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渺渺以前读十四洲的历史,最鲜明的一个印象便是“延续”。/p
古神死,新神生;诸神灭,人长存。/p
新神的力量来源于古神,人的起源又在于新神的繁衍。/p
一代又一代,薪火相传,仿佛一条从未断绝的河流。/p
而与她前世的传说不同,首先,十四洲确实有“天命论”发芽的土壤——所有的兴盛,都必然伴随着某一者的消亡——和“绝地天通,人神不扰,各得其序”的情况有很大区别。/p
其次,中国神话中,神和人之间有三皇五帝的过渡期。无论是伏羲炎帝还是黄帝,身上都有神的血统,但同时,他们带领着人类走出了蛮荒,学会了使用火和工具,种植可实用的农作物,从愚昧走向文明。/p
至于十四洲,古籍中并无太多的记载,但殷渺渺现在用眼睛看到了。/p
这同样是一个十分混乱的时期。/p
之前说过,从上古时代到中古时代,新神的力量由盛而衰,最终彻底消失,只留下了没有神力的人。而人又有两个时期,遗辉纪的人保留了神明不老不死的能力,以至于人□□炸,致使天道建立生死轮回的新秩序。/p
在这两个时期的交替阶段,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p
比如,从前的传承都是靠血脉延续的。就如小凤凰,它关于凤凰的力量与法术,全都篆刻在神识深处,到达某个境界便会触发,生而知之,不必学习(然并卵,这不是它学渣的理由)。/p
人虽然没有这样的血缘传承,却不老不死。所有的知识都掌握在领导人类的“巫”的手里,人们只要听从“巫”的吩咐,就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p
但如今,巫会死。/p
什么果实可以吃,什么草药能够治病,什么地方才能度过难捱的冬天……所有的知识,都必须传递给新的巫。/p
口耳相传,问题多多。/p
假如听讲的记性不太好,就会记错,倘若巫死的突然,没有交代遗言的机会,那么许多知识就会失传。/p
久而久之,必会出现传承的断层。/p
如今,人们还记得曾经有诸神之战,记得神兽称霸四方,但神是什么样的,无法描述,如何使用力量,早已遗忘。/p
人不得不去发现世界,探索世界,以及,理解世界。/p
这会儿在河边参悟的人,名叫传,乃是部落“炽”的巫。/p
(必须说明的是,此时此刻,殷渺渺并不知晓他的身份与来历,只是为着叙述方便,提前点破,也无不可。)/p
与印象中神神道道的形象不同,这个巫身材矮小,皮肤干糙如砂纸,只有一双眼睛明亮深邃,不同凡响。/p
他看到突然出现的殷渺渺,既不曾戒备防范,也不大惊小怪,只是用很平和的声音说了一句话。/p
这是十分陌生的语言,殷渺渺没有听懂,道:“你说的话我听不懂。”/p
巫传思索片刻,指了指自己,道:“传。”/p
她懂了,指着他唤“传”,再指向自己道:“素微。”/p
“素微。”他很精准地叫出了她的名字。/p
殷渺渺弯起了唇角,莫名感到高兴,继续尝试与之交流:“你在做什么?”一边问,一边辅佐手势与表情。/p
巫传看懂了她的疑惑,指了指河水,而后用树枝在地上画出了三条波浪线。/p
殷渺渺心中微讶。/p
他指着波浪线,念出了一个简单的音节。/p
殷渺渺懂了,指着河水,重复了一遍这个音。/p
巫传点头。/p
于是,殷渺渺明白了,他在造字。/p
她惊讶又欣喜,从未想到自己会在如此随意的情况下,见证人类历史上最了不起的一刻。/p
更不可思议的事还在后面。/p
巫传用树枝在地上的“水”字(姑且认为这个字是水吧)上点了点,而后,一缕湿润的水汽冒了出来。/p
干涸的土壤忽然变深,仿佛空气中的水被无形的力量聚集于树枝下。不出片刻,一洼浅水便集聚在了字上。/p
殷渺渺怔住——不止是字?是……符文?/p
巫传把树枝递给她,让出了一片空地。/p
殷渺渺迟疑片刻,接过树枝,以罕见的笨拙姿态,一笔一划地仿写了一个“水”。她自忖写得不差,然而,什么也没有发生。/p
巫传笑了笑,微微摇头。/p
她露出十分疑惑的表情。/p
巫传指着水,说了句她听不懂的话。看她难以理解,便用手指着眼睛,摇头,指了指胸口,点头。/p
不要用眼睛,用心?/p
殷渺渺赶忙集中精神,再度书写了一次。/p
仍然失败。/p
气氛有一点点的尴尬。/p
巫传陷入了思索。/p
殷渺渺也在观察着他。一个明显生活在蛮荒时期的原始人,懂得造字并不稀奇,文字原本就是这么来的,但其文字居然有类似于符文的效果,便不同寻常了。/p
而且,他们发生了交流。/p
这是特殊的幻境,还是真切的现实?/p
两人各有思量,一时都未说话。/p
恰在此时,远处传来争执吵闹的声音。殷渺渺被打断了思绪,抬首望去,只见梅枕石慌不择路地跑过来,衣衫凌乱,后面有几个年轻女郎正追着他,个个袒露上身,裹着皮裙,肤色如蜜糖般呈现微微的褐色,手里都拿着石斧木棒等武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