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奕神君话都没听仔细,便顺口回了一句:“那是再好不过了…”了…喜欢?喜欢…青鸾果真喜欢他?当真喜欢他?
青鸾看他一脸呆滞的神情,就知道他没把话听进去,气的展翅去找海神评理了,留下北奕神君一个神回过神来,在后头御风追喊:“哎,哎,我让我爹去提亲还不行吗,你别跑啊。”
丢脸丢出仙界,堂堂神君喜欢的坐骑,还不是自家的,真有本事。
青鸾杵在海神边上,冷笑道:“提亲?你爹死了万把年了,怎么个意思。”
北奕神君一时口误,只好打起了马虎眼:“我自己去,我自己去。”
海神见这两人打情骂俏便烦,去一趟人间回来还都开窍了,早知道便不该让他去,眼不见心不烦:“我说同意了吗。”
青鸾见状也不帮腔,海神肯定是为了他好。
北奕神君真是恨铁不成钢,青鸾当谁的坐骑不好,偏要当海神的坐骑,这以后有得他糟心。
第50章四公主(一)
夏朝立国九十七年,历经三朝覆灭。
夏太(不晓得为啥和谐)祖穆青衫自元清四十年退位,移居洛阳西禅山行宫,得享九十七岁高龄。
人到晚年,穆青衫多少次凭栏眺望思王陵,不曾后悔,频频叹息,每每自嘲:“天道轮回,报应不爽,我终究活成了曾经我最痛恨的那个人。”
穆青衫午夜梦回,对着空荡荡的寝殿,屡屡问一个,没有人能够回答他的问题:“顾常玢,你与我相识相知,可曾悔过。”
思王陵,思王泉,思王权。王权富贵一场,到最后剩下什么呢:“三殿下,我有个儿子,他很像你。”
穆青衫兀自叹息:“我这半生得六子三女,就只有他像你。”
元清二年,顾扶苏不过是得了一场风寒,便随他父亲去了,穆青衫得知此事,远望思王陵,想问问顾常玢:“你是不是怕重蹈覆辙,故而连扶苏都带走了。”
父债子偿,何其可悲,是我让这场悲剧,又一次重演,穆青衫走向思王陵,一步一个脚印:“你是不是,不愿见我。”
穆青衫总是一个人去思王陵吊唁故人,挚友死于他手,终究成了他这一生最大的遗憾:“你记得姜绫吧,秦王死后,我让她跟了我。”
三皇子之婢,秦王之妾,武帝之妃,姜绫一生何其壮阔,托福当了一回红颜祸水,其实她是羡慕妹妹姜姒的,由生至死,从一而终。
穆青衫不知自己为何走不出,那个名为顾常玢的囚笼,若是走得出来,只怕连他自己都要在心里唾弃自己。
他原以为,他终有一日会淡忘,人本薄情,何况君王:“你不只有顾扶苏一个儿子,你还有个儿子,叫穆音。”
史载,前朝三皇子顾常玢有从龙之功,武帝登基,追封其为思王,有王妃秦氏,世子顾扶苏。
武帝淑妃郑氏,原先只是一介宫女,承宠得封为美人,一路扶摇直上。
穆青衫在宫中,总是一个人自问自答:“你说郑地富庶,风景秀丽,那便赐封予你。姜氏姊妹跟随你多年,此后便改姓郑,你与姜姒之子,你既不知,我替你养。”
淑妃郑氏生有一女,为武帝四女,奈何早夭。
姜姒曾问过穆青衫:“陛下何故如此。”
秦意终究信不过穆青衫,得知姜姒腹中留有三殿下的遗腹子,对自个的亲生父亲都闭口不提,面上以不睦之名,打发姜姒出府,实则为避人耳目,让姜姒在府外平安生下一子。
元清二年,顾扶苏夭亡,穆青衫前去吊唁,秦意拦着没让他进门,穆青衫在思王府前久久徘徊,偶然看到姜姒抱着一个孩子从偏门进了思王府。
那个孩子的眉眼像极了顾常玢,穆青衫深知她对顾常玢用情至深,怎会舍得下,另嫁他人,生儿育女,再抱着别人的孩子来殿下昔日的府邸,吊唁殿下的独子。
穆青衫找了个隐蔽的地方,蹲了一下午,腿都快蹲麻了,才再次等到姜姒的身影于门前出现,穆青衫一路小心的跟着姜姒,来到了一处小宅院。
探明了地方,穆青衫倒不着急了,只要不打草惊蛇,一时半会,她不会跑。
穆青衫回到宫里,专门挑选了一队亲信轮班在姜姒那处当差放哨。
而后穆青衫得知,姜姒的小院除了她们母子两,还住了一个奶妈,两个使唤婢子,一个粗使仆役,俨然像一个小家,她一个女人,要养活这么一家子可不容易,背后定然是秦意在支撑着那个家,以留住殿下最后的血脉。
姜姒不识得几个大字,一昧只知疼着紧着那孩子,养得孩子一身臭脾气。
穆青衫每日都会专门抽空听下属回报,今天那处小宅院发生了什么,事无巨细,顾常玢的孩子,不应身在街巷之中,困于方寸之地。
元清三年,穆音害了风寒,风寒,又是风寒,熬了一个月,穆青衫的女儿穆音,又先他而去。
或许是他福薄,除了长子,他登基后有过两子一女,都没能熬过三岁,穆音是他第四个女儿。
穆青衫将四公主穆音夭亡之事压下,以看护不周之罪,将淑妃宫中原先伺候的所有侍婢内监一并处置,暗中将顾常玢之子接入宫中。
那日,在那收拾的井井有条的小院落中,穆青衫与姜姒比邻坐在槐树下,小小的顾扶风半个身子趴在石桌上,扯穆青衫的头发玩的正开心,穆青衫也不介意:“姜姒,将这孩子交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