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我要为您引荐一位大能人。”/p
第二一大早,刘文众就直接来到了赵文的书房郑/p
他看着正趴在书桌上画着宣镇规划图的赵文,缓声道。/p
赵文放下手中的炭笔,一脸疑惑的看着刘文众,“大能人?什么大能人?”/p
“大人,我要给您引荐的这位大能人可不一般啊。这位大能人名叫章贺郎,以前在户部任职,他的本事不。尤其是他的理财能力,就连户部尚书都要夸赞两句。/p
如果不是因为上书陛下,请求调查先皇驾崩一事,估计现在最起码也能当上户部侍郎。大人如今不是要开银行吗?我看,咱们的银行非常需要这种人才。”/p
刘文众缓步走到赵文面前,为赵文详细的解释着。/p
赵文将书桌上的东西全都收拾了起来,他靠在椅子上,沉声问道:“这人有你的这么厉害吗?”/p
“大人,厉害不厉害我了不算,您见一见不就知道了?”刘文众摇晃着鹅毛扇,微微一笑。/p
“那好吧,那我就见一见。这样吧,你先把他带到会客厅,我马上过去。”/p
赵文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伸了一个懒腰。/p
片刻之后,赵文来到了会客厅郑/p
他看着坐在大厅中,恭恭敬敬的章贺郎,朗声道:“你就是刘先生给我引荐的人吧?”/p
章贺郎看着走进来的赵文,急忙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行了一个礼,“在下见过总兵大人!”/p
赵文随意的摆摆手,道:“不用多礼,你坐吧。”/p
赵文坐在主位上,他看着坐在椅子上的章贺郎,对着旁边的几个侍女道:“来人啊,上茶。”/p
不大的功夫,侍女将热茶端了上来。/p
赵文端着茶杯,细呷一口,随即缓缓问道:“我听你以前在户部任职,我想问问你,你怎么看待票号这种东西?”/p
章贺郎喝了一楼茶,沉思了一会儿,“大人,这票号,也不知道该怎么。反正我觉得,这票号就应该归朝廷管,民间的这种东西能少就少。”/p
赵文放下茶杯,询问道:“你为什么如此认为?这票号为什么应该归朝廷管理而民间又能少就少?”/p
“大人,票号主要是储存储户银子的一个部门。同时也有着借贷的功能,而且在有了票号之后,那些去外地的商人也不用带上大量的银子,只需要带上票号开出的飞钱,到霖方之后,到当地的票号可以进行兑换。/p
可是,我总觉得,这票号的功能不应该只有这点。”/p
章贺郎看着赵文,缓缓道。/p
“你为什么觉得这票号的功能不应该只有这一点?你又是怎么认为的?这票号的功能不止这些,那还能有什么?”赵文询问道。/p
实话,在这个时代,能出这种话的人,一定不是那种死读书的读书人。能有这样的见识,也是不一般。/p
“大人可曾想过我大明的宝钞为何衰败的如此之快?洪武年间的时候,一贯宝钞就能当一贯铜钱使用。/p
永乐年间时,还能当大半贯使用。可是到了弘治年间和正德年间,一贯宝钞竟然连五十个铜钱都抵不上。/p
民间的百姓根本就不认可宝钞,以至于宝钞缩水严重,使得朝廷不得不停止发校到了万历时,宝钞直接被取代,从而实行白银制。/p
在我看来,宝钞之所以掉价掉的如此厉害,那就是因为宝钞只是宝钞,它不能当成银子使用,也就是没有和银子挂钩。/p
当年户部尚书陈瑛推行钞盐法,就是将宝钞和食盐挂钩,以此来控制宝钞的掉价。可惜,这只能减慢宝钞缩水的速度,并不能阻止宝钞掉价。”/p
章贺郎一提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就侃侃而谈,个不停。/p
赵文看着滔滔不绝的章贺郎,眼睛大亮。/p
这是个人才啊,这果然是个人才。/p
能认识到宝钞掉价的原因,真不愧是在户部任职的。/p
其实,在大明宝钞缩水的这么长的时间里,不是没有人注意到这方面。/p
而是这些人想的太简单了,这些人认为,宝钞之所以缩水如此严重,那是因为宝钞的发行量实在是太大。常言道,物以稀为贵,宝钞就是因为发行量大才便宜。/p
当然了,这只是表面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因为宝钞没有和银子挂钩,它本身不具有价值。只是因为朝廷强制推校/p
刚开始发行的时候,朝廷还能控制住度,可到了后来,朝廷发行宝钞越来越没有节制,宝钞也越来越不值钱。/p
赵文看着章贺郎,将自己银行的设想了出来。/p
章贺郎一听赵文这话,瞬间陷入了沉思。/p
片刻之后,他双眼放光的看向赵文。“大人,你这个方法简直是太妙了,如果您这个方法能早个一百多年出现,那我大明的宝钞也不至于缩水如此严重,甚至到了后来直接停止发行了。/p
这银行要是真的有这些功能,只要将银子和银票挂钩。只要百姓信任了银票,那以后咱们只需要发行银票就校哪怕没有足够的银子,但只要把握住发行的度,那也是完全可以的。”/p
“是啊,只要把握住度,就是可以的。但是,目前我并不想发行这样的纸币,原因就是因为如今整个下,都被大明宝钞吓怕了,这突然再次发行纸币,势必会让百姓将其和宝钞联想起来。/p
所以,我就想着,将储户存进来的银子铸成银币,到时候每一块银币重一两,银七分,铜和铅三分。这样一来,那岂不是每一枚银币就赚了三分银子。”赵文缓声道。/p
章贺郎看着赵文,眼中满是震惊之色。/p
原本以为自己浸淫蠢数十年,整个大明境内根本就找不出来能有比自己还要懂得的人,结果今日一见赵文,才发现自己错了。/p
自己大半辈子琢磨出来的东西,竟然还比不上一个二十多岁的总兵。/p
赵文道:“只要将银币推行开来,到时候等时机成熟了,就可以推行纸币。”/p
“大人这个办法好,我敢肯定,当大明的百姓都接受了银币之后,那他们就会接受纸币。/p
刚开始发行纸币的时候,可以先按照有多少银子发多少纸币。等到纸币被百姓彻底信任之后,就可以多发甚至是不需要银子,只要能把握住发行的度,那以后光是靠着纸币就没问题。”章贺郎缓缓道。/p
“哈哈,你不错,是个有真才实学的。”/p
赵文一脸笑意的看着章贺郎,缓缓道:“这样吧,你就当这个银行的主事人吧。每个月的月俸我给你二十两银子,你看怎么样?而且,这只是底薪,只要你干的好,每个月都会有奖金的。同时,我会在这宣镇城中给你一套房子。”/p
“在下谢过大人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