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西斯意大利和日本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被击败后,法西斯主义一词成为极端贬抑的用词,这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法西斯宣传的军事帝国体系。凸显这些人压制反对声浪、干涉个人行为、促长种族主义、或其它试着集中政治权力的行径。由于这一词已经成为贬抑词,判断何种政治运动和政府才属于法西斯主义的议题也极具争议性。
表现方式
编辑
意大利
fascio(复数:fasci)一词源于意大利语,这一词在19世纪晚期出现,用以形容激进的政治团体,但并没有针对哪种特定的政治立场。一部分民族主义的fasci后来在20世纪发展了法西斯主义的运动。
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在意大利语为fascis)是独裁主义的政治运动,在贝尼托·墨索里尼的领导下统治了整个意大利,从1922年至1943年为止。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结合了社团主义、极权主义、民族主义、军国主义、和反共产主义的成分。严格来说,法西斯主义所针对的只有意大利的墨索里尼政权,但这一词也经常被用以形容类似的和运动。
纳粹主义
法西斯主义与纳粹主义[4]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议题。虽然现代一般认为纳粹主义是由法西斯主义衍生的一种分支,但一些人仍主张纳粹主义并非法西斯主义,要不是因为两者之间差异过大,便是因为他们认为法西斯主义不能作为一种通称来形容。
纳粹主义与法西斯主义的主要差异之一在于,纳粹主义强调国家的目的是为了达成那些于根其民族和种族的理念,尤其是在社会工程的文化上,纳粹主义强调以牺牲其它所有种族来达成德国民族的繁荣。相较之下,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主义则认为文化因素应该替国家服务,国家不需替某些特定的种族服务。法西斯主义的政府目标是为了将国家的地位置于所有其它事物之上,因此法西斯主义可以说是一种强调政府中央集权至上的理论。而纳粹强调的则是“民族”(volk)和“民族共同体”(volksge)。
纳粹主义认为政府和政党都只是用以达成某些特定人民的理想的工具,而法西斯主义则是明确地主义的中央集权主义形式。纳粹的运动—至少在其上,则认为以阶级为根基的社会是不可取的,并且希望跨越这种既有的阶级社会,团结所有阶级的种族成分。社团主义国家的中心思想的确是精英政治。不过,法西斯主义的根基很大一部分也是来自于社团主义,而社团主义则被认为是取代阶级斗争的产物。
墨索里尼和希特勒并非一直同盟,尤其是在1934年,希特勒下令冲锋队暗杀奥地利的恩格尔伯特·多尔夫斯,以替未来的德奥合并铺路,这造成墨索里尼调派军队前往奥地利—意大利的边界以准备和希特勒开战,但最后墨索里尼仍在西方国家的压力下决定和希特勒同盟。
反共主义
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崛起的政治制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间期,历史学家如爱德华·霍列特·卡尔指出自由主义在这个时期严重紧缩,而且几乎已遭淘汰。1917年俄国革命的成功在欧洲引发了一连串的革命浪潮。社会主义的运动分裂为社会民主主义和列宁主义两个派系。接下来形成的第三国际引发了社会民主主义政党内部的激烈争论,造成俄国革命的支持者们分裂出来,在大多数工业国家(和许多非工业国家)形成了各自的共产党。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整个欧洲都出现社会主义的暴动或暴动威胁,最显著的是在德国,由罗莎·卢森堡和卡尔·李卜克内西在1919年发起的斯巴达克同盟最终失败了。在巴伐利亚,共产主义者成功的推翻政府并建立了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从1918年维持至1919年。短命的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也在库恩·贝拉的领导下于1919年成立。
俄国十月革命也引发了在意大利的革命运动,劳工们发起一连串霸占工厂的行动,但革命最终仍失败了。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法西斯主义便是为了应对这些情况而产生的,法西斯主义在诉诸劳工阶级支持的同时也反对马克思主义,法西斯主义也诉诸于资本家,作为抵抗布尔什维克的堡垒。左翼领导的运动造成数年的不稳定情势,使得许多意大利的保守派开始恐惧共产革命可能无法避免,在保守派和意大利国王的支持下,法西斯主义终于攫取政权。
在整个欧洲,许多各国的贵族、保守派知识份子、资本家、企业家开始支持法西斯运动。在德国,许多右翼的民族主义团体浮现,尤其是战后的自由军团,先后击垮了斯巴达克暴动和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
