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2_(综同人)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62(1 / 2)

可你是女子。

女子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理所当然地对着丈夫告状,而小人最大的劣势就是,他毕竟是个男人。

一个女人喋喋不休告状,君王会觉得烦,而一个男人喋喋不休告状,君王却会厌。

厌烦厌烦,厌之所以在前,便是因为其为先,亦是更恶。

南宫公主抬起了下颚,用下巴来对着中行说,“我以后会说你的坏话,但是我很公平,你也可以对单于说我的坏话,我会尽量当做没听到的。”

“臣不敢。”中行说忙躬身行礼,道,“臣不会说大阏氏坏话,臣只会就大阏氏所行所举不符身份之事进行劝谏。”

南宫露出了被噎到的表情,然后扭过小脸一脸不开心。

见状军臣单于哈哈直笑,他安抚了下这位大汉国来的单纯小妻子,说:“只要你好好做我的大阏氏,就算是中行说也没有办法说你的坏话啦。”

此后,南宫公主便是如同先前所说的一般,一边学习匈奴话,一边磕磕绊绊给中行说下绊子。

一次两次也罢,次数多了中行说自然要反击,二人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彼此间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久而久之,军臣单于已经养成了在双方这边听到关键词屏蔽的良好习惯。

南宫在大草原上安安分分地度过了两年时间,就算中行说一直仔细盯着,也没发现她有向外传递信息之类的不轨之举。

倒是这两年期间,汉匈关系因为她缓和了不少。在汉景帝修改了此前抑商的种种举措后,汉匈贸易的繁荣给双方都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汉匈之间甚至出现了相对固定的贸易集市,有固定的道路让双方往来,匈奴在去年依靠贩卖牲畜还有奴隶,甚至第一次在冬天到来之前储备了过冬的粮食。

而一并得益的还有胡商,汉人对于西域的货物非常感兴趣,他们不缺盐,却对汉人的糖渴求异常。

这几年汉人的边境若干个对外的贸易口各具特色,每一次的汉匈互市,匈奴商队都想要尽量走遍所有的端口。

但偏偏每个口岸按照时间不同还会推陈出新,如果不在一个地方待到结束很容易错过商品。同时,若是在一个地方交换了过多的货物,遇上后来喜欢的就容易换不起或者失去竞价的机会,简直是甜蜜的苦恼。

因此,草原的匈奴民众们都非常感谢这位大汉的公主,在他们看来,这位公主是一个非常合格的大阏氏——除了还没有给大单于生下孩子之外。

在匈奴本部所在的王庭,南宫公主亦是被大汉的使者问到了这个问题。女子露出了一抹苦笑,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可能是缘分还没到吧……”

“但无论他什么时候来,我和大单于都十分期待。”

第89章帝国裂变(2)

南宫公主确实没有刻意避孕,然而就是没能怀上,而且她仔细排查过,应当不是外因造成。

军臣单于比起他的父亲来说子嗣一直不丰,在她之前,这位单于的妻妾也不算少,但孩子却不多,是以,她和亲两年了没能怀孕也并不算让匈奴人意外。

关于这一点,她内心也有些复杂。

她做好了生下一个孩子的准备,这个孩子却久久不来,但久久不来,也未必是坏事。

刚刚到达草原后不久,南宫有时候也会有庄周梦蝶之感。

她究竟是大汉的南宫公主,还是匈奴的大阏氏?

这些看起来颇为淳朴的匈奴子民,真的是于边境烧杀屠戮无所不为的恶人吗?会不会是这其中有着某些误会?

这一切终止于一个女人的出现——三年前和亲匈奴的大汉公主,她名义上的“姐姐”。

不,准确地说,当这个女人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机会出现在南宫面前时,南宫已经无法用“人”这个字来形容她了。

这位阿姊,南宫其实是认识的,当初在她和亲匈奴之前曾经交由王美人教导该如何“成为”汉室公主。

南宫记得,当时年幼的阿妹还有询问过母亲“当公主还需要学习吗?”这个问题。惹得母亲好一顿斥责。

南宫当时就知道,这个女子其实不是学习怎么当公主,而是学习怎么装公主。

可惜当时她无忧无虑,对这个要装作公主的女子也过多关注,这位姑娘离开后她也没有再去想她——作为汉室公主出嫁,有什么需要担心的呢?

从一个民女成为汉室的公主,又成为匈奴的阏氏,未尝不是一步登天啊。是以,在后来这个公主水土不服去世的消息传来后,她也仅仅是惋惜了几秒,惋惜她没有福分,享受不了荣华富贵。

而现在,这个已经“死了”的女人,却出现在了她的面前,以一种极其凄惨的形态。

她并没有死。

事实上,之前的大汉公主们,在匈奴继续求娶公主的时候多半也没有死,但是新公主的到来,却是她们的催命符。

“匈奴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公主。”这个女人艰难吐出这些字,她牢牢握住这个曾经有过一段时间交集的“妹妹”的手,一字一顿道,“他们其实要的只是公主的嫁妆,公主本身只是添头和炫耀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