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晟卿也不知从哪里纠集起了一批三教九流,个个能说会道,有着一张骗人的嘴,然后四处走访,专挑着那些屡次不第的傻大个去游说,问他们愿不愿意换一条出路。青年人么,大多孑然一身无牵无挂,脑子也比较简单,还有着那传说中的心系天下的家国情怀。被人稍稍一忽悠,就忽悠着上了贼船,就此之后将大半辈子都耗在了这条贼船上。
忽悠着自己这边的人上贼船还不够,还得想办法将外面那些蛮子们也想办法拉入贼船,大洛卑躬屈膝多年,一味只知道议和赔款,都快要将把腰板子挺直的滋味给忘记了。
赵熹发现自己大概是跟着柳晟卿混久了,不知怎么就学着了他身无长处,就是敢想的臭毛病,居然敢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能挺直了腰板和那伙不开化的蛮子说话,甚至还能收复我北方失地,将蛮子们赶回他们的老巢。
八成了想得太好了,以至于天往往就不遂人愿。
赵熹和柳晟卿坐一块,掰着手指数了数自己这边的筹码,养了十万左右的私兵,一半藏起来,一半分散着下放各大军营里收入正式编制了。然后武器和粮草都还算充足,不过正式守边疆的士兵们日子过得还是很苦,毕竟贪/腐/军/费这个问题赵熹本人实在是无能为力。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大洛这边还有一个盟友,铁真。
铁真实在是太又小又穷了,就算占领了他也不会有多少油水,因此铁真一直在夹缝中艰难生存,过得比大洛凄惨了不少。还有一点,在大洛的前朝,铁真是大唐的地盘,勉强能算得上一点一衣带水一脉相承,因此赵熹才会一厢情愿地认为,到底铁真和大洛之间,会有一点不一般的情分在里面。
事实证明,这么点情分,还隔了这么久,早就变质成了鞋底的泥,看着只有嫌恶。
赵熹等人将最后一批武器卖给了铁真,然后将那个付出了不少的军工厂给关了,自觉时机成熟,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他们得到了准确情报,高丽和大蒙打算联合一块吞并大洛。既然那对冤家都抱起了团,铁真和大洛走到一块去也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大洛和铁真是属于暗里的伙伴,表面上还是得和仇人一样,不能让高丽大蒙看出端倪来。
因此骤然面对高丽和大蒙的联合进攻,大洛非常靠谱地发挥出了他们的实际水平,被打得节节败退,仓皇窜逃。为了将这场戏演得更为真实一点,其实也不需要演,只要赵熹养的兵不出手,大洛在高丽与大蒙疾风骤雨般的攻击下,确确实实是毫无还手之力的。
为了让大蒙和高丽更深入一点,赵熹还拿出了壮士断腕的决心,将好几块可以守住的领土给强行割出去了,这时便是需要铁真的登场了。
不过,铁真这时并没有登场。赵熹知道自己被铁真人玩了一手,说不气那是假的,但毕竟对铁真早有防备,对于这个情况倒也不是没能做好打算。
柳晟卿忍不住,唾了铁真一口,骂道,“他们穷到现在,疯狂囤兵,不就是为了今天?这个机会不把握好,等着他们底层民众暴乱吧,想一口吞了大洛?做梦!”
