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北伐草原之后,为了加强对草原的威慑力。/p
赵桓不仅仅巨资在草原上设立了北府,抽调十万精锐驻扎。/p
而且在黑水城和北府之间修建了宽阔的公路,这条公路笔直穿越草原,让粮草运输更加便捷。/p
同时,从凉州到黑水城的公路也已经竣工。/p
这条公路贯穿了沙漠,将北边原本孤立的黑水城与南边的宣化府、凉州、平西府都联系起来。/p
如此,也加强了北府与南边的联系。/p
有了公路作为保障,北府的兴建,也拉动了从黑水城到北府的整个经济,形成了一片经济带。/p
又由于黑水城作为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这里的商业更具有活力,许多西域商人选择在北府开设了商社,也侧面吸引南边的商队。/p
所以,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商队,从南边宣化府和凉州北上,抵达黑水城,再将商品售卖到北府。/p
但最近一段时间,不断有商队折返。/p
黑水城北上的公路被军队封锁,所有的商队一律不许通过。/p
商队忧心忡忡南下。/p
过了几天,河套路南边的城镇起了传言。/p
原本安宁的民间开始躁动起来。/p
北边蛮族压境的消息像是长了翅膀的信鸽,在河套路各地都传遍开。/p
一时间,引起了民间恐慌,河套的百姓人人自危。/p
战争刚刚过去几年,河套好不容易在原来的创伤中恢复生产,朝廷也在河套投入大量的资金兴建公路、学校、粮仓。/p
那些在伐夏之战中毁掉的良田也都慢慢恢复。/p
男人都有工作,跑去修路、盖房、砍树,每个月至少有二贯的钱。/p
孩子有了新衣裳,无米之炊的妇人再也不愁米缸里没米。/p
村头的旺财都能睡安稳觉了。/p
但这一切,都在蛮族大军压境的消息传来之后,变得不确定起来。/p
战争的阴云飘到河套路的上空。/p
商队都停止向北边运输商品,人们发现,最近官府在民间购买粮食明显多起来。/p
在主干道上,可以看到厢军们运输大车小车的粮食北上到黑水城。/p
兴庆府的街头也有不少人在议论蛮族南下一事。/p
在兴庆府的帅府大院后面,有一座古色古香的雅苑,五月春风吹绿了水池岸。/p
河套路经略使唐恪挂着黑眼圈,他最近几天都没有睡好觉。/p
蛮族五十万大军压境,围困北府,前方军情紧急啊!/p
岳飞此时又不在兴庆府,他无权调动兴庆府和黑山城的军队。/p
河套路转运使范纯仁道:“唐相公,不若从宣化府调刘琦军北上支援北府如何?”/p
“刘琦已经待命西进。”唐恪叹了口气,“调兵之权,不在我之手,由岳飞说得算。”/p
“那岳帅可有回信?”/p
“岳帅信中说:不必担忧,坚壁清野。”/p
范纯仁脸色当场就变了:“什么叫不必担忧,蛮族五十万大军压境,北府危在旦夕!如今河套重兵皆调到西垂,若是北府沦陷,黑水城危矣,蛮族大军长驱直入,朝廷辛辛苦苦经营的河套,必拱手让人,如此陇右亦暴露蛮族铁骑之下,朝廷在西北之功,功亏一篑啊!”/p
唐恪被范纯仁说得心里七上八下的,这事若是真有这么严重,他也难辞其咎。/p
唐恪犹豫再三,拿起笔便要开始写奏疏,把这事提给东京那边,让东京做决断。/p
刚写了几个字,外面便传来了声音:“报!报!北原寨大捷!北原寨大捷!北府第三军击溃蛮族十二万大军,斩首七万,俘获三万!”/p
门口的护卫也不敢阻拦身着皇城司制服的传令兵,那传令兵一口气奔过来。/p
手中正是顾长亭的汇报。/p
唐恪和范纯仁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p
唐恪拿起顾长亭的汇报,匆匆看了一眼,脸上原本焦虑变成震撼。/p
这这这……/p
唐恪双手忍不住颤抖。/p
“好啊!这个小公子不简单!好好好!”/p
北原寨才一万驻军,竟然把蛮族十二万大军打得丢盔卸甲。/p
不知情的人还以为这一战是岳飞打的。/p
范纯仁接过唐恪手里的汇报书,脸上的表情也完全变了。/p
唐恪连忙将刚才准备写给皇帝的奏疏涂抹掉,然后开始写北原寨的战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