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_不见清生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2 / 2)

“还……还不曾看过其他,只今日这一场,不过你刚才这出贵妃醉酒,是我见过最好的!”

“看来杜先生也是个好听戏的。”

“叫我云清就好了,许老板今日可曾有约?如若不曾,可否赏脸一块儿去用个饭?”

许平生本有些劳累,但见云清一脸期待的孩子样儿,还是不忍回绝。

云清是个贴心又风趣的人,去饭店的路上给许平生讲了许多有趣的故事,二人还算投机。但平生第一次到南京,对这里还不算熟悉,能聊得最多的还是戏。

“我啊,我最爱的还是《霸王别姬》那出戏。郎情妾意,凄美惨绝。《贵妃醉酒》也看得多,最爱梅老板的贵妃。”

许平生点头叹道:“虞姬忠贞,贵妃痴情,都是千古难得的女子。只是多情的女子,总得不到命运垂怜。”

云清顿了顿脚步,问他:“平生兄可有娶亲?”

而身边那人沉默了片刻说:“爱妻三年前亡故了。”

云清急忙赔罪道:“实在不好意思。”

“不必放在心上了,快走吧。”

“嗯……”但他总觉得心里有什么东西堵着。

许平生要随戏班离开的那日,云清邀他来秦淮河一见。秦淮河岸的春光是不可多得的绝色,半片薄云,得来和风细雨。

他要来了平生在北平的地址,等他平安回到那后,两人也偶有通些书信。杜云清此人,算半个风流才子,读的书多,俏皮话多,风流雅句也多。倒是许平生只识得几个字,从戏本里面认人生。除此之外,对文学并无什么研究。

得亏云清是个话多的,一封信件能写满两三页纸。许平生回得少,但云清将他视作知己,每一封信函都用梨木闸保存着,时时拿出来捧读。

南京再也没来过比许平生更好的角儿了。

再过了几年,杜云清做了个军官,耳旁只剩下刀枪马鸣,不再有空去听戏。历过几年的事,长了眼界,心中也不光顾着风花雪月。和许平生这个人,已少有联系。

但他认为着,放在心尖儿上的,才是美人。

平生兄是否还唱戏呢?北平已经乱作一锅粥了,那金蟒袍彩凤冠的人是否还唱戏呢?

☆、第二章

1930年,两人真得了一次再见面的机会。天已经是入冬了,南京也像扯了一层纱一样笼着,从外面看也是暗无天日,从里面望也是暗无天日。

许平生独自一人来到南京,当时的南京和北平都是风口浪尖之地。这一别是四五年的日子,秦淮河依旧是烟雨蒙蒙的地儿,但少了吴侬软语的歌声,也就少了颜色。

许平生想,他幸是没处在清廷末路那几年。如今还有国民政府顶着,总不至于连安生唱戏也唱不了。

但国民政府看似铜墙铁壁的大楼,其实是纸糊的。

这他也知道。

杜云清在战场上积了许多旧伤,一到冬天就是最难熬的日子,遂请了几个月的假,回到病床上疗养。他也偶尔还看一些《新青年》上的内容,多是文人墨客的刀枪血雨。

点过了一支烟想:这他娘的写的都是什么狗屁东西?也能上报?

他忠于国民政府,忠于□□先生领导的政党。所以他觉得陈独秀什么的,都是狗屁。他已全然忘了文学。

但他还是记得平生兄的。

许平生到了南京后听闻他卧床养伤的事,修书到了杜府说要上门来探望。来的那日,外面还下着雪,这已是这个人称火炉的城市最大的奇迹,不过南京的雪终究与北平不同。南方始终是温柔乡,连伞也不叫人撑久。

他仍然是着着件盘云扣的青白长衫,拢了件兔绒毛呢披风。鼻上架着个教书先生一样的眼镜,称得那双眉目越发清朗俊俏。

因云清有伤在身,又天生是怕冷,所以屋内燃了炭火。许平生顿时感到与屋外像在两个世界,忙将披风脱下来挂着。

“如今北平仍旧像你这么穿的人,还有吗?”

他坐下来笑着给杜云清倒了杯水,回道:“不多了,但穿洋装打领带的,不及南京的多。”

杜云清知他弦外之音,但却不想加以评论,只说:“如今你的嗓子可比不上当年了,这模样倒还没怎么变。”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