“算了,我们先撑过现在吧。”赵熹叹了口气,他们不是没想到铁真会撕破脸,但所谓图穷匕见,大洛和铁真的工作连甜头还没能尝到呢,铁真就这么突然撕破脸,实在也是不走寻常路了。
隐藏在暗处的私兵们,赵熹这么多年囤下来的家底一朝登场,如神兵天降,给了节节败退的大洛兵们一些士气。双方久久僵持不下,赵熹待在皇城里,觉得自己虽然走了一步险棋,但倘若能撑到大蒙和高丽这对三分钟的盟友撕破脸的时候,他就不算吃亏。
铁真虽然咬了他们一口,但大洛毕竟是铁真最大的债主,铁真因为在军费上的严重超支,他们妄图手握重兵,以军事立国,但饿着肚子供着这群贵族的平民不愿意了,铁真内部民怨很大,强制联合在一起的各个部落酋长之间的怨气也是颇重。大洛只要随便撒一点火星下去,他们之间就能自己烧起来,更何况大洛别的没有,武器确确实实是造了不少。
赵熹坐在皇位上,捏了捏眉心,虽然疲惫,但还算是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当然,假如他知道那些已经被吓破了胆的高官们在做些什么的时候,就不会这样想了,有时候哪怕你谋划好了一切,但也架不住背后有人突然就给你一刀,以至于腹背受敌。
赵熹便是这么被他那些相看两相厌但还是捏着鼻子很有默契地互相忍受的臣子们从背后捅了一刀,大概他们已经认定了皇帝是个不走寻常路的亡国之君,看着正常,实际上隐隐还是有些疯的意思,所以只是将一折小小的奏折压在了最底下,然后就自作主张屁颠颠地找高丽和大蒙议和去了。
有些人啊,你费尽心思掰着帮他把头给摆正那么一点点了,他却和受不了似的,非得跪下去,还恨不得拖着你一块磕头谢罪,仿佛站起来,是犯了什么天大的罪过一般。
赵熹就这样,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一群挺不直腰板的白胡子老头以及一封可笑的塞在最底下见不得人的奏折给卖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进入完结篇,烂尾预定,枝枝尽力了,谢谢所有看到这里的小天使,我会努力写完的。(°°)~
第84章第八十四章
皇城破的那天,太阳大得有些晃眼。赵熹站在皇宫里,最为严肃正经的皇宫现在也是乱糟糟的,那里都是人,只有他一个坐在龙椅上,目光呆滞,看样子非常符合一个被钉上耻辱柱的亡国之君。
相熟的太监凑上前来道,“皇上,国破了,将军在外面等着您过去呢,大洛这么大,忍这一时,先走吧,肯定能东山再起的。”
赵熹摇摇头,说了一句,“你们逃吧,我走不了的。”
当议和开始的时候,自己这个皇帝已经注定了被放逐,也就这小太监看的这么不通透。居然还来劝自己走,话说是哪个将军这么不长眼在外面等自己?子宸是最为合格的傀儡皇帝,才那么小,他们会不会好好对待他?
赵熹想到了自己的儿子,坐在龙椅上却感到了一种如坐针毡的感觉,无力回天之后,他将所有能托付的,自己攒下来的那点遗产全都给了柳晟卿,也不指望能翻出什么大的浪花来了,只是存着那么点自己的妄念,算是一个卑贱的,耻辱的亡国之君,留下的最后一点妄想吧。
妄人最终的结局,可不就只剩痴心妄想这一条路走么?
赵熹随着这个忠心的小太监,想了想还是去见了一下那个看不清局面的小将军一面,权当提点他一下罢了。将军看着有点眼熟,是个叫做林孚的后生,在边疆立了点功绩,一战成名,新近才被调到中央来充禁军,怪不得不懂这么多的弯弯绕绕。
林孚见了天子,当即跪下行了个礼,说道,“陛下,这里的局势不稳,皇城马上就要被蛮夷接管,请您随着我走,在下拼死也会将您护送出去的。”
赵熹摇摇头,这人怎么这么不明白,自己已经是个死人了,干嘛还要搭上他一条命?我又不像柳晟卿有龙阳之好,还得和个黑脸男人一块踏上黄泉路,这也太不挑了点吧?
他没说话,在林孚急切的眼神里,突然拔出手中的佩刀,在谁都还没反应过来的那一刻,突然将刀划向自己那金贵细嫩的脖颈,有红色的鲜血顺着刀锋流了下来,赵熹感觉自己这辈子都没有这么疼过。他看见林孚和小太监等人骤然变色的脸,他被平放在地上,林孚也不知用什么包住了他的伤口处,看样子是打算帮他紧急止住血。
赵熹勉强拉住他的袖子,交待了一下后事,“算啦,就让我这么死吧,要不然被拉去成了俘虏,更得,得受罪。”
“我死了,死了之后,帮我好好,好好善待一下,子,子宸。他还小,是个……好”
赵熹还没说完,估计是没了力气,阖上眼,林孚看着他的口型,会是个好傀儡。
林将军从没想过,居然会有人最后的想法是自己的儿子最后做一个傀儡。更为悲哀的事情,据林孚那不是很灵通的消息网可知,赵熹的儿子,似乎并不是那群人所中意的傀儡。
那个小孩子,和赵熹一样,都是被放弃了的皇室成员。关键时期,官僚地主和皇室之间的博弈,是官僚赢了,他们物色好了更傻更好控制的傀儡,旧的皇室成员就应该死在蛮夷的铁骑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