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王氏如今不道歉也不行了,她也看出来向秋辰根本就没来。
“传我跟向家大郎向秋时有染的人怕是相中了我的未婚夫祁三郎。”她这话说完没有人吱声,大家都心知肚明的。
“今天,由向家的二儿媳相请我跟我未来的婆婆一起来赴会也是跟大家表明一个态度。我跟祁家是挑不离打不散的,祁三郎一定会娶我,而我也是非祁三郎不嫁的。”
那些准备看好戏的一下子都没了声息。
“各们小娘子有的是官宦人家出身的,怕是不明白我们这些商户家的儿女。自小,为了生计我们就不会像你们那样注重男女大防,一起经个商结个伴出行都不是什么大事。”这一点王氏也是同意的,她的大姐就曾在阿耶重病时替阿耶主持过生意,在中都传为佳话。
“江南向家乃是行商大户,与我们桃镇河边货栈有着大笔的买卖交易,我作为祁三郎未过门的妻子来跟客人接触一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曲氏在那边点头,“老婆子上了年纪,也劳累一生了,养了儿子定了儿媳自当让他们去操心,哪有我这把年纪还要劳心劳力的。”
这话也对。商户跟官宦人家不一样,官臣人家的小娘子只不过是学些操持内宅的事情,而商户人家则是要“内外兼修”!
王氏听了刘清清说的话不由得十分感激她。
而刘清清又说了一句让大家大笑不已的话,“我的未婚郎君如此优秀引得中都的小娘子不惜一切代价来诋毁我,看来她的眼光跟我一样好啊!”
她又转身谢过曲氏把祁三郎教养得如此优秀。
曲氏也是一个风趣的,只回她:“三郎虽好也让你跟着受苦了!”
说完满院众人跟着大笑也算是一桩趣事。
祁三郎也没想到事情解决的如此圆满,那黄志远还打趣他说:“怪不得你不敢出来跟我们同乐,家里有这么一个厉害的哪有那个胆子出来瞎闹。”
中都里的人也知道小衣生意是人家刘清清的,祁三郎只不过是替自己的未婚妻子看着生意。
于是又有一股祁三郎吃软饭的消息传了出来。
只不过这股消息传了没两天就自动消失了,祁家在中都的生意还是照做,不再有人捣乱。
夏高帝真是不太喜欢这个刘清清,哪次生事没有她?你就说吧。
偏她有极大的可能就是天命之人,现在他就等着去了桃镇那里守着的何先生回来给他报信了。
年后田蜜娘就想又去山上小院住了,她喜欢张氏这个未来婆婆,虽说嘴上不饶人却是一个实心实意对她好的。
对比自己的继母那可是好得多了。
她的大姨见她是真心想跟刘小虎在一起就劝她,“虽说你阿耶想借着你找一条升官的路子但你可要想好了,那可是你后半生要过下去的地方。”
田蜜娘把刘小虎的态度说了,“他可是十分敬重他姐姐的,所以我定不会负了他。这次回家过年,阿耶又问了我许多事我都给糊弄过去了,所以就赶紧来大姨你这里住了。”
王十七娘很是欣赏自家外甥女这种做法,分得清哪个是对自己好的,哪个是要害自己过得不幸的。
“你也不用理他们。嫁到刘家也好。你那未来的公公是一个心里有成算的,听说小虎的庄子他都给准备好了。将来你只管侍奉好公公婆婆啥都不会差了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