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惊喜_权谋天下之凤倾三国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零一章 惊喜(1 / 2)

方才他踱步的动作压抑而缓慢,一点一点,他不符事夷笑,其儒雅之态尽显蹊跷!/p

记得曹植曾过:江东出了个倾国倾城的女子,恰好与我离开的时间相合,他猜想那人就是我,才来江东寻我的……这件事,他只要待我进宫后稍加查看,不难知道我是乔!/p

他这是要做什么?/p

他该不会真的要作《铜雀台赋》吧!虽然历史记载他会因为这首赋被封平原侯,但如今这情况,只有曹操知道我是乔,但凡曹植与我扯上半点关系,可就……/p

“丞相,奴家方才也想到一首诗赋!”我忙阻止曹植开口。/p

他唇齿一动,在我发声那一刻静默了。他皱了皱眉看我,应是被我莫名其妙打断,所以眼里又充满了怒气。/p

我装作没看见,便起身踱出一步,继续笑道:“想献丑作与大家听听,不足之处还可以借此机会长进长进。”/p

曹操也不计较作赋打断,喜上眉梢,一个“好”字的嘴型已然成型,却含在嘴中还未吐出,没想到被曹植先声夺人,后一句诗赋脱口而出:/p

“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p

他的声音略显慵懒却带着几分不出的意味。只见他眼神沉静,胸有成竹一般,自信却孤傲,如同风中幽兰,散发淡淡诗香。/p

我屏息凝视,内心止不住扶额,不忍直视,视线却还是在曹操脸上半刻不敢放松。/p

曹操蹙了蹙眉,尴尬地摆了摆手扶我坐下,反倒笑着安慰我道:“既然子健先作就让他先作吧,宓儿的才情我是知道的。”/p

听曹操话我都快吐了,心里暗自翻了一个白眼,但是暗暗替曹植捏了一把冷汗。/p

曹操沉默了半晌,表情神秘莫测。这个男饶眼睛,不仅有大海的深邃莫测,更有鹰隼般的锐利无双,片刻间发生常人难以捉摸的变化,时而尖锐,时而强悍,时而失落颓丧。/p

曹操曹植对立而站,曹丕曹植一站一坐,气氛刹那间平静,空气中却似乎酝酿着某种诡谲又难以名状的东西。/p

我侧头偷瞄我旁边的曹丕,目光幽邃,也是一脸的高深莫测。他无声地轻笑着,笑得很邪魅,让人不由得心颤。/p

荀彧脸色沉沉的,看不出任何激动或兴奋,展眉又蹙眉,眼神忽亮忽暗。/p

任何人都知道:愈安静异常,就愈是危机四伏,就像那变幻莫测的空,风云善变,只在咫尺之间。/p

这时,曹操却道:“曹植的诗赋文才斐然,甚得我心,本相要上表子,封你为……平原侯!”/p

平原侯?这是要升官吗?/p

我的心脏噗噗跳个不停,好不容易舒缓一口气,却见贾诩在奸诈地笑着,片刻心里一紧。/p

整个形势在这院子里变化莫测,很快就形成了三人对峙的局面,老应景地刮来一阵大风,这让贾诩更为激动。/p

我看贾诩的神色中透着些不太善意的喜色,划过视线观察曹丕,他依旧面无波澜,好似曹植封侯与他毫无关联似的。/p

无关联,那怎么可能!朝廷中人比市井之徒还要尖刻势利,不会见风使舵只怕怎么死的都会不明不白。/p

曹丕的暗不发声更让我觉得奇怪。/p

曹操嘴里还反复呢喃了曹植那句诗:/p

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p

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p

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p

曹操忽然大笑,扬声道:“好诗是好诗啊!/p

不过……/p

自古不功不受禄。曹植赋是写得好,但封侯怕是有人要,只会弄文舞墨就这等荣光,岂不是给我们曹氏家族摸黑?”/p

众人沉默。/p

“张鲁踞汉中已久,对子江山构成威胁。元常!”/p

“末将在!”/p

这时,一位束腰着黑色深衣的男子赫然挺立而起,这就是钟繇,曹操口中元常。/p

曹操漫不经心地瞥了他一眼,沉声道:“明日本是要出征汉中,本相本打算在这宴会一同送行了,如今看来还得送元常个大礼了。”/p

大礼?/p

我几乎是和钟繇同时抬眉疑惑。/p

我对他早有关注,他与其他人气质不同,在场大多为文官,多少有些酸腐,他为武将却少有粗暴戾气,英姿挺拔,黑色深衣让他的气质越发脱颖而出。/p

“我这儿之文采……方才你也见了,行军随行也不烦闷,若是在这战场上战绩斐然了,元常可也是大功一件!”/p

行军……曹操这是要流放曹植吗?/p

“末将……”/p

“曹植,不若明日一早就协同元常将军一同出征,凯旋也配得上这平原侯一爵!如何?”/p

如何?我不禁觉得好气又好笑,这提封官的是曹操,封了又辱没荣光,这是什么逻辑?/p

如果我没记错,曹操之前打的是关中的主意,如今派曹植去汉中?不是挂羊头卖狗肉吗?/p

赤壁之战曹操打了个大败仗,南下受阻,分明是向西欲夺关中,但表面却诈称要进攻汉中的张鲁……/p

分明是支开曹植!不可去!/p

但此时我不好替曹植话,使了个眼色给德衡,他却默然不理睬。/p

我有点受打击,越发捉摸不透德衡要做什么。但是要看形势危急,我只好扯了扯暗暗蔡文姬的衣袖,希望她让董祀个好话。/p

后宫不得干政。/p

这已经牵扯战事,我和蔡文姬都心若明镜,我们是不便在此时开口的。/p

董祀:“丞相,三公子已随大公子出征过邺城了……”/p

他的意思是,曹植有战争经验了,不像曹操口中那样,封侯靠的是嘴皮子,没有必要再出征去。/p

没想到董祀话音刚落,曹丕也跟着道:“是啊父亲,子健已经随子桓上过战场,起来,也是大半个武将。”/p

曹操冷漠昵了董祀和曹丕一眼,董祀也不再敢话。/p

谁知这时曹植突然道:“大半个武将,也都不该是我大曹家的血脉,要做,就做一整个的!”/p

他的眼里燃烧着过光,不是怒火,是那种慷慨激昂一般热血沸腾的火。好似在那一刻,我从他淡泊的俊脸上看到的,更多是坚毅和血气方刚。/p

曹操的眼里闪过一抹难以察觉的诧异,随后的神色便不出是喜是怒。曹丕亦然。/p

但我观贾诩笑意不止,好似是他升官而不是曹植似的,便觉这不是件好事。/p

我都懵了曹植这一波操作:遭遇刺杀丝毫没有武力,原先若不是曹丕要顶着他大哥的名义“护”他,他在战场会活到现在?主动请缨上战场,他是想死吗?/p

“是是是!三公子的是!”贾诩道。/p

杨修附和:“德祖也以为然。”/p

……/p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