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歆又眨巴着眼睛说:“林笙哥哥跟我们一块么?他得罪了林盟主,林府已经没有他的容身之地了。”
薛灵柩点了点头,笑着说:“你们关系倒是挺好。”
江歆认真地点点头:“以前在林府,我是客居此府,一个人总是无趣,也不好拉着小丫鬟说话,只有林笙哥哥安静又温柔地听我絮絮叨叨。林笙哥哥那么好,可是府中人都欺他痴傻,对他极其苛刻,还要我偷偷送些点心给他吃它才不至于饥饿,还好现在林笙哥哥好像变聪明啦。”
此间事了,明日,成璋一行人将返往碎玉山庄。江歆需要生息草养着病弱的身体,自是要去碎玉山庄的,薛灵柩要给她解毒,也是要一同过去的,贺君与玄黄本身也没有十分明确的目的地,便决定也一同去碎玉山庄瞅瞅。
深夜,薛灵柩搂着软软的江歆睡着,突然门被敲响了,只见江澜站在外边,手里拿着一个装了江歆药浴用的草药,双手递上:“今天囡囡给我传信,说她中毒了,我思来想去,只觉得这包草药有问题,劳驾神医一查。”说完,便转身离去。
薛灵柩在背后轻唤:“你既然已经怀疑林善,为何还要为其效劳。”
江澜冷笑一声说:“若此药真有问题,我一定要给林善致命一击。”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是第一届华服节诶,今天上课穿了齐胸和大袖,算是很正式的礼服啦,23333
当时一开始想些一本古耽,列了提纲就写,写着写着,确实发现古代背景的小说很难写,即使是架空,因为各种各样精细古典的用语啊,还有古代的一些礼节仪式啊,还有古代官吏的结构啊,都好复杂QAQ这篇可能真的是完全架空,没有啥考究了,看客莫怪QAQ
发现自己又多了个收藏,谢谢大家喜欢这篇很不完美的小说,爱你们,比心心。
第15章武举
午间,在茶馆稍作歇息之时,听闻邻座之人喧闹之声,只见一人撩起袖子,展示他的肌肉,十分开怀地说:“今年腊月,朝廷竟然开展了武举,我终于有一展身手之际。”
旁边一个摇着扇子的人,瞅了他一眼说:“你这个头脑简单的,怕是连第一轮的策论都过不了吧。”
那人挠了挠头,憨傻地笑着说:“总要去试试吧,毕竟自我生来,就没听闻过武举之事。”
本朝重文轻武,上任皇帝唐轩安尤其惧战,致使如今朝中尽是些文臣,能够上阵杀敌的武将不是陨落,就是告老还乡,竟无几人能打。三年前,燕王唐轩威篡位,京畿之中竟无一人可挡,燕王成功上位。燕王是唐轩安同胞亲弟,上位之后,倒也未将其赶尽杀绝,只是将他软禁于宫廷之中,并封他为谦王。谦字,意为唐轩安深感自己能力不足,遂将皇位谦让于燕王。以此更深一步阐明如今圣上皇位取得的合法性。
唐轩威虽然与唐轩安为一母同胞,但却与其性格完全不同,唐轩安性格怯懦而唐轩威性格强硬。去年春,西金之人又骚扰边陲小镇,百姓苦不堪言,秋时,西金使者前往参见,却态度桀骜,甚至狮子大开口地勒索粮草与金银,唐轩威当时就命人将使者拖下去斩杀。杀自然是没杀成的,当时,那些文臣纷纷跪下,说着:“两国交涉,不砍来使。”唐轩威只得作罢,但却如鲠在喉,西金成了唐轩威心上的一根刺。而略有慌张的使者,在武卫松开他的胳膊时,露出一个挑衅的笑容,唐轩威一时气血上涌,但却无可奈何。
泱泱大国,怎能惧外族侵袭?一味避让地求和,只会使得外族得寸进尺!于是,唐轩威开始偏重武将,并重启了武举制度。
贺君询问那光着膀子的武夫:“请问,武举在何处报名。”
那武夫说:“长安武学处可报名。”
说完,他又犹豫地说了下:“我看你体弱得很,难道也要去参加武举?”
还未等贺君回话,他身边摇扇的公子,收扇,用扇柄往武夫脑袋上轻轻一敲说:“我跟你说了多少遍了,人不可貌相。”
武夫憨憨地对着贺君笑:“我嘴比较笨,若冒犯了你,实在抱歉。”
贺君说:“无事。”又坐回到了玄黄的身边。
碎玉山庄在江南地带,成璋一行人将要南下。
贺君说:“这段时日,贺某承蒙大家相伴,今日,我欲前往长安,便与诸位分道扬镳。此一杯敬诸位。”说罢,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成璋颔首,一行人也纷纷将手中的酒饮尽。就连江歆,也有模有样地将杯中的梨汤一口干,喝得太急了,还呛得咳了几声。
玄黄,不饮酒,只是说:“我奉师命下山,探查怨念,你去哪我自是要去哪的。”
贺君头疼又无奈地说:“那便随你。”
薛灵柩皱着眉头纠结着,最后还是决定跟小江歆去碎玉山庄,她撑着头说:“待我将江歆的毒解了,便去寻你们。”
两路人,便自此分道扬镳。
贺君玄黄北上行至长安。
长安,不愧为天子脚下,城墙高耸,绕城有一条人工挖成的护城河。城内格局分布井然,但几乎每一区域来往之人不绝,显示出一副歌舞升平之景。
武学府与文学府隔得极近,路上之人却只知有文学府不知有武学府。
贺君与玄黄一路询问,终于是绕过一片街区,再绕过一小片清幽的树林,来到了武学府。此处确实是静心学习的好去处,一小片树林将街区的喧嚣隔绝在外。
武学府有一个宽阔的院子,院子中央有一个擂台,四周分布着褐色的木桩,院内有一间库房,房里存放着十八般兵器。相较演武院,主房内的布置就比较简陋了,仅仅一讲桌,和四列八行排得整整齐齐的桌案。
平常武学府门可罗雀,与一旁的文学府形成鲜明的对比。毕竟这是一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
但如今,武举重新开始,达官显贵开始揣摩圣上的心思,纷纷派府上之人来此报名,而由于此次科举不限身份不设门槛,那些没机会读什么书却有一身力气的屠户贩卒也纷纷前来报名想改变命运;还有汲汲功名的江湖侠客,不甘一生碌碌无为,一时之间,武学府门庭若市,三教九流之人都相聚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