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做生意先做人_富起深山汉湶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44章 做生意先做人(2 / 2)

“你虽然不是一个合格的生意人,但你是个好人。”老人补充一句,然后从床头站起,看着我挠头憨笑的样子,他目露一丝欣赏与赞许之情:“给你一句忠告,做人有原则固然是好事,可有些时候太过墨守成规,换来的只会是重重困难。”

我正在思考他这句话的意思,老人又说:“那就每斤再涨1块钱吧,除此之外,运费你自己负责,我只负责打捞,没问题吧?”

我还想说只加一块钱会不会太少,却见老人掐灭烟头,向门外走去:“我孤家寡人一个要那么多钱没用,之所以养这些,完全是出自打发时间。”

见他那缓缓消失在门口的落寞与孤单背影,不知为何我就觉得鼻头一阵酸楚,同时也很是好奇,他的家人呢?

有心想问,可又深怕伤了老人的心。

接下来我跟老人谈好明天安排车过来捞虾,再交谈中,他总算把姓氏告诉了我,但却不说名字。只让我喊他王阿伯。

离开王阿伯的养殖场,正好雨燕打电话过来,我跟她说要回一趟老家,并且交代她打个电话一直帮我们送货的那位货车司机,让他明天早上开车来饶平国道这边载货。

同时我跟她讲,这一次回去要让阿公搬来跟我们一起住。

不等我说完,雨燕就笑着说,早就该这样了。毕竟阿公老了,家里又没人照顾他。搬来跟我们一起,这样她也放心。

雨燕这番话让我很感动,她的聪明大方,善解人意,令得我对她更是迷恋。

跟雨燕通话的时候,我踏着黄昏的余晖来到国道边,在车来车往的马路边,又跟雨燕聊了三分钟,正好就有一辆前往诏安的客车开来。

我连忙伸手招停,上车之际又叮嘱雨燕,明天让赵光带上几个人随车一同前来,并且买一些装海鲜的那种大塑料水桶,最重要的是,得带两万块钱过来。

挂断通话后,我上车交钱。

半个小时后,客车停在汾水关村头,下车后看了看时间已经将近七点,连忙往村里走去。

到阿公家里,他刚吃好饭。见我回来,老爷子有些意外,连忙问我吃过没,又问我回来有什么事?

我笑着说:“没事,就是刚好在饶平买货,就想着回来跟您聊聊天。对了阿公,我前段时间跟您说的事情,您考虑的怎样了?搬过去跟我一起住吧,正好燕子有身份了,平时我又忙,您要是过去,也可以跟她作伴,行吗?”

原本阿公还有些犹豫,可当听到雨燕有身份了,老爷子手中的龙头拐一拄地面,腰杆登时挺值,一脸惊喜:“你刚刚说,燕子怀孕了?”

“对啊,这不才来请您一同去跟我们住嘛。”

“哈哈,我还有多久才可以当姥公?”阿公期待的问,不等我回答,他又喜笑开颜地说:“狗子,赶紧去跟你丈与姑讲一声。”

姥公,普遍意思就是曾祖父,但在诏安基本都喊姥公。

“燕子早就跟丈人他们说了。”

“那行那行...”

“您这是答应了?”

“屁话,我能不去看我曾孙吗?”

“哈哈,有可能是个女孩也不一定呢。”

“女的更好,大不了到时候再生一个。”

“到时候再说。”

我原以为要劝说阿公搬到澄海跟我们一起住,是一件艰难的事情。

因为之前结婚后,我就跟他提过这件事,当时老爷子想也没想,就一口拒绝。

不曾想这次一说雨燕有身孕,他就立马答应,尤其可见阿公对他这个即将诞生的曾孙有多看重了。

这晚,我就再阿公的那张八仙桌上趴着睡。第二天一大早起床的我,帮阿公收拾好衣服,然后吃完早饭就自己一人跑去红光园那边,看完我买下的几亩地之后,又到丈人家,跟他咖了一泡茶,把昨天带在身上要买货的一万块钱留下。

离开寨子,我提着阿公那个行军包,背着行走在坑坑洼洼的黄泥道路上,直至到村头国道边,累得我直喘气。

“阿公...”我急喘几口气,等气顺了,才接着说:“先得跟我到饶平那边买货,然后再回澄海,您没问题吧?”

“什么叫我有没有问题?”阿公手里的龙头拐一拄地,挺直腰杆,气势昂昂的喊:“告诉你,我身子骨硬朗着呢,至少还可以抱三个曾孙。”

我自然希望他能够长命百岁,所以听了连忙点头应合他。

不多时一辆客车开来,我提着行军袋,扶着阿公上车,掏出口袋里的最后十块钱给司机。

车子一路颠颠簸簸来到饶平,扶着阿公下车后,口袋里的手机刚好响起,我一看号码是店里的小灵通,连忙摁下接听键。

电话里赵光说,他们这会已经到饶平这边了,接下来该往哪里走?

我扭头望了望四周,看到对面马路一个可以当标志性的广告牌,就告诉他让司机开过来这边,我在广告牌下等他们。

挂断电话,我背起阿公先过马路,站在广告牌下等赵光他们。

天气冷,我怕阿公着凉,连忙打开行军袋的纽扣,拿出一件老式灰外套给他披上。

等了十来分钟,一辆小货车缓缓停在眼前。就见赵光从车上跳下来,随他一起来的还有厂里其它两个员工以及司机老黄。

把他们介绍给阿公认识,旋即接过赵光递过来的两万块钱后。我让阿公留在货车上休息,自己带着赵光他们拿上新买的六个海鲜桶向王阿伯的养虾场走去。

刚走进养虾场,就看到王阿伯已经跟三个中年人在其中一口池子打捞狗虾。看到我们到来,他亲自拿出一把大杆称,由其他俩人用扁担在两边挑着这杆大称,王阿伯自己掌控秤砣,又喊我过去看斤数,然后把称好的狗虾装进海鲜桶。

一通忙活下来,六个海鲜桶装满,数量是两百九十斤出头。

结完账,王阿伯问我有没有带打氧机,听我说没有之后,他让我跟着进草屋,从床底下搬出一台打氧机,连同电池一起借给我。

见我一脸迷糊的样子,王阿伯当即解释,无论是虾还是其它海鲜品种,只要是活的,再运输过程中都需要用打氧机,要不然等你到地方,这些沙虾都死翘翘咯。

他又亲自出来,用刀子在每个海鲜桶的盖子上挖一个小洞。

我看完很是汗颜,感情这做海鲜里面的学问不比我跑酒店少啊。

“那我先走了,以后有空再来跟您请教海鲜这方面的知识。”付完货款,深怕桶里的狗虾缺氧而死,我连忙跟王阿伯告别,来回三次,把六个装满狗虾的海鲜搬上小货车。

犹豫小货车只有两个座位,除开司机老黄与阿公坐驾驶舱,我跟赵光他们只能坐车后斗。

将打氧机的线路接上电池正负极,看到通过七条软管产生的气随着通气石窜入水里不断冒泡,我站起来挺直腰杆,抬头望天,嘴里轻轻吁出一口气。

货源有了,工人也有现成的,又有杨工这位技术人才指导,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接下来成与败,就看我自己的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