰回复:“^_^嗯,那就随缘~”
郑延青行动力极强,第二天就让自家人送了一套摄像设备来,他作为一个文青,摄影技术是有点的,摄像机一到手,就兴致勃勃地架好,先给没有改造过的两层小楼角角落落给拍了一遍,然后迫不及待地问:“我们先从什么做起?”
苏相辰看了眼写得满满当当的计划表,说:“先把能够亲自动手的家具自制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