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锦庭看着面前二人合葬的墓碑,双手抱拳鞠了一躬。
“儿子不孝,来迟了。”顾锦庭说,但是他的脸上并没有什么痛苦悔过的表情。
早年离家而且顾大爷还是那个烂泥扶不上墙的样子。对于自己的父亲,顾锦庭对他的印象也只能说比话本中的人物多了一些真实感,若是说二人之间有太过于亲厚的感情,这话说出来恐怕顾家上下没有几个人是真心相信的。
弯下身子清理了一下墓碑周围的枯枝杂草,“我就知道你迟早会死在女人的肚皮上。”顾锦庭没有给自家老子留面子。
面子也不需要他留,若是他爹真的要脸又怎会让姨娘去了尼姑庵?
“你半年前给我去信估计也是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想要找我继承家业吧。”顾锦庭脸上带着笑,“不过可能要让您失望了,而且我看二叔把顾家操持的也不错,我就不掺和。”
“说来也是,您自己对顾家都不上心,我当然要跟您学了,大概这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吧。”
“今天来就是为了跟您说一声,我啊也就呆半个月,Y国那边的天气我还是挺喜欢的。家里人估计也不会亏待您,所以您就不用谁的梦都去看看了。”
“想来听我说了那么多,您可能不是很愿意再看见我了,儿子还要去看姨娘就先走了。”说完顾锦庭再次鞠了一躬,就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看着顾锦庭的身影,来庆急忙迎了上来,“爷,接下来去哪?是去阮姨娘哪吗?”
“嗯。”顾锦庭应了声,虽说顾承亮让顾锦庭多带些人,但他在国外呆久了,早就不习惯大张旗鼓,因此最后算上来庆他也只才带了三个人。
“静心庵离这不远,你们也别跟着我了,回家跟我二叔说一声,我可能要晚些回去。”顾锦庭打发道。
“这可不成,山路难走,少爷您一个人怎么成?”来庆道,说着他向两个小厮中略瘦的那个使了个眼色,“这样吧,我和来福回去,让来喜跟着您。”
“呵,你们这名字还挺喜气。”听到这几个名字顾锦庭笑出声,“成吧。”
“那小的们就先告退了。”来庆和来福弓了弓身子离开。
“来喜跟爷走吧。”
不知道顾家的老祖宗是怎么想的,或许是为了给那些当了寡妇的顾家遗孀找个去处,所以才在顾家坟冢旁建了一个尼姑庵。
但这么多年过去,真正来这尼姑庵的却没有几个人。
“这位施主,您......”听到敲门声来开门的姑子看着眼前面容陌生的顾锦庭有些怔愣。
“您好,我来找两年前来着的阮...姨娘。”顾锦庭双手合十说。
“这......”姑子有些为难虽说是来找人,但这年轻人她之前从未见过,若是......
“师太,这是我们顾家的大少爷,少爷之前常在国外,现在回来了就来看看阮姨娘。”来喜说。
“哦,原是顾少爷。”姑子认出了跟着顾锦庭一起来的来喜,每逢入冬过年顾家都会派人送来棉被和年礼,一来二去静心庵的姑子们也认识了几个顾家下人。
“快快请进。”知道了这是顾家少爷,姑子说着带着顾锦庭去了阮姨娘的住处。
静心庵虽然在山上,但并不简陋,反而幽静清净。姑子将顾锦庭带到禅房,只敲了敲门,“善慧有客拜访。”善慧是阮姨娘在静心庵的道号。
姑子说完,示意顾锦庭等待片刻,她再次双手合十念了一句佛号就离开了。
“谁啊。”阮姨娘柔和的声音从内室传来,她打开门看见眼前的人时愣住了。
“锦庭?”阮姨娘颤着声音,她不相信自己日思夜想的儿子竟然真的突然出现在她的面前,阮姨娘抬起手想要触碰顾锦庭的脸颊,证明在眼前的并不是幻觉。
“姨娘。”顾锦庭喊着,他微微弯腰让阮姨娘可以更好地碰到自己。多年未见,姨娘的相貌未变还是如同当年他离家前那般,只是静心庵再好也不比顾家阮姨娘在这里两年身量难免轻减了些。
入手是温热的触觉,阮姨娘的眼圈一下子就红了,“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来喜,我和少爷有话说,你在门口守着。”平复了情绪,阮姨娘对着来喜说。
“是。”
“你身体怎么样了?那咳疾和心痛可有再犯?”走进禅房关上门,阮姨娘拉着顾锦庭坐在凳子上担忧的问道。这几年来顾锦庭是送回不少书信,但是阮姨娘还是怕他报喜不报忧。
“没在犯过,那道士说的挺对的,我担不起顾家福泽。”顾锦庭笑着说,“这不离了家我就活蹦乱跳的了。”
“莫要胡说,你那时还小哪有什么担不起一说。”阮姨娘不赞同的看着顾锦庭,为娘的自然是不希望自己孩子和不吉利的东西沾染到一起。
“你在国外过得怎么样?”阮姨娘看着顾锦庭接着问道,她的目光很专注,似乎要将之前没看见的顾锦庭今天一次全部看够。
“很好。”顾锦庭笑着安抚道,“我在之前的信里不是也说了吗,国外的学堂氛围很轻松,我认识了不少朋友。”
“外面哪里比得上家里,都是姨娘无能没有办法陪着你。”阮姨娘又想起了伤心事叹息地说。
“姨娘在家过得很好我就放心了。我想姨娘也一定和儿子一样,儿子在国外过得好姨娘就也能放心了。”
“那你过得好吗?自小离家流离在外无亲无故的,你跟姨娘说实话你过得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