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5_快穿之人走茶凉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75(2 / 2)

《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这一日,洒扫庭除,晒洗衣物,采花簪头,沐浴更衣。

这一日,登山斗酒,临水宴宾,游船踏青。

文人墨客,商贾官宦,寻常百姓,乃至素日里不可出门的闺阁绣户,皆穿戴整齐,结伴游春。

梁修竹记得幼时三月三,村里人会举行一场春日的盛宴。

村头往南三十里有一座不知何年所修建的麻姑道观,传言是那为麻姑仙子的修行道场。

道教兴起后,便认农历三月三为西王母蟠桃会之日。而麻姑献寿,亦是因此由来。

天上繁华一日,人间几度沧海桑田,凡人所能做的,便是请了香火,祈求平安康健。

雁十三今日一早便用采来的艾叶做上糕团,再做几盘杜鹃花饼。还顺带折了几只院里的桃花,洗净晾晒,用自个的酿的粮食酒,酿上几坛桃花酒封存。

镇子上也有人在今天祭山神,仓神。

而三月三后,今年的春耕便要正式开幕。有村夫上山打猎,妇女则在家舂米,自制糕点。

也有些风雅之士,多情少女,天真孩童,携了果点,备上佳酿,游山踏青。

每逢三月三,便可邀了同伴,齐提篮去踏野。

连绵不绝的山脉,漫山遍野盛开的杜鹃红,一簇簇粉艳的桃花,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山花,都开得难舍难收。

今日雁十三放了假,让十来个孩子吃了艾团便放了他们去玩。

而他则应了友人的约,一同去城外的道观祈福踏春。

不巧的是行到半路,天公不作美,下了一场缠绵的细雨。

不过好早雁十三一行人有所准备,不然可就得淋成落汤鸡那可好不狼狈了!

还是一柄红纸伞,在素洁的友人撑着的纸伞间异常突兀,亮眼极了。倒是与雁十三平时的作风不符。

却也无人询问其中缘由,友人们也只是调笑了几句内里不一,看着谦和内敛实则喜出风头。

柳条在风中轻舞,纤柔的身姿婉转着翠绿的年华。燕雀在雨中的树枝上静默着,河里的水车不知疲倦地吱呀转动,吱吱呀呀唱着古老质朴的歌谣。

山中松针苔藓铺地,翠竹青松常驻,许多不知名的野花洒落在潮湿的地上。一脚踩上去,脚下软且柔的触感让人的心也变得柔软。

翠绿的叶、鲜红的果,滴答的雨声、啾啾的鸟鸣,聚集着漫天的烟雨,在天地间举行一场五彩斑斓的欢宴,令寂寞也生花。

雁十三与一行友人撑着油纸伞,驻足在绿苔滋生的石径,眺望天边变幻的云彩流散,看松针绿叶的水光粼粼,看如丝的细雨飘洒。

远处的山峰没入云霄,近处的山峦凝翠滴绿,山顶烟波浩淼的瀑布,崖壁上的霭霭松柏,谷壑深处中的清溪河流,以及坐落山腰出云雾缭绕清风云岭的道观。

置身在这样如梦般的雾霭迷岚之中,雁十三与其友人何能不惊叹造物者之宽鸿,得是要何等的气韵,才能造就这鬼斧神工的山水奇景与万物的精灵纯粹!

人在自然间行走,就会像远飞多时的倦鸟,想寻找属于自己的巢穴。只是,空山空水,非岸非渡,离开了自然,哪里去寻找自己在人世间的真实与安宁?

浑厚空远的钟声包容着慈悲与恩慈,使的歇息在树林间的鸟雀惊叫展翅。

道观坐落在深山林间、雾霭深处。雁十三与几个友人顺着石阶行走,看山涧流泻着无情的飞泉瀑布,而有情的落花落在泉水里轻灵流转。

闲来无事,弯腰拾了一枚光滑的石子掷入飞泉下那一片水潭边角,边走便看飞泉击入水潭看似雷声大却雨点小的波痕。他投掷的石子落入潭中的波光静静地荡漾了一阵,慢慢的了无痕迹。

“雨湖何时有了这般的孩童心性?”一友人待石子入潭了无波澜,笑着开口打趣雁十三。

“韩兄若是有兴趣,也可以拾片石子掷入潭中。”雁十三笑着回道,“只问不做,韩兄怎能与雨湖感同身受不是?”

那韩姓友人却笑着摆手拒绝了,他持伞负手立于台阶之上,笑望那烟雨碧波不语。

同行的另一位友人笑着推了推韩姓友人的肩膀,调侃道:“韩兄怎的不说话了?莫不是害羞了?”

“王兄你可莫要胡言乱语啦!谁不知道我们韩大学者性子冷傲!脸皮薄啊!”

“就是就是!王兄快住嘴吧!免得回头韩兄记你一笔!”

同行的人纷纷笑着推搡这位王兄与韩兄,倒是把雁十三给忘到一边了。

他们一行人沿着蜿蜒曲折的石阶向上,戏笑间便到了要拜的□□道观前。

一入道观,在轻烟缭绕的观中,有少许坚持到了麻姑道观的虔诚的香客点香往不同的方向朝拜。道观的门前栽了几株不知岁月的老树,树干上满是因岁月的侵蚀而留下的满目疮痍的旧痕。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