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_与君同归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24(1 / 2)

“朕明白你心疼兼儿,朕也知道是朕太心急了。”陆渊揉了揉额角,“可大哥少年时期并非如此,聪慧伶俐,文武双全。他是太子,身边自然名正言顺地聚集着各路能人。当父皇意识到他走歪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想让他改正,可大哥一意孤行认为父皇是在削他权利……最终才酿成了宫变。”

“阿言,易地而处,朕未必不会变成大哥那样。”陆渊第一次告诉沈言自己的担心,“地位与自身实力一旦失衡,带来的将会是灭顶之灾。”

九十、一差事

时隔四天,陆兼才踏进御书房。

“儿臣给父皇请安。”

“免礼。”陆渊这一次停下了手中的笔,认真地看向陆兼。

“父皇那日所言,儿臣回去想了又想,是儿臣莽撞了,儿臣知错了。”陆兼拱拱手,随后从袖中抽出一沓宣纸呈给了陆渊。

陆渊看完后,点了点头,至少比之前长进了。

“朕知道了。”

“父皇。”陆兼跪了下来,“求父皇善待母后,母后既无争宠之心,也无害……”他看了一眼一旁的沈言还是换了措辞,“也无害人之意。”这其实与他第一次来的时候说辞大致相似,只不过这一次带了沉甸甸的证据来。

“你是怨朕让你母后当了挡箭牌。”陆渊起身,背着手走到了他的面前。

“儿臣不敢!”陆兼毕竟还小,语气还是难以掩饰地不平。

“兼儿,你如果要给此事定个性,你觉得是什么?”

陆兼想了想,大着胆子道:“后宫之争。”

“你既然能查出来这么多东西,就该知道这不是后宫之争。”

陆渊将那沓证据递了回去:“你明白朕的性格,在南巡路上你也应该知道了沈言的个性,你的母后你更是最为了解,而岳丞相的行事风格你也应该知道。”

“如果你相信自己的感觉,而不是只听宫人的闲言碎语,便不会再来质问朕了。”

“父皇。”陆兼脸上满是迷茫,“儿臣不明白。”

“不明白就慢慢看,朕最多再指导你十几年。此事就当作你的第一份差事,不需要你做什么,只需要你想明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作者有话要说:陆渊最后说的话里有个小彩蛋——

第31章

九十一、天子诺

朝野之事瞬息万变,有时候根本没有时间和机会让人做应对。陆兼还在苦思冥想之时,三道旨意就砸了下来——

一是岳承则结党营私,与前兵部尚书徐尉勾结,犯通敌叛国谋逆大罪,凌迟处死。岳家满门五代以内不予录用。通敌柔然粮米一案交由大理寺彻查。

二是岳承则长女岳氏妄图混淆皇室血脉,又与岳府私通消息,废除其妃位,处鞭刑五十,赐鸩酒一杯。

三是兵部侍郎王旭与其老师徐尉勾结,现被贬为庶人流放边关。

三道旨意再次震惊朝野,之前摸不着头脑的众位大人,终于知道晖南王府一案不是结束,是一个开始。

一时之间人人自危,不仅是前朝,后宫亦是如此。平时花枝招展没事总要去陆渊面前晃两眼的妃嫔们此时都消停了,不停地递消息给自己的娘家,要安分守己莫要连累整个家族。

就在所有人都夹着尾巴做人之时,陆渊大刀阔斧地对朝堂进行了调整,兵部尚书告老还乡,接任的却是在柔然一战中立了大功,皇上却迟迟没有给予赏赐的大将军薛明。

这一旨意整个大昱的官场都为之震动,皇上明面上收回了兵权,但却破了祖宗规矩,第一次让将军以文官身份进入朝堂。至此,再也没有人说平武帝重文轻武,过河拆桥。

从陆渊即位时的大动兵戈,众人一直认为他好大喜功。用时八年,大家才逐渐明白他的风格——雷厉风行却不好杀人,任人唯才不拘一格,待内宽和却不重女色。

有人认为陆渊没有对岳府满门抄斩已属皇恩浩荡,也有人却说陆渊对待丽妃的旨意有些摸不着头脑。

既然已经打算处死,为何还要行鞭刑?而且行鞭刑又何须放到圣旨上宣读?

只有一个人最先明白陆渊的用意,看着圣旨的沈言突然想起那一夜陆渊的话,陆渊说——“往后朕疼你。”

君子一诺值千金,天子一诺重于山。

九十二、后宫祸

平武八年的粮米一案震动了整个大昱朝堂足足两年,直到平武九年年末才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至此,整个朝堂已尽在陆渊的掌控之中。

但是对于沈言来说,平武十年这一年,并不像前两年那般顺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