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宫人再一开口,说书的范儿就起来了,还连带着有模有样的比划着,“成州清源县县官府上,挂着白灯笼,一眼望去,素白一片!道是怎么回事?原是县官风大人的结发夫人去世数月,风大人思念亡妻,久不撤素!”/p
“这日京都来人,县官见到后神色大变,问来者何事?”/p
“来人高声问道,风大人?你还活着?你不是死了么?”/p
“县官听此,怒火中烧,一言不合就要动手,恰逢来人早有准备,跟随而来的高大人,那叫一个人高马大,力大无穷!只一个回合就将县官制服!”/p
“待来人宣读圣旨,县官脸上黑如墨汁,一双眼睛瞪得圆,就听那圣旨上内容念出口!”/p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成州清源县县官风清海,身为朝廷命官,不幸去世,朕心难安,又不可苦了地方百姓,特命刑部高绍恒为新任成州清源县县官!”/p
“圣旨宣读完毕,只见那原县官高喊一声不可能,便吐出一口鲜血,原地昏死过去!”/p
至此,那说书的宫人立刻收敛的动作,鹌鹑似的立在原地。/p
“这就完了?”风离玥还没听够似的,“然后呢?”/p
宫人低垂着头,“回王妃的话,奴才宣读完圣旨,剩下的事情就是高大人处理,奴才便回京都复命,旁的事,便不知道了。”/p
听众又将视线移向另外一人后者压力更大了。/p
“皇上恕罪,奴才实在不会说书,不过奴才在清源县查到了一点有意思的事情。”/p
虽然之前的宫人说得有模有样,但是水平有限,众人再怎么盯着看,也明白这两人不是说书的料子,于是皇帝便不再为难他,“说吧。”/p
“是。”后者彻底松了口气,然后公事公办的样子,“奴才到了清源县,就听到百姓议论,说新来的县官一直在屯粮,甚至趁机搜刮财物。”/p
“奴才打探的第二个消息,就是风夫人的死因,并不是病死,听风子敬醉酒后模糊提到,风夫人与风清海在书房发生了争执,风夫人说……”/p
顿了顿,暗查之人偷看了一眼秦子珺和风离玥的方向,不敢开口的样子。/p
“风夫人说了什么?”风离玥嗤笑,“你说你的,再难听的话与你无关。”/p
“多谢王妃。”暗查之人明显动了口气,然后继续道,“风夫人说王妃和安公主就是养不熟的白眼狼,还对风家落井下石,骂风清海窝囊废没本事,不然怎么连女儿都收拾不了。”/p
“而后风清海也怒了,动手打了风夫人,还说风夫人一个女人家懂什么,他是要做大事的,如果风夫人不满意,那就去死。”/p
……一室寂静。/p
宫人和暗查之人再次跪了。/p
那些话不好听,是对王妃和公主不敬。/p
听众几乎都想到了一个点子上,哪个朝臣敢说自己是做大事的?难道还想反了天不是?/p
风清海要做大事,什么大事?/p
而且风清海刚到清源县就开始屯粮,搜刮财物,他想干什么?/p
好一会儿,皇帝才再次问道,“成州有没有异常?”/p
“回皇上的话,奴才回城路过成州的时候,成州的守备明显多了不少,那时候高大人上任的消息已经传遍了。”/p
宫人想了想,小心补充道,“皇上,奴才离开的时候,遇着运送秋粮的官差,隐约提到,说是天会变,那批粮可不一定能到了百姓手里,开始奴才以为那几天天气变化大,没多想,如今听这位大人的意思,恐其中有异。”/p
粮食不给百姓,那就是作为粮草……/p
顿时,屋内的气氛更紧张了。/p
怎么分析都能得出一个结论,风清海是打算造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