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1_(综同人)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271(2 / 2)

吕不韦手忙脚乱地解释完了,用颇为期待的眼神看着自家媳妇,表情里头就写着——你可别吃醋啊。

吕夫人有些讶异于他的想法,但她当然不会在此时表示夫君你自作多情了,我一点都不在乎,她只是抿唇而笑,道:“我倒是无妨,可是安儿……有些不愉呢。”

我当然知道啦!吕不韦干咳一声,期待地看向了吕夫人。老父亲知道儿子在计较什么,但是这事让做爹的怎么和小儿子解释……这只能由娘来说啦!

吕夫人沉吟了下,道:“这事确实有些不好办,我刚刚突然想起此前安儿还……的时候,似乎有人在他耳边说过夫君会再生一个聪明孩子不要他之类的话……”

“夫君你说,安儿会不会还记得那时候……”

吕不韦顿时倒抽一口气。

在这一刻,吕不韦和后世很多面对小朋友哭嚎着“你爱我还是他”的家长们的心情同步了,他心中盘旋着一句话——不会说话的能不能不要对小娃儿乱说!但他此时也只能和那些的家长们一样,无奈地跑过去收拾烂摊子。

吕夫人含笑看着吕不韦满头大汗地对着小儿子解释外加发誓,说了好些你永远是爹爹的大宝贝,爹爹最爱的绝对是安儿之类的肉麻话,才让撅着屁股的小胖墩开心一点。只不过这一日直到睡觉,吕安小郎君都死死拉着他爹的袖摆。

见状吕夫人非常干脆地睡到了床铺的最外侧,将紧贴吕安的位置让给吕不韦。吕不韦沉默了一阵,看着媳妇平静地放在身侧的床褥和衣服——那是吕夫人给可能画地图的儿子准备的,顿时舌根发苦。

然而等低头看到小儿子紧紧攥着他衣服的手,那依恋满满的模样,吕不韦又觉得心都被可爱的儿子给软化了。

算了算了,他钻进了被窝,顺手将圆滚滚的儿子搂过来抱在怀里,然后在儿子奶唧唧的味道里头闭上了眼睛。

事实证明,他儿子非常给他面子。这一夜吕安小朋友一夜睡到大天亮都非常安稳,第二天醒来时候他在吕夫人帮着穿衣服的时候还叉着小腰非常得意地说:“安儿本来就不会尿床啊!安儿已经是大孩子了。”

说罢,他还瞄了一眼吕不韦,表情里头写得明明白白就是——爹你不是知道吗?怎么还会这么大惊小怪呀?

吕不韦沉默了一下,觉得自家儿子在自欺欺人方面绝对是个人才。这小孩年龄那么小就那么好面子,也不知道像了谁,这可谈不上是什么好事,现在这个时代,可不是“君子”的时代。操碎了心的吕不韦准备将自家儿子养得更不要脸一些。

但事实上计划跟不上变化,他们刚刚抵达魏赵边境,便在民间听到了一个消息——据秦军那边传来小道消息表示,他们的主帅曾经私底下和赵军的主帅廉颇互相传信,并且互相绕过彼此的王派遣使者,至于说了什么写了什么均是不明。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往小了说,这可能是两军在进行日常垃圾话,往大了说这便是两军有私通啊。再加上廉颇在初战告负之后便长时间和秦军呈僵持姿态,要说这其中没点问题……

如果没有问题的话,这小道消息根本就不会传到与秦赵两国毫无干系的吃瓜众魏国来!

然后随着他继续前进,忽而有听到了小道消息说秦军那边说廉颇已老,全然不足为惧,廉颇还有几年可以活呢?等他死了赵军自无将矣!

吃瓜路人闻言纷纷恼怒表示矮油你们赵国不是还有个赵括嘛!这股风潮传到了赵国,赵国的民众们也仿佛一夕之间想起了这位大将之子。

随后民间渐有呼声,呼吁赵王将赵括放到战场上浪一波。

赵括是谁?赵括是赵奢的儿子呀!而赵奢又是谁?赵奢是将商鞅变法之后强大起来的十万精锐秦军打得丢盔卸甲跑回去的猛人。那场战役在历史上并不有名,但却是止住秦国东征的一场重要战役。正因为这场战争,赵奢一战封侯,得以和廉颇、蔺相如平起平坐。

吕不韦在听闻这个消息后第一反应是不可思议。他看着给他传消息的魏人与有荣焉的模样表示完全难以理解,更是不能理解这些人为何会相信这么愚蠢的说辞?

如今的战火在秦、韩、赵这三个北方超级大国之间点燃,但在吕不韦南下归卫之前局势尚且是僵持的。

这一场战争于赵国来说其实是无妄之灾的,因为最早的时候秦国是攻打韩国所拥有的野王城。野王投降后,原本靠着野王城和韩国相连的上党郡便被切断与本土的联系。韩王惧怕秦国的大军借机攻打韩国本土,加上心知那一快独立在外的地区已是鸡肋难以控制,便顺水推舟打算将上党郡十七座城送给秦国。

哪料韩国的上党郡郡守冯亭不愿降秦,他投降了相邻的赵国,并且将治下十七个城作为礼物送给赵国。天下哪有白白掉下来的馅饼?他的目的就是将赵国拖入这场原本与它无关的战争之中。

天下明白人那么多,又有几人看不明白这一计谋?然而看明白是一回事,不顺着走又是另一回事。

冯亭明明白白把饵、陷阱都放在这儿,你愿意跳不?愿意跳你就下来,没人逼你。这是赤裸裸的阳谋。

但天底下最不能抗拒的一样东西就是自己的欲望,自古仁人义士栽在这二字上的不知凡几,赵王也不例外。

赵王年轻啊,他年少即位,此前一直由太后执政。而太后前两年刚刚去世,赵王终于得以执掌朝政,年少者少有不气盛的,而对于一个帝王来说开疆拓土是难以抵御的疑惑,赵王自然也不例外。他得到平原君的认可后吞下了这个饵料,美滋滋地跳进了坑里,并且将自己埋得严严实实。

他为什么敢这么做?不过是艺高人胆大罢了。

赵国在现任赵王手里正是其最强盛的时候,至少看上去是如此。距离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成功灭掉赵国心腹大患中山国至今不过四十年,他文有蔺相如、田单,武有廉颇等一干将领,粮足将广,就连强大的秦国都往赵国送了质子。

赵国何以不强?他赵王又何以不敢得罪秦国?应当是秦国害怕得罪赵国才是。

所以,赵王觉得秦国是不敢和赵国打的。

他做出这样的判断当然也不全然凭着迷之自信,也是有根据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觉得刚刚经历过远征的秦国没有更多的精力来攻打赵国。

毕竟秦国大军此时正人困马乏,正是疲软之时,而赵国则均是虎狼之师,又是以逸待劳。就为了这么点地方来攻打赵国,这不是没事找事干吗?

可惜赵王对于自己的对手了解得还是不够透彻。

他的敌人是秦国超长待机,给无数老对手送过丧礼的昭襄王。

这位帝王熬死了不知道多少老对手,别的不说,为王经验极其丰富,更何况老秦人别的没有,就是头足够铁,什么都能吃就是不吃亏,这是写在这个民族血脉里头的基因。因此嬴稷在得知赵国收下上党之后毫不犹豫又加派了兵士并且派遣王龁攻赵,目的就是要将已经归入赵国领土的上党地区拿到手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