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9_农门神断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79(2 / 2)

土坑是趁着夜色提前挖好的,做了伪装,掩饰了挖掘的痕迹。那道院墙的坍塌是高天踹的,就踹了一脚,力道十分的大,也并不担心被人发现院墙倒塌的真实原因,因为看到那些尸骨后,人们的注意力就会转移,根本不会为院墙去费心。毕竟曾家老屋闲置多年,基本都不维护修缮,倒了一面墙也没什么稀奇的。

院内那部分地窖被显露出来,是个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地窖年代久远,土层有些薄了,当初就是因此陶鹏和刘云芝才掉下土坑。

闹出动静,令戏班众人发现。戏班是外来人,未免沾干系,自然不敢妄动现场,尽快通知了保长等人。

李班主本来是要去通知曾家,但被叶落秋几句话打消了念头。

死人不是小事,常年戏班也借住在曾家老屋,万一曾家甩手不管或诬赖在他们身上……别说曾家老爷和善什么的,出了大事,人都是自私的。

李班主的确不敢赌,尤其是知道曾家一点儿隐秘,于是默认了去通知保长。

因着石竹镇才出过大案,这次报官又是发现了尸骨,县衙来的很快。

清理土层,挖掘尸骨,仵作一一勘验。

众人看到尸骨,不由自主后退两步,惊奇又恐惧。

一共三具尸骨,其中两个女子身上有首饰。

首饰便是陈十六从当铺里赎回的那些,又重新埋了回去。

仵作初步验查:“两名女子,一名男子,死亡时间大致一样。男子大致三十到四十岁,颅骨有钝器击打的痕迹。戴金饰的女主人有过生产迹象,戴银镯子的女子身上看不出什么伤痕,两人具体死因还要再勘察。”

姜捕头儿问:“死了多长时间?”

“时间肯定很长了,初步判断在三五年,具体的还要仔细验查。”仵作们验尸各有手段,再者,他们很大程度上可以借鉴经验,因此仵作看过尸骨情况,就会跟以往接触到的类似尸骨做对比。

“抓紧点儿,县令大人很震怒,要我限期破案。”姜捕头儿脸色十分难看。

姜捕头儿算是子承父业,颇有几分才干,也破过不少案件。然而最近几天石竹镇接连出事,闹得他心神不宁,身为捕快的阅历,令他隐隐觉得这些案子彼此可能有所关联。

尸骨上的各样首饰取了下来,放置在白布上。

姜捕头儿经验老道,很快发现了金饰上的标记。

第89章等待

有了官府的介入,查找金饰的出处来源就不用穆清彦等人费心,只需要借助杨家的关系跟衙门打听。这是个耗时费力的活儿,姜捕头儿自然不可能亲自去查,他吩咐其他捕快按照吩咐去找县城里的祥瑞斋。

祥瑞斋是家祖辈相传的金银首饰铺,尽管各县城都有分店,但只在弋阳府内。

有极大的几率,金饰的主人就是弋阳府某个下辖县城的人。

能做得起金饰,姓莫,祥瑞斋往来的客人会留底档,若是时间不是太久远,应该能查找到。麻烦的是,如果不是在本县内,到其他县城去调查,来回所耗费的时间太漫长。

因此,姜捕头儿只将此当做佐证,没指望靠这条线索继续侦破。

他在等仵作更详细的验尸报告,他需要确切的死亡时间。

通过死亡时间,他可以在镇子上排查那段时间的外来人员,尤其是跟曾家有所交集的外来人。

尸骨出现的地点太巧妙,何况曾家老屋坍塌的地窖有条朝外延伸的通道,正好通到埋尸之地。姜捕头儿从业多年,很清楚这种巧合的概率有多低,他不得不怀疑曾家牵涉其中的可能性。

这时候也顾不上曾家在镇子的声望了。

姜捕头儿当即去登门拜访曾老爷。

曾贺没摆什么架子,如同外边传言般的和善。他穿着一身圆领丝袍,留有两寸来长的胡须,面色白净,跟寻常的富家翁不同,身上带着儒雅书卷气,手中一柄纸质折扇,言语和煦。

这样的一位富家老爷,总能令人印象颇佳。

“姜捕头儿可是贵客,难不成又是为陶家的案子来的?”曾贺命人奉茶。

“实不相瞒,今早曾家老屋那边发现了三具掩埋的尸骨,镇上的保长报官,我是为这件事来的。曾老爷没听说这件事吗?”姜捕头儿肯定不信对方不知晓,但若故意佯装,也犯不上,一时倒令他疑惑。

曾贺目露惊疑,看向管家:“有此事?”

管家肩背一弯,自责道:“老爷见谅,我也是刚听得下人禀报,之前外头敲锣便是因着这件事。我见老爷为太太的病情忧心,打算晚些时候再说的。”

曾贺点点头,并未责怪他,对姜捕头儿歉意解释:“内子的病近来越发严重,昨夜里又发作了一回,今早忙着请大夫,外头的事也顾不上。”

曾太太病了好些年,这事儿姜捕头儿知道。

姜捕头儿将话题转回去:“曾老爷见谅,因着尸骨出现的位置就在曾家老屋院墙外,另外,曾家地窖有条人为挖出的地道,正好通向埋尸土坑,所以我有理由怀疑凶犯跟曾家有关。”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