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9_末世屯粮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09(1 / 2)

从大队回来,林谦二人就开始继续画规划图。稻地里头挖的蓄水池一定要足够深,这样才能尽可能保证稻地的使用。旱田里面的蓄水池面积就需要大一些了,弊端就是种的作物就要减少了。

何阳轩提议在水上面培养无土栽培,可以在一片海绵上的边缘绑几个空的塑料瓶,如此在海绵上种上各种作物,既能够减少水的蒸发,又能利用每一滴水来获取更多的收成。弊端就是,无土栽培的植物同样需要消耗水源,在烈日的情况下消耗的更多。

而且水位下降的话,里面种的东西也会随着水位的下降而下降。若是真下降到了两三米,那要怎么拿出来?总不见得谁跳下去拿吧,还不够危险的。

不过水上无土栽培若是能成的话,这些想要解决应该也不难。

人的野心,会随着自己所拥有的,而渐渐扩大。饿肚子的人的野心是吃饱,富裕的人家的野心,是更加富裕。

林谦家里也是一样。家里足够富有,在这末世中,说是富豪也不为过。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二人也开始不安现状,要以尽可能安全为前提,看看二人能做到什么程度。

无土栽培的海绵,其实就是育苗海绵。二人买的海绵有好多种,其中就有未经裁剪的整块海绵。

林谦抽空特意按照设想,在一大块海绵的四周都绑上空的塑料瓶,放在游泳池里头试一试。

海绵整个飘在水位上头,瞧着完全没有问题。

何阳轩蹲在林谦的身边,想像道:“咱们要种的话,不可能是生菜一类的菜,不然耗水大不说,生长周期短,咱们还要经常将它们弄上来收获再种。只能是水稻一类的,咱们还能多一份粮食收入。水稻的话在这上面种植应该挺密集,不知道这玩意能不能承重?”

林谦想想,点点头:“应该试试。”

林谦出温室找了几块砖头,进来一块块放在泡沫上。

泡沫受重往下压,不过因为有空水瓶的浮力原因,并不沉下水去。一直到五块砖都没有问题,那么基本上完全能承受水稻的重量。

“那么新的问题来了,”林谦笑道:“咱们去哪里弄那么多的空水瓶子?”

“咱家里本来就有不少,我空间里还有很多饮料和瓶装水,咱们可以导出来换个容器重新装空间里,反正放里面的东西不会坏,换包装也没关系。如果怕人怀疑的话,你问问政府那边能不能买到空水瓶?毕竟末世前的破烂还在,生产力下降了,那么废物利用的产值也下降了,空瓶应该会很多。政府对这方面的需求不多,应该很好买。”

第82章收货季节【已捉虫】

距离秋收还有一个月,地里头的鱼再有个半个多月就可以往上捞了,不然到时候水库关闭,地里头的鱼没水就死了。

有的人家已经忍不住提前开始收获了。除了心急吃到鱼肉以外,更多的还是怕再有人私藏农药偷偷下药。已经有好几家没有鱼吃了,与其一条不剩,还不如小一点就捞上来,大不了少吃两口肉。

除了那几个养的鱼多的人家,那些只养了一两百条鲫鱼的是一条都舍不得往外卖的,拿回家留出来几条这几天解馋用,剩下的都腌了以后晒成鱼干。只要储存得当,放上几年都没问题。

过段时间就是农忙的时候了,这些鱼能提供更多的热量,到时候人干活也更有力气。

那么没养鱼的,此时自然是后悔难当的。就算有被人下药毒死的风险,可损失最多是十斤二十斤粮食,一家人两三天的口粮,可收获就是几百条四五两的鲫鱼啊。

如此,眼瞧着养鱼的人家如火如荼的收获着,其他人都来林谦家里这边预定鱼苗了。

林谦每天都很勤快的喂家里的鱼儿们,来年也就靠着它们争气了。

那些养的鲫鱼较多的人家,留出来两百条自家吃,如此就是两天吃一条,那也够吃好些日子的,就算家里的鸡在冬天养不活,也不怕油水不够了。

至于剩下的,一个个都在门口写上卖鱼,价钱相互商量一下,就卖五斤粮食一斤的鱼,那销量也是很好的。有的买了鱼的人家拿着鱼出门串亲戚,这村里头有鱼的事情十里八乡传开了,每天都有不少外村人过来买鱼,生意不要太火爆。

收获前是饥荒最严重的时候。这边天气不错,虽说不是风调雨顺,但好歹还有收成。

但全国大部分的地区,能收上来的粮食还是可怜的。

尤其是那些本身河流就不是很多的地方,政府这边因为怕地下水使用过度造成地面塌陷,而禁止抽地下水灌溉地里,除了少数铤而走险的,大部分人都只能眼看着地里头大片的庄稼枯萎。

长江以北是大片大片的干旱,而长江以南,不光全年要承受大规模的降水从而旱涝外,还多了一个零下二十多度的寒冬。

可以说两边都不好过,相较于北方的大面积减产,对于南方来说,除了个别地区还有水稻收成外,整体绝产,这已经是第二次绝产了。

而西北大部分地区在过去就是苦寒之地,末世以后更加难以生存。政府在努力扶持的同时,开始提议将西北地区的人们迁到北方条件相对好的地方。然而除了少数人愿意离开外,大部分的人都舍不得这祖祖辈辈生存的地方。

所以,北方这边仅仅收上来的一些粮食,承载了更多的希望。

九月中旬,按理说村里面收获的时间是十月上下,别看半个月的时间,这个时间能让农作物长的更大。

村里头除了林谦家以外,全部种的更加省心的玉米。这个时候没人会去收地里庄稼,可不代表别人没有这个歪心思。

首先是一户人家去地里的时候发现家里头能有小一亩地的玉米棒都被掰走了,相继有更多的人家发现自家的玉米棒被偷了。本来今年因为没有雨水,更没办法施肥,地里头的玉米棒就小得可怜。现在地边上还有好多刚长到人腰高时就因受不了干旱而枯萎的玉米杆。现如今剩下的玉米更是金贵,这一下子被偷走这么多,谁家不心疼?

那几个被偷了玉米的人家哪里还管得上等不等的,全家动员起来,开始收获玉米。

那些没被偷的人家更怕自家也倒霉,也都跟着收了。那地里头大部分的玉米杆还是绿着的,人们忙碌的身影已经在地间穿梭了。

林谦家里是最轻松的。因为玉米只种了一小半,像是土豆地瓜这样的,早早的就雇人帮忙收了,剩下的也就是玉米、大豆、花生一类的,不多,两个人慢慢干,四五天的功夫就收回来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