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外卖发展史(第一更)_重生千禧时代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百三十四章 外卖发展史(第一更)(2 / 2)

这哥们看来还真的有点事情上心了呀,周正本以为他只是随便乱说的。/p

多多少少,就带了点提点的意思,但没想到,老梁竟然如此能够抓住机会。/p

唉,不对,老梁刚才称呼他为周先生,看来这家伙早就已经知道自己的身份了呀,不错不错,确实有一种商人的精明感。/p

这一点,周正并没有戳穿他。/p

因为,对方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应该也是希望自己知道他的身份。/p

“哎,兄弟,就咱们说的那个价,我不会让你吃亏的,你出点子就当技术股,然后,我这边给你百分之三十的股份。/p

怎么样兄弟哥哥,我真的是觉得你这个点子特别好,而且我交你这个朋友……”/p

眼看着梁老板竟然有种把自己奉为圭臬的意思,周正尴尬的笑了笑。/p

按照后世的套路。/p

这位梁老板,以后会成为国内小有名气的饮食品牌连锁店主。/p

而且对方的人品确实挺不错的,这体现在他在开店短短五六个年头。/p

就能将店铺扩展到上百家。/p

在当地也算是很有知名度。/p

后世,周正没少在他们家订外卖。/p

也是因为他们家的饭菜确实好吃。/p

而且价格方面也不太昂贵,并没有那些国外的那些餐别企业的那种特别让人觉得不爽的气氛。/p

眼看到周正在思量,老梁这快屏住呼吸,一言不发。/p

就这么紧紧的盯着周正。/p

他知道,小兄弟现在肯定是在抉择思考,到底应不应该给他出这个策划。/p

这个时候自己要不要加一把油呢?/p

还是说就这么继续傻傻的等着,但唯一对方要是不给他几个机会,怎么办?/p

他难道还能明抢不成?/p

开玩笑!/p

先是24小时便利店,紧接着再是牛大力果蔬超市,场面上有一个算一个。/p

梁老板就算再蠢,也不至于不认识牛山啊……/p

而且人家周正把古多的游戏行业打造的竟然如此强大,听说跟古都商报那边关系很好,最终还促成了古都商报的一个发展呢,更有甚者某些人说古都游戏报之所以能够建立起来,就是因为当年的一个小记者和周正关系特别不错,所以才能有飞黄腾达的资格。/p

这证明了什么?/p

这不就证明了,眼前的这个家伙,那简直就是一条无与伦比的大腿吗?/p

只要他能够攀上这个关系,只要他能和这个小兄弟关系处的更好一点,那么他以后在孤独的发展岂不是就能够和那些公司联合起来了。/p

而且更重要的是。/p

这位小周兄弟现在手上没有当地关系比较好的,像这种餐食企业。/p

而他们当地的这种品牌效应,其实没有一个能够发挥出来极致的一个点。/p

所以他觉得,这个项目大有所图。/p

只要能够和周正的方案联合起来,就有赚大钱的机会。/p

但其实他不知道的是。/p

周正现在思量的,并不是应不应该答应梁老板。/p

而是他觉得外卖行业在如今的情况下到底能不能发展起来,就算是发展起来之后,最后能不能得到预想中的收益呢?/p

这几个方面都是特别重要的问题。/p

如果没有办法得到预想的收益的话,那他们这些事,岂不就白做了?/p

而且周正其实这个时候已经觉得自己在改变别人的命运了,如果他不改变梁老板的命运的话,老梁或许没有办法成为全世界最有钱的人。/p

但根据时代发展的脉搏来看,老娘以后的人生轨迹也是一条康庄大道。/p

他能够成为古都这边优秀的企业家。/p

带领自己的品牌和公司迎来上市。/p

但是眼看着梁老板期许的目光,周正一下子,就有些迟疑了。/p

以前改变别人的命运,是受到当时环境的制约,他没有办法,所以只能这么做,但这次不一样啊,人家老梁其实发展的挺好的,以后也能发展的更好一些,但是如果和他进军这个外卖行业的话,到时候能不能成功真的只是个未知数啊,如果成功那还好说,但如果失败呢,估摸着梁老板肯定会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到时候周正倒不是害怕自己的名誉受损。/p

虽然这只是一方面吧。/p

但其实最重要的环节上,他是害怕。/p

如果真的贸然的改变了老梁的命运,自己会不会承受的更多?/p

“兄弟,就当哥哥求求你了。翡翠阁是我家传的招牌,眼看的落在我手里之后,虽然有些发展吧,但是从发展上来讲也仍旧是不温不火的哥哥我也希望把祖宗起来。/p

能够让更多的人吃到我们翡翠阁的食物……”/p

老梁这一会儿,又开始打感情牌了。/p

这是认准了自己还是怎么回事啊?其实某一刻周长真的只是想说一句,大哥。/p

我真的不是那种干啥啥都行的人啊?/p

虽然暂时从这个阶段来看的话,确实是这样,但是外卖行业和其他产业不一样。/p

其他产业是根据时间的限定,从而判断出来的最佳创造点。/p

算是顺应历史时代的潮流而发展。/p

可是,这个外卖行业呢?/p

其实所谓的外卖,无非是基于互联网模式下一个大环境,从而生出了一个新兴的发展方向。/p

从时间上来讲。/p

其实国内1992年开始,就已经有了第1届的专业送餐公司了。/p

但那个时候所谓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p

曾被作为腐朽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受到过很多人的批判。/p

而且从思想观念上来说,虽然一部分人已经脑子灵活了起来,盯上了送餐这个大市场,但是他们做的都是一些小打小闹的事儿,根本没有办法形成一个巨大的规模和平台。/p

况且,那个时候很多人用的是bp机。/p

这注定没有电话方便的情况下,他们只能在最近的一些地方点外卖。/p

试想一下一个外卖的地方,你吃了好几十次的话,你难道不腻吗?你肯定会腻啊。/p

其实不管是九二年的绿环,还是说往后的那些公司。/p

都把目标盯在了送餐行业上。/p

但他们尚且没有把外卖这个词联系起来。/p

而那个时候送餐的餐食,基本上也就是快餐,至于说更多的花样,其实没有什么。/p

而且他们主打的,其实就是快餐。/p

但更为重要的就是,正是因为那个大环境,所以很多送餐公司他们所做的是那种大规模的订单,什么叫大规模呢?就比如说你如果订餐的规模没有达到一定的分数的话,他们是不可能给你送的。/p

因为他们花不起这样的跑路费,送餐人员也不可能一份儿一份儿给你送?/p

是不是觉得很神奇?/p

到了两千年。/p

一些外卖员的送餐装备也发生了变化,从刚开始的三轮车,转变成了自行车。/p

而到后来随着送餐企业整体规模的扩大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中式快餐也逐渐实现了随叫随到的服务,大部分的餐馆也都能够做到一份起送了。/p

但要知道,在当前规模的发展下。/p

一份起送,仍旧只是一个奢侈的代名词!因为它意味着加钱。/p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