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渐离差点又一口气没喘上来。
什么叫淮南隶属于江浙?
这句话听着怎么就这么别扭呢?
好了,至此,易渐离神秘的专业终于浮出水面一一没错,他本科就读于某985高校历史系。并且他感兴趣的不是世界史,而是中国古代史。
历史系,和大众认知不一样。历史系的学生研究的不是八卦,而是看重两个字,也就是“史料”。他们研究的,不是简单地弄懂某件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而是深入研究各种背景。
简而言之,拿中国古代史来说,他们看重的是政治、经济和军事。
因此,易渐离对各个朝代的兴亡了如指掌,对职官、财政和军队颇有研究。
官职设定这一点,易渐离在看《穿越苍莽收妹子》的时候就吐槽过。但同人文重点是收妹子,讲究一个“爽”字,他也就睁只眼闭只眼,当做没看到了。
一旦活在小说中,他就觉得逻辑不自洽了。
易渐离长叹一口气,看来克申肖在做设定的时候,就连百度都懒得用了。
虽然百度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给人推荐一些莆田系的广告,百度百科里面的东西很多都被学术界证伪,但外行人用来写小说还是绰绰有余的。
就单看“淮南隶属于江浙”这一句,简直槽点满满。可以看出,克申肖不仅历史不好,地理常识也很捉急。
淮南在哪里,在安徽啊!
安徽隶属于江浙?滑天下之大稽!你问问安徽的同胞们认不认!
而且为什么《穿越苍莽收妹子》的总设定,看起来架空在唐的背景下,却会有行省制度呢?
为什么这么多官职,这么多兵要养,华夏国还没有亏空呢?
易渐离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之中。
当然,如果他要是肯问一下,俞慕君就会告诉他,虽然还没有亏空,但也快了。
打仗,打的是什么?流水一样花出去的银子!俞诚泽穷兵襲武,国库自然入不敷出。
易渐离心痛地问道:“朝廷拨了多少赈灾银?”
俞慕君一清早就得到消息:“五十万两。”
易渐离吃了一惊,这可是一大笔钱,大到易渐离难以想象。
古代的收入和现代不一样。古代生产力低下,一年能收入一千万两白银,这个朝代就非常富裕了,和现在万亿GDP没法比。
五十万两,相当于国家百分之二十的收入。
保险起见,易渐离又问了一个问题:“去年华夏国收入多少?”
“五千万两白银左右。”
易渐离懂了,原来这个世界的收入不能用正常的眼光看待。
“拨了多少石粮食?”
“二十五万石。”
易渐离心沉了下去,这次灾情看来非常严重。他皱着眉头,计算道:“从经常赶往淮南要多少时间?”
俞慕君答道:“至少一个月。”
一个月过去,恐怕淮南已经要发生灾民造反的事了。
“当地的粲衆安排好了没?”易渐离拉着俞慕君的手,急切地问道。
俞慕君动容道:“早就安排了。上一任江浙巡抚王孤勇听到淮南洪灾,立刻着手准备。但当地囤积粮食的大户,哪里有那么容易被说动的?只有一人,也就是江南首富沈三,慷慨解囊,开放粮仓,并且用自己的钱买入粮食,免费发放给灾民。”
得益于此,淮南情势暂时还算稳定。
易渐离问道:“现在的江浙巡抚孙长卿是个怎样的人?”
“圆滑,”俞慕君心中不屑,面上也显露出来,“要他来做赈灾的事情,他可以办得不功不过。倘若要他为了百姓,而去得罪地头蛇,他恐怕就会惜身忘义了。”
“赈灾的粮食何处而来,何时到?”易渐离关心的是这个。
俞慕君想了一下,仔仔细细地答道:“从安陵、武夷、浙、苏等地而来,估计浙、苏的粮食会先到。快的话预计十天以内,其他地方预计半个月到一个月不等。”
易渐离现在需要忘掉前辈子学过的地理知识,因为俞慕君口中的地方,百分之一百和他知道的地方有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