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4_末世屯粮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04(2 / 2)

最终消防员征得了李二春的同意带走了衣服,开着那辆红色的消防车离开了。

爷爷带着六个孩子一块回去,等到了家里,才开口给孩子们上至关重要的一课。

“现在你们看见了吧?那条地缝非常危险,那不是适合玩耍的地方。也许有时候,大人告诉你们不要去哪里玩,反而让你们更加好奇,觉得偶尔不按大人说的做也不会有什么。但爷爷要告诉你们,可能你们任何一个不听话的做法,就会造成你们永远见不到你们的家人了。”

一个孩子举手问道:“大人说的什么都对吗?”

这个问题,是一个孩子叛逆的开始。小的时候,总觉得大人说的什么都是对的,都会无条件的相信和遵守。可当他们某一天忽然得知,原来大人也不是什么都知道,从而进一步得知,有时候不听大人话也不会有什么,最多被说两句。

时间长了,反而将不听话让大人跳脚当做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从而愈发爱跟大人唱反调。

“当然不全是错的。”爷爷很有耐心道,“因为这世上所有人,都有犯错的时候。你们大一点面临的选择会更多,但眼下位置,大人所有禁止你们做的事情,都是站在保护你们的立场。或者说,大人不让你们做什么,你们听了就不会有坏事发生。但你们不听,也许一次两次没事,还会让你们觉得很有趣,但不知道哪一次就会让你们永远见不到想见的人。”

爷爷尽量以孩子们听得懂的话告诉他们,不要试图用叛逆来获取快乐,这个代价也许是他们无法承受的。

事实上,何止是孩子,很多大人一直都是这样。别人禁止他们做一件事的时候,他们往往想的不是后果,而是如果真的这么做了会怎样。

就好像一块石头放在那里,不会有人觉得什么,可当你有天在上面写上禁止涂鸦,你就会发现上面的涂鸦一天比一天多。

而对于孩子们来讲,他们平时不往河边走不觉得什么,可一旦大人们告诉他们“不要往河边去”以后,他们就会更加在意。当一个孩子提出去河边玩的时候,所有孩子都会怀揣着好奇一块去看看。

而爷爷现在做的,就是尽可能让这些已经有了逆反心理的孩子们明白,有的事情,不能当做有趣来玩。

林谦跟何阳轩回家里也不急着干活,而是回屋说一会儿话,刚刚人太多,很多话只适合二人关起门来说。

“那个孩子,说不定真的是被‘吃’了。”林谦道,“你注意到那件衣服了吗?很干净,只有一些泥沙和剐蹭的痕迹,但没什么血迹。”

零星一点血迹,更像是剐蹭上去的。如果孩子是死在下面,身体成骨以后被树枝带上来的,那么上面一定会有腐烂的痕迹,而这件衣服看着显然不属于这种。那更好的解释就是,孩子掉下去以后被树接住,然后整个孩子被树一点点吸收了,然后衣服挂在树枝上,随着树的成长而出来。

“如果你说的这些都成立的话,那么现在我们面临两个问题。”何阳轩拉着林谦坐在沙发上,拉开窗帘让阳光照进来。这样二人谈论这个话题的时候才不至于毛骨悚然。

“说说看。”

“第一,如果这棵树真的吃人,那它会不会主动攻击,还是只‘吃’死去的人?要知道,如果不是孩子自己将衣服脱下去的,去年他掉进去的时候气温很寒冷,到现在气温刚刚回暖,这么短的时间内一个孩子腐烂成骨是不可能的。那唯一的解释是整个人被树消化吸收了,然后衣服留了下来。”

何阳轩自己说这话都忍不住打个寒战。

林谦倒吸口冷气,接着道:“第二,那孩子当时究竟掉到了那里?按照搜寻程度,孩子应该在一百二十米以下的位置,掉下去,停在了某个地方,然后被吸收,衣服被树杈带上来。那么是不是可以说明,这一棵树就是从地下一百二十米以下长出来的!”

前面有说,虽说有极个别的树的树根能扎根到一百二十米以下,一棵树从一百二十米以下长上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至少在植物学上不合理。

小孩子都知道,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和土壤。就算后面三个条件都充分,没有阳光,那植物是怎么在一个冬天的时间长出一百二十米的?

别说是一百二十米,换个品种在冬天,一百二十厘米都长不出来。

何阳轩道:“如果说是从地面来算,倒是有很多能长一百二十米以上的树,可是需要几十年才能长出来。这一个冬天……”

“邪门,太邪门了!”

活了这么多年,就没见过这样的事情。对于林谦来讲,即便经历过末世,这种事情也是匪夷所思。

这种事情想不出结果,最多也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政府那边。不过末世,本来就是带着太多的谜团。

“算了,别想了。过两天咱们再去地里看看鱼苗的存活情况,顺便再撒一点鱼粮。再往后能活下多少就看它们自己吧。剩下还有不少鱼能产卵的,咱们还要不要孵化了?”

“挂上招牌预定吧,就跟蛋一样,反正咱家有鱼也不是什么秘密了。不过最好再等两天,咱们先看地里头鱼苗的存活情况。只要开始的几天存活了,后面只要水源充足问题就不大。”

“其实哪怕只能养一两个月就没水了,也够鱼苗长挺大了,也能吃口肉。之前有人下河抓鱼,我也看了,有的就小拇指大小,也抓回去吃了。基本上只要你卖出去的鱼苗是活蹦乱跳的,后面能不能养成就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了。”

第二天二人上山去采集松树油,路上就遇见了两条蛇。蛇头三角形,毒蛇的可能性更大。虽说蛇一般情况下不会主动攻击人,且打草后蛇都会先行避让,可为了避免意外,二人还是减少了上山,若是非要上山,再热的天也要从头到脚捂个严实,不能给蛇留下嘴的地方。

仅仅三天后,消防车又过来了。这回还没等村里人反应过来,消防兵们在缝隙处倒上了燃料,然后一把火点起来了。

那火光升起来数米,周围都被烤得炙热。很多村里人瞧见了黑烟都围过来看个清楚。

树烧了,毫无预兆。消防官兵将那件孩子的衣服也带了回来,托村里人交给死者家属,然后将火焰周围清理干静,确定火焰不会蔓延以后,留下两名消防官兵观察火势,剩下的人全部回了县里,防止这段时间再有紧急情况而缺少人手。

本以为,火焰可能两三个小时就结束了,哪里想到,这火苗升起便是三天三夜。

直到第四天,火苗才小下来。但并不是说下面都烧干净了,只能说上面能接触外面空气的地方烧干净了,而里面的氧气没办法支撑剧烈的燃烧,所以火焰开始渐渐小下去。第四天晚上,站在裂缝上头,还能瞧见里面微弱的火光。

到了第五天晚上,火光变成了火星。

第六天,消防车再度过来,一整车的水源源不断的灌进地缝里,当天晚上一点火星也没有了。

树木燃烧的灰烬都落入了地缝中无影无踪,仅剩一点的痕迹也就是那几片被拿走的树叶。

燃烧过后,地缝再一次被封存,这一次是政府送过来的钢板,一块块钢板被送过来拼在地缝上,并用电焊将每一条缝隙都焊接上,并用大螺丝将钢板紧紧固定在地面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