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 大明密探_崇祯窃听系统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344 大明密探(1 / 1)

当崇祯皇帝回复的圣旨到达辽东时,卢象升这边,已经重新占领了广鹿岛大小长生岛。这些岛屿,都是大明东江军以后的屯兵之所。

如今整个海面上,就只有大明的旗帜,因此能保证海岛的安全。卢象升巡视一番之后,心中很是满意。这个时候的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感觉到,水师真得很重要。

和圣旨一起过来的,还有卢象升手下的骑军。毕竟之前战事的时候,基本上没有骑军的用武之地,因此,战马这些,就留在了明军站稳辽东之后,才被运输过来的。

一起过来的圣旨中,崇祯皇帝给卢象升讲了下祖大寿所部的败亡,另外,崇祯皇帝还从图尔格身上的窃听种子处获悉,满清准备制造靠海的无人区,就意图用骑兵来对付东江军,这一点,要卢象升自己斟酌应对。

如今的东江军,可不是毛文龙时代了。崇祯皇帝为了东江军能有骑兵可用,甚至特意布局为东江军这边夺来了两千匹战马。有了战马作为机动,建虏所制造的无人区,注定将是徒劳。

对于这些事情,卢象升都不意外,甚至包括祖大寿所部战没,在他看来,将军难免阵上亡,就算战死,那也是马革裹尸而已。(这个时候,大明这边还不知道祖大寿是先投降后被杀的)

这份旨意中,唯独让卢象升有点意外的是,崇祯皇帝在旨意中明确提出,如果他这边能抓获比较高身份建虏的话,就一定要活着押解进京。至于用来干什么,崇祯皇帝没说。而且就算说了,也没人会信。

不过卢象升很快就联想起了崇祯皇帝另外一道看似匪夷所思的旨意,就是万一抓到活着的镶白旗固山额真图尔格,就要把他放过去。

之前的时候,卢象升有怀疑过,该不会是那图尔格成了大明密探了吧?可是,后来一查图尔格的背景,他就觉得此事绝无可能。

然而如今,卢象升再次想起的时候,他就又怀疑了,难道皇上那边真有什么手段,能让铁杆建虏都成为大明密探?要是真能这样的话,那就太好了!就算豁出大的代价,也得抓到一些身份高的建虏才好。

所谓知己知彼,方能了丙子胡乱之后,朝鲜这边的种种心向大明之举。

对于这些,说实话,卢象升是不认可的。真要有这个气节。就如以前倭寇入侵一般好了,朝鲜君臣从海路来大明,难道大明会亏待了他们?又或者,建虏能奈何得了他们?还是没有这个勇气!

不过,崔鸣吉的这份血书,多少也缓解了卢象升对朝鲜的恶感。他扬了扬手中那份血书问道:那个金尚宪是怎么一回事,为何求本官派兵去救?

于是,独步又介绍了一遍金尚宪其人其事。毕竟血书篇幅有限,真要详细写开的话,估计崔鸣吉就没命了。

卢象升听到这位朝鲜文天祥的事迹,倒也是微微动容,终于点头说道:如此看来,此人尚存气节,值得本官派人去救!

说完这话之后,他便开始询问细节道:不过本官要是出兵,也多有难处。

看到独步有点失望的样子,便知道他以为自己是托词不想出兵,就进一步解释道:建虏兵力如何,本官不知,此乃一处难点;其二,建虏已押着他回辽东,可本官这边出兵的话,时间上怕是赶不及!虽有心,却无力也!

听到卢象升真得有在考虑,摆出了具体的困难,独步不由得心中松了口气,连忙说道:总督大人放心,建虏所部兵力,就只有一千鞑子兵,由正白旗固山额真英俄尔岱统领;另外,还有四千朝鲜兵,由都元帅金自点统领,也奉令押解粮食,一起前往盛京。一路之上,他们行程缓慢,只要总督大人这边及时出兵,不能截住他们。

说到这里,他稍微一顿,就又马上补充道:等大明军队到了朝鲜境内,可秘密联络平安兵使林庆业林将军,他是领议政大人的同盟,同样心向大明,他会提供建虏北还之军的消息。

他说着这些细节,卢象升却只是非常关注其中一个点,领军之人乃是正白旗固山额真英俄尔岱。那个图尔格,不就是镶白旗的固山额真么?该不会是皇上早就料到了有此一朝,特意暗示自己,就是要抓此人回京师吧?

之前的时候,卢象升一直担心没有合适的人选可以下手。没想到,如今却送来了一个这么合适的?而且军情什么的,朝鲜人都会提供,又将是东江军真正陆战的第一战,这种种情况加起来,这一仗,不管从哪方面看,都值得打上一打?

可是,卢象升毕竟没有窃听种子,他没法知道这个独步或者说那个朝鲜的领议政崔鸣吉,他们到底是在设计坑自己呢,还是真如血书中所言那般?

不过他毕竟不是初出茅庐的初生牛犊,而是历经考验,具有丰富经验的统帅。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既然有机会,那就要抓住了。

于是,他便对独步说道:丙子胡乱的时候,我大明皇帝也曾发兵救援。只是援军未到,朝鲜国主便已降了建虏。如今既然朝鲜君臣已有悔意,本官相信皇上也不会弃朝鲜不管,由此,本官决定,发兵救援!

听到这话,独步不由得非常激动。原本一直担着的心,终于松了下来。

不过与此同时,他也注意到,这位连海盗王郑芝龙都非常钦佩的总督大人,在提及大明皇帝的时候,也是格外的尊敬。

这种尊敬,独步能分辨出来,绝对不是对于皇帝身份的尊敬,而是对皇帝本人的尊敬。

这个认知,让他很是诧异,心中不由得想着,以前的时候,好像大明皇帝风评并不怎么好?难道是励精图治,如今已是一代明君了?

他这么想着的同时,连忙向卢象升谢过。

对此,卢象升并不以为意,而是非常地干脆,立刻传下军令,集结各岛正在休整的东江军,原本是骑军两千,步军三千;不过有许多战马不能马上投入战斗,因此只有骑军一千左右,步军三千,立刻乘船往朝鲜出发。

这个时候,朝鲜人当了一回运输大队长的好处就又出来了。运送兵力的船只,管够!

站在旗舰甲板上,就在卢象升的身边,独步看着浩浩荡荡地明军水师,还有之前看到明军上船时候所看到的,他再一次被震撼了。

一开始的时候,他其实是有点担心的,毕竟建虏有一千人马,这个在他看来,至少要三千明军来对付才行。可是,此时此刻,他却不是那么看了。这支明军的精锐,特别是那精气神,是他前所未见,比起那支到了朝鲜国内之后作福作威当大爷的鞑子军,他感觉都要精锐一些。

更为关键的是,明军明明都是以水师为主的,竟然还有那么多战马,这也太奢侈了吧?

从这里他一下就看出来,卷土重来的东江军,绝非以前的东江军可比。

这么想着,他不由得更是期待,领议政大人知道明军这边的情况之后,不知道会是什么表情?

他不知道,卢象升在这些军队出征之前,就已经先一步派出了快船前往朝鲜了。

那快船上的,都是他的亲卫,是他从旅顺之战中投降的朝鲜水兵中选拔出来的。他之所以这么做,是想着东江军毕竟是在这边打仗,以后指不定要去朝鲜,说不定能派上用场,结果没想到,竟然这么快就派上用场了!

就这么着,由大明满清以及朝鲜人一起参与的一场战事,在谁也没有预料到的情况下,悄然开始了。

叫天说

这一章算是补昨天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