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8_汉侯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278(1 / 2)

赵嘉同卫青蛾说话时,魏悦和李当户已清点过沃阳送来的数十辆大车。

和卫青蛾不同,刘荣身份特殊,出于谨慎考虑,避免同大军直接接触,没有亲自前来,而是派出窦太后赐下的健仆骑僮,同时备下书信,请李息代为上呈刘彻。

书信中写明劳军的粮食俱为开荒所得,牛羊也是自家饲养。此外,还让刘彻知晓,他除了一个侄女刘珺,还多了一个侄子刘息。

大概是点歪的属性使然,刘荣提笔就停不住,信的前半部分讲开荒放牧,后半部分全为炫耀女儿。

没错,就是女儿。

至于满月不久的刘息,直接被忽略彻底。

现今还不懂事,意识不到自身待遇,等到长大,刘息势必会泪洒衣襟,唱一曲“小白菜,地里黄,爹偏心,儿凄凉”。

等刘彻接到这封书信,知晓刘荣给长子取“息”为名,了悟其后深意,不由得叹息。没等感叹多久,就被满篇的“我女如何,我女如何如何”炫花双眼。

放下书信,刘彻咕咚咚喝下满盏温水,才终于缓过气来。

遇到放飞自我的前临江王,年轻的武帝真心有点撑不住。缓得差不多了,再看一眼放在几上的竹简,之前的努力顿时白费,郁闷至极,不由得单手捂住双眼。

他记忆中的伯兄绝不是这样!

到边郡就生出如此变化……必然是被匈奴刺激,没错,一定是这样!

逃回茏城不久,正谋划复仇的军臣单于绝不会想到,汉朝的前临江王点歪属性,放飞自我,汉朝的皇帝不想接受事实,直接祭出黑锅,抡起胳膊朝他甩来,还用脚踩实,压根不打算讲理。

第两百零四章

建元三年,四月

槐夏之期,边地气候转暖。

马邑大战余波未尽,边民已恢复往日生活。

田间地头常见扶着犁具、肩扛锄头的农人,偶尔三两聚在一起,话中多议今岁天候。此前对匈奴取得一场大胜,期望天公同能做美,今岁能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广阔的草场上,散落大群牛羊。

半大的少年骑在马背上,手中挥舞长鞭,偶尔吹响木哨。坐骑周围常会跟随几条大犬,随着尖锐的哨音奔跑吠叫,驱赶走散的牛羊,将畜群赶回围栏。

偶尔有犬只脱离队伍,找到趴在草丛里的羊羔,大声发出讯号。少年们立刻下马,长鞭缠在腰上,将瑟瑟发抖的羊羔抱进怀中。

军臣单于败退草原,归降胡人见证汉军之威,死心塌地给汉天子做腿部挂件。边郡大佬们抓住机会,再次联合行动,收回被攻下的要塞,将边界线向北推进数里。

新占下的草场,只允许边民和归降胡部放牧,余者尽数被驱赶。甭管匈奴、羌、鲜卑、乌桓还是丁零,只要附庸匈奴,顶着别部标签,一概不许在汉边出现。

和之前的规矩一样,初次遇到,多是警告驱散。

胆敢不听警告,试图钻空子,必然会面对汉军的刀箭。多数时候无需汉军动手,归降胡人会争相表现,先一步持刀上马,将过界的部落利落杀回去。

赵嘉和魏悦忙着招兵时,云中郡和定襄郡连续数次向草原派出骑兵,并征召役夫,大规模修建要塞、烽燧台和驻兵点。

要塞进度稍慢,索性先建烽燧台和驻兵点。

为尽可能多的占据草场,有的驻兵点仅是个简陋的草亭,周围立起几个帐篷,驻扎一什汉兵,却能威慑超过数百人的胡部。

十名汉军并排而立,弓箭张开,胡部就要乖乖北返,硬是不敢正面冲锋。哪怕凭借人数,能将驻兵点踏平也是一样。

这样的威慑力,除数年积累,更要仰赖马邑大捷。

一战死伤近十万大军,大单于和王庭四角险些翻船,彻底打破匈奴无敌神话。消息风传草原,各部落不禁对汉军产生畏惧,而且一日甚于一日。

归根结底,匈奴的战斗力让别部望尘莫及。

能将匈奴打得狼狈败逃,跑回茏城之后,连再次召集各部勇士,立即南下报仇的勇气都没有,足见汉军强大到何等地步。

马邑一战,不只提升汉军士气,更动摇匈奴在草原的威望。

表面上,草原各部仍服从匈奴,不敢有半点异心。楼兰等国遇匈奴来人,仍会老实送上粮食、牲畜和绢帛,恭敬一如既往,不见任何改变。

私下里却是截然不同。

陆续有别部派人往汉边,同归降的羌、鲜卑和乌桓各部接触。汉商西行则会清楚发现,楼兰等国守城的士兵和城内官吏,见到做汉人打扮的商队,态度和之前截然不同,客气何止十分。

草原素来以强者为尊。

换做以往,没人敢对匈奴阳奉阴违。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