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王妃又让绿菊取来一个锦盒交给周媛。
“这东西,是我早年偶然所得,便当做是给儿媳妇的见面礼吧!你好好收着,日后说不定有用的到的地方。“
说完这些,王妃也累了,让绿菊送周媛出去。
待两人一走,墨菊从里屋悄然走出,低声问“王妃为何将那东西给她……“
王妃抚着手腕上的翡翠手镯,神情怅然。
“我活了快四十年,做过的唯一一件后悔的事,就是当年对林家袖手旁观,以至于清霏这么多年都不曾联系过我们。“
王妃当年和林清霏的关系,亦敌亦友,虽然表面上不合,但实际上是将对方放在心里的。更何况,当年武王和林家颇有交情,林清霏就像是他妹妹一样。
“王妃您也有苦衷。“墨菊劝道,“事已至此,您在想这些又有何用?“
王妃苦笑一声,摇了摇头,不再多言。
再说另一边,周媛捧着锦盒回到湘竹院,将丫鬟们都遣出了屋,关上房门后,这才打开那锦盒。
锦盒里不是什么名贵的东西,只是一本书。书也不是什么珍本孤本,是最常见的《诗经》。
封面边缘有些毛了,显然是被人经常翻看的。
周媛一页页仔细看着,想从这上面找出些不同之处来。可直到她翻到最后一页,也没有发现这本书有何不同。
“王妃送这本书给我,究竟有何深意?“
周媛可不相信王妃此举是随意为之,她和王妃接触了这些时日,对她还是有些了解的。王妃此人从不做无用功之事。
周媛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能将《诗经》放回锦盒。原本她想将书藏好,但仔细考虑过后,周媛将书拿了出来,放在了书案上,又从梳妆盒里挑了支步摇放进锦盒内。
片刻后,几个丫鬟走进屋,见到桌上的锦盒,都面露惊奇。
这锦盒是用蜀锦包的面,蜀锦不是最美的锦缎,但却是最稀有的锦缎。每年进贡给后宫的也就几匹而已,王府能得上一块已是难得了。
银珠忍不住走上前摸了一把,入手温凉,光滑无比,她不由面露歆羡。
“姑娘,这是王妃给您的吗?里头装了什么好东西?“
“也没什么,不过是支步摇簪子。金钏,把东西收好。“周媛淡淡说道。
金钏瞥了银珠一眼,快步上前将锦盒抱起来走进内室收好。
银珠讪笑一声,眼珠子一转,又道“王妃对姑娘可真好,隔三差五就送东西过来。这府里的几个姑娘,都没咱们姑娘这般受重视呢!“
“你这话说的,难不成在指责王妃偏心不成?“刚进门的胡妈妈沉下脸,斥道,“若再让我听到一句这类话,甭管你是谁塞进来的,都给我滚回去!“
胡妈妈一进门,银珠脸色顿时一变,咬了咬牙,恨恨地跺了跺脚,转身跑了出去。
胡妈妈是湘竹院里的管事妈妈,平时负责教养小丫鬟,对几个大丫鬟的行为举止也有监督。
平日里胡妈妈一声不吭,也不往周媛面前凑,但几个丫鬟婆子对她都十分畏惧。
选秀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太后对此次选秀十分看重,从一大群闺秀们当中选出了二十个美貌多才多艺的女子们。
这些女子住进了宫里,抽签后分在了两座宫殿里,每日有嬷嬷来教授各种东西。
这二十人自然不会都被圣上收纳,按照以往选秀的规矩,都是圣上选了之后,再由皇后或者太后从剩下的人选中挑几个出色的赐给几个王府。
这赐人也是有讲究的。
因这些秀女身份高贵,入王府自然不可能为妾,基本上都是为王府公子们的正妻。当然,也有那例外的,赐给王爷为侧妃的也不少见。
二月二十六是太皇太后的寿辰,届时宫中会大摆宴席,邀请文武百官和宗室勋贵入宫赴宴。那一日,其实就是为了让诸位秀女在人前展现才艺。
距离寿宴还剩不到一个月,这些秀女们为了博一个好前程,都努力地练习。
当然,也有那卖命给人使绊子的。只是,这些秀女的一举一动都在人监视之中,又任何异动都瞒不过太后。她们的阴谋算计,哪里是在后宫几十年的太后的对手?
这段时间,武王府也并不安宁。
不知从何处传出些流言,尽对武王府不利。
如那些欺上瞒下、克扣下人的常见流言,人们早已见怪不怪。可这其中的一条,却让人倍感惊讶。
传闻武王义子,武王府的大公子明励,八字极硬,克父克母克妻,是天煞孤星之命。
这传言一开始流传出来,人们嗤之以鼻,可经有心人分析后,人们发现还确有其道理。
都知道流晏公子父母早亡,是武王在边疆偶尔遇之,见其可怜将其收留在府里。当时王妃刚失去第一个孩子,对此子十分上心,将丧子之痛转移到他身上。武王见王妃如此喜欢此子,便将其收为了义子。
这宗室收义子可不是说说而已,须禀命圣上,出具缘由,然后才能记在皇室玉牒上。
为了能将明励的名字记在皇家族谱,武王费了许多功夫。
明励是皇室子弟,虽然地位比较尴尬,但这一点毋庸置疑。
除了父母早亡外,明励还订过两次亲,结果头一个未婚妻病故,后一个未婚妻被抄家灭族。
这一桩桩一件件列举出来,让不少人都相信了那流言。
自然也有质疑声,最多的便是武王和五王妃好端端的,没有被克。
然而很快就有人出来反驳了。武王夫妻二人可是皇室贵胄啊!八字极其贵重,怎么会被克?
这一番言辞,听起来是反驳,实际上却是坐实了明励那克人言论。
一时间,京城小小的门第里,都对明励讳莫如深。
很快,太皇太后的寿辰到来。
在寿宴上,一众秀女们表现出色,其中最美的那位秀女被圣上看中,当场封了丽妃。
太后做主,将她看上的八位秀女都收入了后宫,按照其背后势力封了妃嫔。
剩下的十几位秀女,除了犯错的三人外,其余都被指给了皇室弟子。
这首当其冲的,便是武王府。
武王世子得了一位世子妃,二少爷也得了一个未婚妻。五公子因腿疾被忽略了。
这些秀女们都接受了太后的旨意,唯有那位被指给明励的秀女,当着所有人都面跪求太后收回成命。
太后的脸阴沉阴沉,十分难看。
那位秀女知道京中的传言,根本不愿意嫁给明励,苦苦哀求了许久,最后还是兰贵妃看不过去,出言说动了圣上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