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往前就出省了,得去隔壁才能找到吃饭的地方。好些人一头扎下去,最后饿得饥肠辘辘。”
姜启和黄桦都笑了起来,姜启把菜单推给老板娘,说:“那就上两个特色菜吧。”
黄桦捧着水杯喝了口热水,忍不住说:“喝了热茶,还想再洗个热水澡,看来还得再坚持两三个小时。”
姜启说:“那我待会儿开快点。”
黄桦斜觑一眼姜启的手机,说:“我来开吧,你昨天晚上发了视频,今天不看看反响吗?”
姜启如梦初醒,一拍脑门,道:“跟你在一起时间过得太快了,我都把这事儿抛在脑后了。”
黄桦轻声嗤笑,说:“自己贪图玩乐就说自己贪图玩乐,还带上我是什么意思呢?”
这样说着,姜启已经按亮了手机屏幕,准备看看自己发的新视频的反响。黄桦坐在他对面,隔着一张桌子,姜启的余光可以瞥见黄桦的手指紧紧地握着水杯,他的手指骨节突起,因为用力,指尖都有些泛白了。
姜启觉得黄桦有些紧张。
评论界面已经显示出来了,数据不错,播放量和转赞评都跟以往差别不大,评论里也没有什么不适合的内容,姜启看了几眼便放下了手机。
“看完了,还是跟之前一样,如果有什么情况助理肯定会第一时间告诉我的。”姜启说。
黄桦好像也放下心来,说:“那就好,我还担心我拍的不好,被你的粉丝挑毛病。”
姜启看黄桦的样子并不像简单的担心拍的不好,他分明心事重重欲盖弥彰,他不愿意出镜,从姜启说把他的一张照片剪进视频里开始,他就一直有这样患得患失的表现。
在这之前黄桦对姜启的行业几乎不感兴趣,在这之后他却频频关心,其中固然少不了黄桦前期状态不佳对什么都提不起劲的原因,但黄桦那种深入的、具体到更新时间的关心,还是显得跟他整个人的状态格格不入。
他不是怕他拍的不好,他是怕他出现在镜头里。
福至心灵的,姜启忽然想明白了这一点,他不想出镜不是拒绝镜头,他只是害怕公开传播以后被人认出来。
那为什么会被认出来呢?一定是因为本来就存在很多让黄桦惊慌逃避的事情,甚至可能就是让黄桦急不可待地逃离出走这一趟的原因。
等待上菜的这短短时间里,姜启的心思百转千回,但最终都化为一声轻笑:“怎么会拍的不好,你可是艺术家。”
黄桦的眼神黯淡一瞬,然后很快恢复如常,他像一朵秋天里急剧降温后被霜打过的未凋谢的花,气温再度回暖以后,花开的状态还在,可原本舒展的花瓣却已经蜷曲了。
老板娘适时地端着盘子出来,说:“来了来了,久等了,我们家的特色菜。”
隔着蒸腾的热气,姜启望了黄桦一眼,他不能等,不能等真的有什么情况以后,被动地让黄桦告诉他。如果真的有黄桦被认出来然后引起风波的那一天,姜启必须要做好万全的准备,至少是心理准备。
无论如何,他站在黄桦身边,他不能让黄桦腹背受敌。如果能做到的话,最好是让黄桦永不经风雨。
第21章二十一1800KM
吃完饭以后换了黄桦开车,姜启坐在副驾驶刷手机。
黄桦有些紧张地探头望了一眼,看似不经意似的问:“怎么了,不是说没有问题吗,怎么还在看评论区,这么多评论,你看得过来吗?”
姜启发现,一旦他觉察出黄桦的掩饰,他的紧张和不安其实很容易就能发现,比如此刻,他开着车,却好像一直支着耳朵在等姜启的回答。
姜启伸了个懒腰,说:“这次不是拍的内容和拍摄方法都和以前不一样吗,所以想看看评论里对这种模式有什么反响。”
“那是什么反响?”
“说起来还挺失望的。”姜启笑着说:“根本没几条评论在意我的拍摄内容和拍摄方法改变了,大家都在评论里@好友参加抽奖。一直以为我是做内容的,现在没换汤也没换药,只是换了个熬药的锅,就让我原形毕露了。”
黄桦也弯起嘴角笑了:“你抽奖抽那么贵的锅,我也想要啊。再说了,都是做菜,你也提前说了是租的民宿,还能指望大家问你什么别的。”
打消了黄桦的好奇心,黄桦开始认真开车,姜启犹豫半晌,先搜索了黄桦的名字。答案一无所获,除了一些跟黄桦同名同姓的人发的内容以外,搜索页面上干干净净。
姜启托着下巴靠在车窗上发呆,他很郁闷,他当然不能主动问黄桦是怎么一回事,但原地踏步他又心有不甘,反复思索好一阵,姜启只能选择最原始的方法,在搜索框输入“淘宝吃瓜”四个字。
显示出的页面终于没让姜启感到一无所获,对吃瓜发表感想的人很多,姜启顺着他们的关键词,居然真的顺藤摸瓜摸到了一丝脉络。
“某宝上福阿发抄袭大顶的瓜吃了半个月,大顶照常上新,福阿发看起来已经打算关店跑路了,我倒要看看本来站福阿发的那些无脑颜狗还怎么洗。”
“没搞错吧,福阿发是我上某宝最常逛的几家店之一,有没有上新我都会去看的那种,早就知道大顶跟他处不来,没想到居然搞出抄袭的事情来。你国原创,不过如此。”
“真的不明白你们为什么觉得福阿发是个怀才不遇的人,他上的那个学校业内排行怎么样一查就知道,要是真有能耐会沦落到那个学校去吗?这群无脑粉被蒙了眼了吧。”
……
姜启如梦初醒,福阿发是黄桦的微信名字。
抄袭。姜启在心里把这两个字滚了一滚,那种灼热如烫手山芋一般的痛楚让他的心骤然攥紧。作为内容创作者而言,抄袭两个字就等于夺命符,一旦贴上这两个字,那在这个行业里只会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