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饭店。/p
唐青没有回家。/p
而是在对面的人民公园散步。/p
天气还挺热,唐青买了根雪糕,边走边啃。/p
系统任务算是完成了一半。/p
合同被系统回收归档。/p
这是系统的小功能之一,只要是和系统贷款有关的合同,就可以转由系统保管,后期需要的话,还可以随时提取出来。/p
很是方便。/p
至于风险评估报告。/p
系统需要纸质的。/p
他准备晚上回家再写,反正就算这个任务完成了也升不了级别,不着急。一边走,他一边思考剩余贷款和自己怎么挣钱。/p
首先想的就是做生意。/p
只是做什么生意?/p
网吧、超市之类的他想都没想过。/p
五年前还可以做这些,但是现在,回报率太低,最关键的是自己还要上学,没时间打理,一时间又找不到可以信任的人来帮他。/p
在公园里转了好几圈。/p
唐青都没想到办法。/p
就在准备先回家的时候,看着中午吃饭的川渝酒楼,他突然停下了脚步。/p
对啊。/p
可以开个餐馆!/p
自己不会。/p
但有人会啊!/p
他想起来了前世的好哥们儿--李凯,他家里就是做餐饮起家的,他清晰的记得,李凯的父亲一个月后会在城南清水路那边开川菜馆。/p
那里是市里最大的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地。/p
附近又有很多工厂和民居。/p
加上李凯的父亲手艺好,位置又不错,生意简直好到爆,半年就回本了,这还是在买了那个铺子的情况下,可想而知有多挣钱。/p
最后。/p
零九年。/p
青岩市扩建拆迁,把那饭店拆了,又赔了几套房子。/p
后来。/p
一零年。/p
李凯父亲卖了之前囤积的所有房子。/p
套现了一千多万,直接在红旗市场旁新建的一个楼盘,买了个大大的商铺,整整上下三层,近千平方米,开了家海鲜酒楼。/p
生意越做越大。/p
最后竟然还搞成了连锁。/p
在重生前。/p
李凯家已经是资产近十亿人民币。/p
后来李凯的父亲还进了青岩市的政协,独子李凯妥妥的一个富二代,每次回去都请唐青吃去胡吃海喝,不过工作以后唐青便很少回去。/p
李凯为人很好。/p
两人一直都是不错的朋友。/p
曾经李凯还几次邀请唐青去他们家公司,只是唐青明白,朋友沾上了上下级关系就会变味,加上自己也并不相信自己混不好。/p
便次次都拒绝了。/p
这都不是重点。/p
重点是他听说此时李凯家缺乏资金。/p
唐青越想越觉得可以做。/p
不仅可以完成任务,他自己的钱也可以找个地方升值,刚好自己没时间。其实倒不是他真的想要赚多少钱,只是不想让钱闲着。/p
而且也不占用自己时间。/p
想做就做。/p
时间真的不多了。/p
随即。/p
唐青赶忙打车回家。/p
翻课本找电话。/p
最后在高一语文课本的最后一页书皮上找到了李凯家电话。/p
。。。。。。/p
李凯家。/p
李建国满面愁容地在自己卧室一根一根的抽着烟。/p
自从去年妻子生病去世后,他便一直闲赋在家照看儿子,之前在外省开饭店的他倒是有点积蓄,所以也不着急出去赚钱养家。/p
不过自己总不能一直不做事吧。/p
还有个儿子要照顾。/p
便准备重新做老本行开家饭店。/p
只是考察了半个多月之后,他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一个地段好但是太贵,钱不够,一个钱够了但是看着前一个很是眼馋。/p
“喂,找哪位?”/p
正在看电视的李凯顺手拿起旁边茶几上的电话。/p
“李凯?”/p
“我就是,你是谁?”李凯疑问道。/p
这个陌生号码他可从来没见过。/p
关键是还是手机号码,虽然现在手机已经比较普及,但是却也不便宜,找他的人一般就那么几个人,还都是用家里的座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