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一位奇人_大唐第一神探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二十六章 一位奇人(1 / 2)

曾谦吓了一惊:/p

“大人,下官是奉您的号令,跟随张大人和赵法师秉公办案,可不敢有半点私情啊。”/p

“今日在衙门前,”独孤泰缓缓道,“张大人说八月十五前、九日之内,就可以破案。/p

你跟随他们多日,依你对他们办案进展的了解,这可能么?”/p

曾谦道:“张大人办案,一向独来独往,赵法师他更是神机莫测,让人一点边都摸不着。/p

他二人一同办的案子,虽然下官一直在旁,可也只是照他们的吩咐,做些分内之事而已。/p

这里头的各种玄机,下官真是一无所知啊……”/p

“一无所知?”/p

独孤泰看着曾谦,看得他不敢抬头:/p

“曾谦,你是我亲自任命的随案督查,竟然听由两个被你督查的人吩咐。/p

你就是这么胆小怕事,委曲求全的么?/p

我大唐官吏应有的气度尊严,都到哪里去了?”/p

大唐初年,正是兵荒马乱之世,崇尚诗书风骨之时。/p

胆小怕事、委曲求全,这八个字,可谓是对一位读书人最为不堪的评价了。/p

曾谦低着头,说不出话。/p

“退下。”/p

“是……”/p

曾谦好像得到了大赦,连忙退了出去。/p

独孤泰又拿起了那本《道德经》,缓缓翻开一页。/p

泛黄的书页斑驳脱落,就像古墓里的冥物。可上面的古体大字,墨迹浓黑、蜿蜒飞脱,又像一只只狂舞着的黑色鬼怪:/p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p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p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p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p

“移花接木。/p

侯良景。/p

张陌尘。”/p

说完这些名字,独孤泰缓缓合上了古册:/p

“赵寒。/p

……/p

……/p

城西北的小巷里,有一座破旧的阁楼,门前冷冷清清,只有一两个衙役守卫在打着盹。/p

曾谦带着赵寒走了进去。/p

阁楼里,到处是高高的书架,摆满了各种古本文册。中央是一条狭窄的过道,昏昏沉沉的。/p

过道入口处的小案前,两三个小吏每人拿着个小酒壶,一边玩着樗蒲骰子,一边骂着:/p

“这姓裴的死老头又聋又哑,想找个人都找不着,我这还有事要办呢。/p

这独孤县令也真是的,还不赶紧把这老头给换了?”/p

“像这种管文书旧库的位子,无权无势、没有任何升迁希望,哪个想来?”/p

“也是。反正这公事,做与不做也一样。那老头慢些,咱正好歇着不是?/p

来来来,再来一局……”/p

曾谦皱了皱眉,犹豫了一下,才对那几个小吏道:/p

“诸位,这里怎么说也是县衙文库。身为属吏,在此饮酒戏乐,可是有违朝廷律法的。/p

还请诸位三思啊。”/p

“哟,是曾大人啊?”/p

小吏们的官阶明显比曾谦低,却没有行礼,只用眼角瞥着曾谦:/p

“朝廷律法?/p

律法是用来管你这种老实人的,对我们兄弟几个有个屁用?”/p

“我说曾大人,你平日总是那个缩着头、不敢说话的样子,怎么今天倒来劲了?/p

别忘了在衙门里,你可是有个出了名的外号,叫什么来着?”/p

“‘曾神龟’。/p

想当年,魏武诗曰:‘神龟虽寿,犹有缩头时’。这‘神龟’的名号,放在曾大人的头上,是再适合不过啦。”/p

“这魏武他真这么说过?”/p

“你们说呢,哈哈哈……”/p

三人嘲笑着,肆无忌惮。/p

曾谦说不出话。/p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