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邓文麾下的一众军官都有些想不通,向来打仗必须亲自指挥、亲力亲为的邓旅长,为毛这次就把指挥权全权交给了刘猛这个年轻人?/p
不过不解归不解,但是邓文已经下令由刘猛全权指挥,他麾下的军官们自然也不敢多问。/p
分配好各部队防守区域,接下来自然是各自构建自己防区的工事。/p
这下,曾经参加过长城之战的那些老兵们的作用可就彻底体现出来了。/p
反斜面坑道嘛,新兵们都只是学习过理论,可他们却是真真正正的参与过不止一次的构建的。/p
不理解?不是长城之战就打了一次?难不成你以为日军炮火每隔一段时间就轰炸一次是给你挠痒痒?阵地坑道不需要修复的吗?/p
棱线上,也就是山顶上的主阵地同样被刘猛放置在阵地最前端。/p
在冷兵器时代,军士只要站在城墙上就可以利用墙垛和城墙的高度尽情用弓箭杀伤对手,可在热兵器时代把火力点放在制高点上就只能是个笑话,拥有飞机大炮的敌人能把阵地和人统统变成瓦砾,制高点上面的火力点简直就是飞机和大炮最好的靶子。/p
虽然第四师团还真未见得能获得空中支援。/p
毕竟日本人当初派第四师团来的初衷只是为了震慑察哈尔抗日同盟军,而不是真的要打一场成规模的大仗。/p
长城之战结束之后中日双方是签订了条约的,虽说日本人并不会把与之签约的果府放在眼中,更不会真的遵守签订的条约,但是现在他们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有些事儿还不敢做的太过。/p
所以,日本关东军高层应该是没有想过第四师团会遭遇成规模的战斗,空中支援这种只有在大战中才会出现的情况,如果那位武藤司令官不是在气急败坏的情况下是不会这么做的。/p
然而刘猛却不得不防。/p
他率部掺和进来的消息肯定瞒不了太久,一旦那位武藤司令官知道是他在“搞事情”,恼怒之下会做出什么事儿来谁也不敢保证不是?/p
不过当刘猛沿着整条防线视察完一圈回来看到山顶主阵地上士兵们热火朝天刚挖掘出来的战壕,不禁脑袋直摇。/p
那基本是一条直线的战壕是要让日寇的大炮组团轰死吗?/p
看来,虽然这其中的几十名老兵都是参加过长城之战的,但是他们对野战工事的理解还是太少了,如果他们看见二十年后共和国在五圣山上那纵横交错不熟悉的自己人都会迷路的战壕,肯定会很羞愧的。/p
“把所有连级军官以上的人都给我喊过来,战壕挖掘先停工。”刘猛命令道。/p
在军官们集合之前,刘猛拔出军刺在土地上划了一副简易的野战工事配置图,看到人都到齐了,这才朗声说道:/p
“上次我给你们大家讲过棱线对于反斜面坑道的重要性,山顶的阵地就是棱线。/p
在基地那座后山,山顶面积不过方圆数百平方米,你的战壕用带有弧的一字形没问题,但这里的山势略平,山顶和山坡的坡度极缓,如果敌人攻上来,你就缺乏了足够的纵深,所以咱们就不能照本宣科,而应该因地制宜才成。”/p
见有几个军官还一脸懵逼的样子,刘猛只得继续耐心的解释道:/p
“所以咱们这个山顶的主阵地,也得用上足够的纵深防御,并进行梯次布置。比如童连长负责的山顶主阵地,他是一个步兵连进行防御,那么,在一线阵地上,只放一个排。。。。。。”/p
当然,包括童铁刚的暂编一连在内的四个暂编连现在的实际兵力都超过了一个标准建制的步兵营,这一点刘猛没说,导致邓文麾下的几个军官一个劲儿的翻白眼儿。/p
他们当然不知道,别说现在四个暂编连每个连拥有兵力超过一个步兵营,就算是以后扩编到了三五千人,他们的编制也只能还是连。/p
为啥?为了不让那位大佬惦记上呗。/p
刘猛并没有注意到邓文麾下的几名军官表情上的异常,手中军刺在工事配置图向上滑动,继续说道:/p
“向后推三十米,利用坡度建立第二层防线,这里,再放上一个排,既能保护阵地的两翼,同时还能充当第二道防线。”/p
“长官,保护阵地两翼我知道,但留第二道防线肯定就要留预备队,这是为了干什么用?”担任左翼防守任务的暂编四连连长韩铁头问道。/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