随着1930年代世界性的大萧条,自由主义以及资本主义的自由形式似乎已经终结了,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运动迅速增长。这两者之间也不断的争斗,最显著的例子是西班牙内战。这场战争成为了一场代理人战争,弗朗西斯科·佛朗哥获得法西斯国家和其国际上的支持,而共产主义运动与无政府主义、托洛茨基主义所组成的人民阵线结盟则获得苏联的支持。
最初,苏联主张与西方国家组成一个联盟以对抗意大利及其盟友德国,并以各国的人民阵线组织来对抗其国内的大西斯主义。这个政策由于西方国家对苏联的不信任而没有成功(尤其是英国)。德国、法国、英国之间的慕尼黑协定使得苏联更加担忧西方国家意图诱使德国首先攻击苏联,英国与苏联缺乏外交协商使得情况更加恶化,苏联最后决定改变政策,在1939年与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的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莫洛托夫在他的自传里写道,当时苏联的想法是这份条约能替苏联争取时间备战,斯大林一直以为德国在1942年前不会发动攻势,但最后德国仍选在1941年中旬发动攻苏的巴巴罗萨计划。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又成为互不两立的仇敌,在双方看来,这场战争是一场之间的战争。
新法西斯主义
编辑
新法西斯主义是用以称呼那些在二战后才出现并拥有某些或众多法西斯主义成份的运动。新法西斯主义运动混合了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以及其他国家的法西斯运动。
新法西斯主义一种政治哲学及政治运动,出现于二战之后,并如早期法西斯主义一样,宣扬极端的民族主义和独裁主义,反对启蒙传统的自由个人主义,陷入种族主义之中,并将仇恨发泄于外国人身上,以传统民族文化及宗教的保卫者自居,颂扬暴力,支持民粹式的经济方案。早期法西斯主义仇视犹太人,新法西斯主义主要仇视的是国内的移民。他们并不特意强调通过武力征服他们来获取“生存空间”,而是努力提出具体的计划将自己描绘为民主和“主流”的形象。
在欧洲各国的主要政治团体中,被认为是新法西斯主义者如下:在意大利,有g费尼所领导的国家联盟(原名为意大利社会运动);在德国,有前武装党卫军成员f。萧恩伯领导的共和党;在法国,有勒庞领导的民族阵线;在俄罗斯,有v。日里诺夫斯基领导的自由民主党;v。舍舍利领导的塞尔维亚激进党、d。帕拉加领导的克罗地亚权利党。在欧洲以外的新法西斯主义者,则有阿根廷的仳隆政权,南非的白人劳工党等
种族观点
编辑
法西斯主义者对种族问题并没有统一的看法,有些表现出明确的种族主义态度,有些表现出中立态度。就种族问题,墨索里尼本人就有完全自相矛盾的讲话。
在1934年法西斯国际大会上,各个法西斯政党辩论了反犹太主义问题,一些党派支持,另一些反对。最后双方妥协产生“法西斯国际”的官方立场:犹太人的问题不能被转换成一个普遍的对犹太人仇恨的运动……考虑到在一些被征服的国家里,安置在那里很多地方的犹太人群体用公开的和隐蔽的方式去伤害性地影响那些收留他们的国家的道德和物质利益,建立国中之国,无视义务而追逐利益,考虑到他们已经具备了可以对爱国主义和基督教文明带来破坏的国际性革命的元素,本次大会谴责他们这些元素的邪恶行径,并已做好准备与他们作战。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词条图片
词条图片(4)
德国工人党
德国工人党(2)
贝尼托·墨索里尼
贝尼托·墨索里尼(2)
参考资料
1。论中国的反法西斯主义.中国共产党新闻[引用日期2015-09-10]
2。马金玲。法西斯主义在中国的产生及其嬗变[j]。商洛师范商科学校学报,2001(1)。
3。法西斯主义.新华网[引用日期2015-09-10]
4。希特勒与纳粹主义.腾讯[引用日期2015-09-10]
词条标签:
科技,社会学科,军事
法西斯主义图册
v百科往期回顾
其他人还看
纠错
贝尼托·墨索里尼
贝尼托·墨索里尼
阿道夫·希特勒
阿道夫·希特勒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昭和天皇
昭和天皇
纳粹主义
纳粹主义
法西斯
法西斯
轴心国
轴心国
纳粹德国
纳粹德国
凡尔赛条约
凡尔赛条约
词条统计浏览次数:465601次
编辑次数:83次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2015-11-27
创建者:买优福
词条贡献榜
突出贡献者:
rceshy
初级优质
1历史
2范畴
3语源
4定义
5表现方式
5。1意大利
5。2纳粹主义
5。3反共主义
6新法西斯主义
7种族观点
推广链接
猜你喜欢
法西斯主义
亿胜软件培训
中经商品交易分析软件
胶囊内镜需要空腹吗
出租面包车软件
和讯黄金软件下载
中晟环球行情软件
软件测试面试培训
免费下载齐鲁商品交易软件
广发期货交易软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