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将那封信收了起来,看向了那个婴儿。那是个刚出生几天不到的男婴,此刻还在一无所知的沉睡着。或许是因为做的梦足够美好,他在睡梦中也咂嗒着嘴。
注视这婴儿娇憨纯真的面容,她的心一点点地柔软了起来。她把已经死去的女人埋了,抱着襁褓里的婴儿走回了家。
她没对任何人提起过那棵杨树和那个上吊死去的美丽女人,显然她也知道这样一个如此美丽又富有钱财的女人自杀的消息是个隐患。
对于外人的一贯说法则是齐帆扬是被她从码头上抱回的弃婴。
她需要给这个捡回的男婴取个名字。姓是早就被定好了的,姓齐,她那个死去的酒鬼丈夫的姓。她其实并不想给孩子取这个姓,可这是历代以来的规定,寡妇除非是另嫁了人,不然收养的孩子总是要跟随着亡夫姓的。
这是延续了许多年的老规矩,杨嫣知道她反抗不了,她顺从了。
姓确定好之后便是名了。她没读过书,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自然更不知道哪个字有着美好的寓意。
她只是想起了捡回这个孩子时的情景。
这个男孩是在杨树下被她捡到的,正巧杨嫣的名字中也有一个杨姓。但她并不想以这个“杨”字给她取名,她总觉得这个杨好像沾了噩运似的。
她生怕捡回的孩子也像姓杨的她、像她常常看望的那棵杨树一样。
那太孤独了。
她并不希望捡回的这个孩子也要重复这样的日子。
她想起抱回孩子时那一天江面上高扬着的巨大船帆,在波光闪烁的江面上彰显着无与伦比的美。那一刻,她的心被触动了。
于是,“帆扬”这个名字就诞生了。
她一路抚养齐帆扬长大,更深知对于底层人来说只有读书才能获得更好的出路,便费尽心思地将他送进了学堂。孩子似乎明白她的辛苦,在学堂格外刻苦认真,是每个学堂先生都喜欢赞赏的学生。
到这里,这件事似乎还和齐帆扬的生母——那个在杨树下上吊自杀的人并没有什么关系。
杨嫣甚至都快遗忘了那封她完全不认识的信。
直到某一天,放学的儿子兴致勃勃地冲了回来,跃跃欲试地想要教母亲写字。望着儿子充满期盼的脸庞,她没能拒绝,只好放下了手中繁杂的家务跟随着儿子一笔一划地学了起来。
儿子教她的第一个词语是她的姓名。
“杨嫣”两个字,被儿子以稚嫩的手一笔一划地写了出来,并不算十分优秀的书法,却也有着一板一眼的工整。
然而这短短的两个字,却使她愣在了当场。因为她忽然想了起来,帆扬亲生母亲留下的那封信中,写在最开头的也是这两个字。
“杨嫣”两个字,是她的名字。
这件事给了她一个莫大的震撼,因为她本以为,她与那个上吊死去的女人之间只是一场机缘巧合,她偶然撞见了那个女人的死亡,又偶然地收留了这个孩子。
但,现在事实却告诉了她,这似乎并不是一场巧合。那个女人,似乎从一开始就是打算好了将孩子留给她。
这是为什么呢?
明明她与那女人在生前甚至素不相识。
死人是不能回答杨嫣内心的疑问的,唯一可以解答她内心疑惑的只有那封她看不动的信。
她静下心来,继续慢慢地跟着儿子重新学起了认字。终于有一天,趁着儿子正在上学的功夫,独自一人呆在家里的她重新又拿出了那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