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过去了,蔡根感觉手都没有知觉了。/p
浑身上下都冻透了,自己才发出去十多把,一箱扇子没怎么见少。/p
贞水茵很努力,很努力,也只发出去百十来把,还有不少是强塞的。/p
看样,开局很不顺利。/p
眼球是博到了,但是效果很不好。/p
蔡根心里也没有气馁,哪有随随便便成功啊?/p
看似一帆风顺堪称传奇的创业成功史。/p
哪个不是经历了粉饰美化?/p
哪个富豪会把自己装三孙子的事情出来?/p
哪个富豪会自己创业初期的蝇营狗苟?/p
谁发财以后还不立个品啊?/p
蔡根决定还是溜达溜达吧,不少贞水茵强塞的扇子,都被路人走过一段,随手就扔了。/p
不是心疼扇子,一毛一个蔡根还真舍得。/p
只是共享子女四个字,被人在地上踩,就像踩蔡根脸那么不舒服。/p
一边走动,一边捡扇子,不知不觉的走到帘初很火的馒头摊位。/p
这让蔡根一阵唏嘘,上一个努力奋斗想要创业的牛人,坟头已经长草了吧?/p
哎,九死一生都不能够形容这条路上的曲折,万里挑一更贴切一些。/p
猛地抬头,看见了旁边卖馒头的大姐,正在拿着蔡根的扇子,看得津津有味,很是认真。/p
这位大姐,给蔡根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属于这早市商圈的扫地僧,深藏不露那种高人。/p
晃晃悠悠,尽量自然的靠近了馒头摊。/p
蔡根假装发扇子,好像没发现人家已经有了一般。/p
“呀,有了啊,那再给你一把。”/p
大姐被蔡根打断,把视线从扇子上拉了回来。/p
可能忘记给蔡根上过课,早市人来人往的人多,她也记不住。/p
“这大早上的,发一给多少钱啊?/p
这共享子女的老板挺有意思啊?”/p
蔡根没敢承认自己就是老板,实在有点不露脸。/p
“一五十,早一遍,晚一遍。”/p
馒头大姐一脸鄙视,也不知道她看什么不顺眼。/p
“才给五十啊?这可难发,季节不对啊,老板有病吧。/p
绝对的外行,折腾死人,没啥水平,干不起来。/p
你给我来和面吧,一我给你八十。”/p
人力和面吗?/p
不是早就有机器了吗?/p
这个不是重点,蔡根比较关注,为什么干不起来,又哪里外行了?/p
“是呢,大冬发扇子,不是有病吗?/p
要不是怕不给我结钱,我早就不干了,这也太难发了。/p
大姐,是老板发扇子不对吧?”/p
馒头大姐开启了自己的授课模式,可能大冬能听她白话的人也不多。/p
前段时间,来过一个胖子以后,就很难遇到人有耐心烦听自己的生意经了。/p
嗯?和眼前这个胖子有点像呢。/p
“不是,发扇子不对。/p
扇子本身没有什么错,只是没有发到需要的人手里去。”/p
蔡根把扇子往胳膊下一夹,给馒头大姐点上了一根烟,下面应该有干货了。/p
“大姐,那应该去哪里发呢?给我指条明路,要不这五十元也不好挣啊。”/p
馒头大姐也没嫌弃蔡根烟不好,对于他虚心的态度很满意。/p
“这个要从根儿上去分析。/p
服务产品创意都不错,也是刚需。/p
正好还符合现在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趋势,可以是难得的好点子。/p
但是只有点子,一分钱不值,还需要投入到实践中去检验。/p
是否有什么硬伤?/p
是否有什么短板?/p
是否形成持续性盈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