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的,不是这样的。
这不是奥得丽•布雷娜!
她的心脏剧烈的跳动,快速将镜头锁定在女主角特写上。
克莱尔那份得天独厚的精致美丽并没有因为改变瞳色和发色而改变分毫。她的奥得丽连皱眉时那份忧愁都是美丽的。对待电影时那份坚定和炙热让人仰望。
可是,不是的。
凯瑟琳颤抖的拨通克莱尔的电话,她找到了,克莱尔选择她的原因。
她选择的是……凯瑟琳•蒂尼昂。
独有的…奥得丽也有的…
“愤怒!是愤怒!奥得丽是愤怒的!她是女人所以被法国导演协会拒之门外。等待着机会却敌不过战争。她等待着圆满,丈夫却被人杀害,自己流产终身未育。她等待着知己,却得到‘臭名昭著’。她怎么可能那么好脾气等待?她怎么可能自艾自怜,绝不抱怨?如果她只是自己调解下自己,就能获得新生活,她就不会跑到巴黎去。她是愤怒的,对社会、战争、党政,甚至她的等待!她是恨不得烧掉一切!”
克莱尔仰望天空的中月亮,亚眠的风好似带着灼热。
“我都拍了些什么!这些垃圾。”
“克莱尔,我不会放弃的。你表现再好,只要不是奥得丽,我都不会留情的。”
她花费了一年在奥得丽•布雷娜体验上,学习电影知识,掌握镜头运用,创建奥得丽这个人物,为其立传。结果凯瑟琳却丧失了原本令她心动部分。
她怕她。
多么可笑,导演害怕演员?
那个叫凯瑟琳的孩子镜头语言多美啊,明媚细腻,具备法国文艺片中沉稳气质和敏感。但这和欧洲其他导演有什么不同?奥得丽•布雷娜又和其他法国女人有什么不同?
克莱尔需要的是她当时在分镜和信中透着的愤怒。她期待被凯瑟琳挖掘出她的愤怒。
那是导演赋予观众的。毕竟,凯瑟琳才是讲述故事的人。
“凯瑟琳,离你向世界为奥得丽•布雷娜正名,所剩不到一年了。”
#
莱昂纳多站在印着他们脸的《泰坦尼克号》海报前,压低棒球帽。
托比•奎尔和尼克•伊坎勾肩搭背的逛着这间号称世界最顶尖的电影院。
“克莱尔多久才回来?她消失多久了,一年半?好莱坞都在传,她爱上了法国导演,正在法国待产。”
“这是今天最好的笑话。”“她没有!”
同时出声的尼克和莱昂,前者一如既往讽刺脸,后者则感觉有些愤怒。
被两位好友紧紧盯住的托比选择投降“嗨!我就问问。”
“她爱没爱上法国导演我不知道,但是待产绝无可能。伊坎是不会容忍私生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