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苒初环顾了一圈,看到了摆在正中间桌子上的一个小盘子,盘子里面放的全部都是各种各样的花,只不过有的都已经焉掉了。/p
也许是看到了斐苒初的眼神,碧桃止住了脚步,指着那几盘花说道:“那是崔妃送过来的,知道太后信佛,不喜杀生,便就没有折花,而是在御花园中的地上捡了一天,把这些香味浓的花送过来冲冲药味儿。”/p
碧桃说话的时候,语气中有着掩饰不住的赞赏,看来崔妃来这里的这段日子,把景仁宫上上下下都哄得很开心。/p
“她真是有心了。”斐苒初低低的称赞了一句。/p
“还是皇后娘娘教导的好,手底下的妃嫔们都这么的懂事。”碧桃突然有意无意的看了斐苒初一眼。/p
而斐苒初出迎上了她的眼神,便点点头,没有再继续说话了。/p
太后坐在里屋,就算已经是早春,身上还是裹着毯子,旁边点着一个火炉,一进来就感受到了暖意。/p
她抬起头,在昏暗中看了斐苒初一眼。/p
“过来。”/p
“是。”斐苒初在那边走过去。/p
喜翠刚想跟上去,便被碧桃伸手给拦了下来,她看了看斐苒初,又看看碧桃,最终还是把自己的头低了下来,老老实实的站在了远处。/p
坐到了太后的对面之后,太后便把她手中的毛笔和书一起递给了斐苒初。/p
“夜深了,哀家的眼睛不好使,这剩下的一点经书,便由你替哀家抄写吧。”/p
斐苒初接了过来,看了看上面的经,发现余下的都是一些关于包容忍让的经文。/p
太后这是在暗示自己什么吗?/p
斐苒初也没有继续去想,而是从一旁拿过了一张空白的纸放置于自己面前的桌子上,一手持着笔,一手拿着经书,借着昏暗的烛光,一笔一字的认真抄写了起来。/p
她低头认真写字的时候,眼中的锐利光芒全部都敛去,看起来一副岁月静好的样子。/p
不知道为什么,斐苒初好像隐约之间听到了太后的一声叹息。/p
她在叹息着什么呢?/p
她不知道的是,太后心里面想着的事情,正是关于斐苒初的。/p
自打生辰宴之后,太后对斐苒初起了浓厚的兴趣,让手下的人去把她这些年来所做的事情,大大小小的都汇到一起说了一遍。/p
她这时才发现,自打这皇后从冷宫里面出来之后,好像是变了个性子一样,丝毫不像是从前那般的懦弱,手段变得雷厉风行,人也开始变得特别难以亲近,宫中的人都当她现在不好惹,闲言碎语也就多了起来。/p
可当她去调查那些流言的时候,却发现大多都是无中生有。/p
现在的她即便只是静静的站在那里,身上也有一种令人无法忽视的凌厉气息,不知道为什么……她总觉得是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一样,只是她比那个时候的自己,还多了几分灵气,似乎没有被完全的污染。/p
实属难得。/p
终于,把那一页经书抄完的时候,斐苒初觉得自己的眼睛都快要废掉了。/p
灯光太过于昏暗,有的时候还摇摇晃晃,而她又不能把头低到书上去看,只能抓紧每一个火光增大的瞬间,看清楚书上的字,然后凭借着感觉在纸上把字写出来。/p
“写好了。”斐苒初把纸递给了太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