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末世以后,高宝这样的人在村里,对村里其他人也是一种压力。眼下人走了,无疑是让高压的人群们都松了口气。
村里人们这一点小小的兴奋,传到敖木这里的时候,竟然让他感觉到些许心酸。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
村里人拿一个熊孩子没辙,心酸。高宝从小就被人养歪了,无限助长他无下限的淘气,让他根本没有机会学好,心酸。高宝母亲挣扎之下终于决定跳出火坑,可又因为舍不得回来半路窒息而死,心酸。
这人世间,总有太多的人有各种各样的不如意。
等村里人搬家的热潮告一段落以后,杨芜拿着名单从上到下看了一下。
“走这么多人……”杨芜胳膊碰了一下敖木:“我对数字没概念,你跟我说一下,六百多人差不多是多少人?”
“我们乡里小学,我上学那会儿才六百人。”敖木道,“这六百个人全都拉去咱们村小学,一个个贴紧了站好,估计也就能填满三分之一吧。”
“这么少了……”杨芜皱皱眉,“这些人里还有这么多老弱病残和妇孺。加上那些去避难所参加施工离开的。咱们村里所有劳动力加一起估计也就只有百八十号人了。”
这个数字可以说是极少了。
“这样咱们村剩下人都算多的。”敖木道。“一个月前看的数据,咱们全县里,剩余人数最多的,是以前就是个大村的。以前有五千人,现在剩下一千上下。最差的几个村直接解散分派给其他村或是并村的。现在现存的最少人数是两百人。不过哪个村一般都是壮年劳力,自己还能支撑,又住在一起。就没考虑跟其他合并。”
“那全县呢?”杨芜又问。
敖木略沉默:“算上县里和林业局,也就四五万人吧。”
“那以前呢?”
这一次敖木沉默的时间更长:“算上外地常住人口,和在外流动人口,不到150万吧。”
150万比4、5万人口,就算多算,这也是三十倍了。
这招比那些在火山喷发口或是火山附近的人来说,都算是幸存人数较多的地方了。
而且当前,每天都有人死去。
杨芜自己都有些害怕,自己当初那一句“等避难所开放,还不知道那时有没有那些人。”会一语成谶。
敖木怕杨芜多想,又开口道:“不过多数都是在冰雹、瘟疫的时候死的。毒气以后死的人不算太多。”
杨芜知道他是在安慰自己。他迈开腿直接坐在了敖木的身上。笑道:“放心,我没害怕。”
敖木很喜欢杨芜这样亲密的动作。杨芜额头抵着敖木,继续道:“我反倒是庆幸,能活到现在。瘟疫那会儿咱们没少出门。这样都没传染上。还有什么可怕的。”
敖木也不打击他,只是点头赞同他的说法。
二人蹭在一起腻了一会儿。有其他事情做就做其他的去了。
生在末世。死亡反而是最常见的事情。
作者有话要说:高宝可算走了
————
话说新文每天都有红包,不同天不同章节可以重复领取,还有三天哦~
第88章
人离开以后,剩下的人日子照旧。敖木专职村医,也兼职跟官方兜售一点副产品。比如家禽种蛋、牲畜的又在、以及奶类。
换来的东西除了一些生活用品这类比较珍贵的意外,剩下的也就是热武器、牲畜饲料这类是敖木家里比较缺少的了。
敖木还贴心的给孩子们换了点教材,书和视频都不限。敖木跟杨芜有空的时候还会教吴丽丽一点知识。二人到底都是硕士出身,也许不是合格的老师,但是让他明白一些常识并不困难。
时间一晃进入了八月份。按理说,这应该是一整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了。
可外面的雪这个时候才刚刚化干净,气温只是零上十三度上下。还算是冷的。
即便如此,敖木也发现了一点与众不同的地方。
那犄角格拉里头,虫子好像有点多了。
其他地方还好。当一群蟑螂无缘无故出现在温室里头的时候。哪怕鸡鸭鹌鹑都乐不思蜀的四处追赶这难得的美食,敖木依旧觉得头皮发麻。
“怎么这么多老张?”敖珍拿鞋底子拍死了两只,顺手扔进鸡笼子里看着鸡吃了。
老张是北方这边蟑螂的通用名。
“应该是从地下爬过来的。”敖木道,“一会儿我跟杨芜在这周围给撒上药。咱们家室内、地下室和地窖全都撒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