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猛之所以如此看重拼刺技术,还把这个科目放在第一位,亲自监督新兵们训练,自然是有道理的。/p
因为在这个时代的战场上,最残酷的战斗从来都不是子弹满天飞的阵地战,也不是双方之间的炮火对轰,而是没有硝烟只有鲜血的白刃战。/p
对此,日本军队显然要比当时的中国军队更加清楚这一点,在训练士兵的时候就会着重训练拼刺技术,而且还总结制定出了自己专属的拼刺术。/p
战场上一次次血腥的白刃战证明,日军的拼刺术,的确很强,也由此让他们的傲气日盛。/p
傲气这个东西,多了自然不是什么好事,但一点也没有,却绝对不行,世界上任何一支强军,都有他的骄傲,那是沁入骨髓的东西,可以代代相传。/p
未来的红色部队就一直保持着这种传统,正是这种老子是拳头部队的精神,才在中国北方那片雪原上和武装到牙齿的米国牛仔拼了个不相上下。/p
所以,想击败日本人,在他们引以为傲的的拼刺术上强过他们,才是对他们最大的打击。而29军传统的大刀,固然强悍,但一来那需要旷日长久的训练,否则很难形成战斗力;二来一把大刀最少四斤重,极大的加重了单兵负重,不利于长途行军,有背刀的力气不如多挂几枚手榴弹多背点子弹了。/p
此次大战,缴获数千杆日式步枪和数十万发机步枪子弹,宋军座大手一挥给刘猛批了三千杆和二十万发子弹,足够刘猛打造一支全日式装备规模超过四千人的“警备”部队了。/p
而至于射击精准度之类的,严格意义上来说那也算是“熟练工种”,只要有足够的实弹射击训练,不是太笨的士兵都能把射击的精准度提高到一定的高度。/p
至于像刘猛那样的实力,那就不是只考训练就行,关键是天赋。/p
没有天赋的话,想要达到狙击手的标准,理论上来说是不可能的,而且绝不是后世的一些神剧当中随随便便拉出来一个兵就能在四百米之外精准狙杀日军指挥官那样的桥段。/p
当然了,四千多名新兵,刘猛也不可能亲自去教,也根本教不过来。/p
因此,他在去化德之前就从原本特务营的老兵当中挑选出六十人,亲自教授他从就是年后带来的拼刺技术。/p
当然,严格意义上来说,刘猛所掌握应该算是理论,教的时候也是一边教一边摸索。/p
好在特务营的兵无一不是身经百战的老兵,按照武侠小说中的说法就是任督二脉已经打通,学起来非常快,甚至还能给刘猛适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p
刘猛从化德回来之后,新兵们的拼刺训练就正式开始了。/p
让他感到欣慰的是,那些被他选出来当教官的老兵极强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为他省了很多工作和时间,自己明明是刚刚学会,但是教起那些新兵来,个个都俨然一副已经掌握这项技能多年的架势。/p
当然,即便如此,刘处长每天还是很忙。/p
忙着溜达。/p
这天中午,午饭的时间刚过,刘猛溜达到训练场上的时候,场上的气氛正热火朝天,好几百号人把训练场中心围的水泻不通,还不时的传出轰然叫好之声。/p
看看手中的训练计划表,这会儿应该是新兵们拼刺基础训练时间段,这帮家伙们又在搞什么幺蛾子?/p
刘猛好奇的挤进人堆。/p
士兵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场中,谁也没留意身边挤进来的刘猛。/p
方圆不过几十平方米的场中间站着八个人,分为两方。/p
一方刘猛还算熟悉,是以一名叫做石成为首的几名老兵,石成名如其人,身材高大雄壮,一把子力气在特务营老兵里也是出了名的,身材也之比陈大光小一圈儿,刘猛对这个老兵有些印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