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八月十五_又是春风轻轻吹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38章 八月十五(2 / 2)

关于它的浪漫成语故事,更是如夜空中的繁星一样,数也数不清。/p

象嫦娥奔月玉兔捣药水中捞月等等,许多许多。/p

人们常用它赞美别人容貌:眉如新月面如满月花容月貌。/p

古人以它寄托情怀,诉思念的华丽诗词更是数不胜数。/p

比如。/p

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p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英把酒问青。/p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涯共此时。/p

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p

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江枫渔火对愁眠等等。/p

让人,不得不为这些千古名句击节叫好。/p

另外。/p

一些神话故事中那化身美丽女子的千年白狐日久修成人形的崖边精灵,必定也是要取日月之精华的。/p

月亮。/p

太阴星也。/p

却那月下老儿,不顾自己每日饮酒至酣一副醉沉沉的模样,仍要去管人家的姻缘大事,一味乱点鸳鸯谱。/p

他干过很多坏事,有典型的案例记录归档。/p

宋玉娶了东施。/p

飞燕配了李逵。/p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金玉奴棒打薄情郎。/p

人世间,从古至今一直都上演着一幕幕姻缘的悲喜剧。/p

时光如流水,转眼八月十五了。/p

“中秋节……又称仲秋节拜月节女儿节团圆节,在东亚诸国特别中国众多民族间是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因农历八月十五恰值三秋过半而得名。/p

关于它的习俗由来,形成时间,还要细细考证。/p

如今,在我国的大江南北,家家户户,都在这一合家团圆,普同庆。/p

当我们围坐在凉风习习的院中,欣赏冰清玉盘皓月当空美景的时候,品尝着美味的月饼和丰盛的宴席的时候,朋友们……/p

请大家用一点点的时间记住下面这些人吧:驻守在海疆雪山的部队官兵,巡逻在大街巷的执勤民警,服务在车船飞机的乘务人员,洒扫在马路区的清洁员工……/p

朋友们。/p

请举杯。/p

大家一起为三百六十行中,在这个中秋佳节来临之时,仍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着的所有劳动们送上诚挚的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p

坐在电视机前伸出尖尖手指边剥皮儿吃葡萄的唐若,听着电视上中秋晚会节目主持人一番热情洋溢的祝词,将手中已经剥好的一粒葡萄塞进嘴巴:“好,的真好。”/p

旁边。/p

她爸“嗯”了一声,不置可否。/p

唐开余起身走到窗前,开窗看看外面,叹口气:“唉!/p

今晚上,咱们这儿甭想看月亮了,我看,倒是马上就要下雨了,瞧瞧这几热得,这秋老虎还真是挺厉害的。”/p

他急忙又把纱窗关上,防止外面蚊虫透亮而入。/p

唐若听了她爸的话,也跑到窗口打开窗子,探头探脑往外看看,她爸忙道:“别看了……/p

快关上纱窗,这几房里进蚊子了,昨晚上把你妈手上叮了好大一个包。”/p

唐若看看远处,那些零售店吃店等都关门过十五了,只有几盏路灯孤独的亮着,并没什么热闹好瞧的,忙关上窗子回来继续看晚会。/p

屏幕上,李淑芬正在唱她的经典之作,《爱江山更爱美人》。/p

“道不尽红尘奢恋,诉不完人间恩怨……好儿郎,浑身是胆,壮志豪情四海远名扬……”/p

很不错,李淑芬浑厚的中性音,将这首歌儿唱的回肠荡气,余音绕梁。/p

即使达不到三日不绝,起码,也能两半吧。/p

唐若拿起手机,给她的好儿郎——范云发去一条短信:气变得好快,雨马上下来,因为你的可爱,所以送去关怀,晚上毛毯要盖,别把爪冻坏,没事叨根骨头,磨牙又能补钙,不要骂我很坏,祝你中秋愉快。/p

一会儿,范云的信息回来了:你要问我爱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p

大爷的。/p

他这完全是照抄别饶呀,毫无诚意。/p

若华又好气又好笑回道:正经点,别嬉皮笑脸的。/p

范云的信息又来了:中国中央电视台,兴安人民电视台,调频五十二兆赫,调波二十四点一兆赫,在这个雨纷飞明月千里的夜晚,我衷心的为唐若姐献上一首优美的现代抒情诗,以此表达我对她深深的思念,/p

啊!大海呀!你为什么那么多的水!/p

啊!蚊子呀!你为什么那么多的腿!/p

啊!老干妈呀!你为什么总是辣我的嘴……。/p

大爷的。/p

范云同志,你真的确定?/p

这是诗?/p

唐若笑嘻嘻回道:远看凌云胖乎乎,肚皮圆圆象猪;转身往后走过来,原来真的是猪。/p

范云极速的回道:唐若,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p

呵呵。/p

唐若爸把一只双黄白莲蓉月饼切开。/p

有蛋黄的,一人一块分给老婆女儿。/p

他自己拿着塑料叉子,挑了一块放在口中,慢慢咀嚼着。/p

今虽然是八月十五,唐敏和唐欣都没有回来。/p

唐敏当然放不了假,她在酒店里面上班,像这样过节的日子,酒店里,都已经订满了。/p

唐欣当然也不回来,八月十五才几假?没必要,来来回回浪费车费钱。/p

所以,就唐若一个人陪着女爸妈过八月十五,关键时候,还是要看这个二女儿呀。/p

唐若挑了一点月饼尝了尝,她打不是很喜欢吃甜食,嫌腻的慌——这个好习惯,倒是让她拥有了一口闪着白瓷般光泽,人人羡慕的漂亮牙齿。/p

唐若爸将口中月饼咽下去后,咳嗽两声,清了清嗓子,开始发表长篇大论:“要这个月饼啊……/p

现在,越吃是越没味儿了。/p

我记得时候的月饼怎么那么好吃啊?/p

就一块面团,放些青红丝,冰糖,桔子皮什么的,烤熟出炉后,每个月饼上面都盖个红红的戳子,八个一包,拿根纸捻子拦腰一系,上面简简单单中秋月饼四个大字。/p

那时候的月饼。/p

提在手上,看着就是喜庆。/p

哪象现在的这些玩意儿,看上去虽然花样繁多,什么木盒,纸盒,铁涵…/p

莲蓉五仁豆沙。/p

感觉高档华丽,其实吃起来满嘴粘牙。”/p

唐若妈白了老头子一眼:“……所以,你就是个榆木脑袋,现在的月饼,有几个真吃的?/p

现在逢年过节的这些东西,一般都是拿来送礼的,打点人情用的。/p

现在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谁还稀罕吃这几个月饼……/p

切!/p

其实,也不过就是过节了,有个念想儿,表示表示不忘过去的风俗罢了。”/p

唐若妈这话的很有水平啊,看来深度思想源于真实生活,这话真是一点不假。/p

唐若爸把老婆子这几句话牢牢地记在了心里。/p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