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慈在仙丹峰逗留数日,辞别紫阳真人而去。/p
孔明在左慈离开以后,也开始向紫阳真人辞行,紫阳真人赠送了几颗丹药给孔明,孔明谢过,收藏好丹药,带着书童,下了仙丹峰。/p
他和书童走出终南山地界,乘车向北而行,一路上,夜宿晓行,抵达山东平原郡地带。/p
这是一条黄尘古道,孔明和书童乘坐的马车在古道上奔驰,古道两旁是山林,前方十多里处,出现了城郭的影子,刀枪剑戟的光芒从城头上冲天而起,远射到马车上。/p
马车正奔驰间,道旁传来一丝细细的呼救声:“救……救……救命……”/p
呼救声尽管微弱如丝,但还是被孔明捉摸到了,他急忙命令车夫停下马车。/p
马车一停,孔明和书童跳下马车,看见路旁与山林接壤处,晕躺着一位老人。/p
此人约莫五十多岁,披着长衫,头戴葛巾,身子冒出酒气,好像被人打过,鼻青脸肿,太阳穴上明显挨过几拳,破了点皮,流出的血迹已凝固,更能证明他是被人打晕的证据是,一面算命幡遗弃在他身旁。/p
孔明一见此人,不禁幸庆自己在仙丹峰炼过丹药,曾炼制一颗九转回魂丹,此外,他临别紫阳真人,紫阳真人还送过几颗丹药给他,他一手掏出自己炼成的九转回魂丹,另一只手掰开此人的嘴,把这颗丹药塞入他的嘴里。/p
书童十分乖巧,从马车上找来水袋,将水袋里的清水灌入此人的嘴里。/p
清水将九转回魂丹冲入此人的喉咙里,丹药沿着喉咙而下,进入他的胃内融化,药液再渗透到他的血管里。/p
不久,此人睁开双目,醒转过来,一见孔明,就不知愁苦地吟唱:“醉马行空遍九州,手持命幡自遨游。轻松习得神相术,点拨顽冥不回头。”/p
孔明见其打扮,听其声,便看出此人的身份,摇着羽扇,问:“你是神卜大师?”/p
此人爬起,从地上捡起自己的算命幡,向孔明一躬身,说:“谢谢先生救命之恩,某姓管,名易,字元任,正是相术大师,人称神算子。”/p
孔明想了起来,自己曾在隆中隐居时,就听人谈起过管易,管易生于公元153年,比孔明自己大28岁,山东平原郡人,从小喜欢观测星辰,长大后精通《周易》,善于相术、卜筮,相传给人相命,每言必中,具有神机妙算之能。/p
孔明一想到这里,摇着羽扇,笑着问:“你既然是神算子,怎会落到如此田地?好像是被人打晕过,你难道没有算出你今天出门会挨打?”/p
管易也笑了,说:“管某一向贪杯好酒,今天多喝了几杯,醉得颠颠倒倒,哪有空掐指神算?唉,且说管某一路踉踉跄跄,突被歹徒袭击,歹徒把管某打倒在地,抢走钱财,哈哈,管某幸遇先生,蒙救命之恩,感激不尽。请问先生高姓大名。”/p
孔明先把自己的姓名告知了管易,然后说:“晚辈喜观天文地理,喜炼丹,喜幻术,好相术,前辈可否赐教一二?”/p
管易高兴地说:“好好好,不过,此处是荒野,不便逗留,管某请你回府,路上慢慢向你传授一二,如何?”/p
孔明欣然应诺,带领管易上了停靠在路边的马车,马车载着孔明,书童和管易,向平原郡驰去。/p
在马车厢里,管易坐在孔明的对面,说:“相术古称易学,又叫预测,乃是通过了解人的生辰八字、面相手相,再通过观察八卦六爻、地理风水,算出人的命运。《周易》乃是最早的卜筮之书,流传至今,以《周易》之理预测天下,莫不皆中。”/p
孔明闻言,更加觉得相术神奇,向管易拱手说:“管大师如何给人相面?”/p
管易施施然回答:“相师之法分三层境界,三流相师看皮!二流相师看气!一流相师看势!管某不看相,只看势。”/p
孔明问:“何谓势?”/p
管易回答:“势就是形势,风水地势,个人命运变化之势,生命在人生变化之中的心理趋势,正所谓世间万物,皆可观势,面相无相,相由心生。”/p
孔明加以引伸说:“如此说来,观人气色,察人心理,比看脸相面好,此外,还需联系个人的家居风水,地脉人脉,家庭变故,从而预测生命个体的命运趋势,以及其生活变故。”/p
管易笑了,说:“看来你天赋过人,智识超群,闻听管某区区一理,就能推知二理,三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果你在管某门下闲居数日,定能成为管某的高徒。”/p
孔明大喜:“师傅,晚辈愿意拜在你门下,学习相术。”/p
管易捊着颔下长须,呵呵而笑,说:“你今日救管某一命,管某无以为报,就将平生所学,倾囊相授,等你下车,可随管某回府上,管某先为你接风洗尘。”/p
孔明说:“不敢当,不敢当,只愿师傅以粗茶淡饭相待,晚辈则知足矣。”/p
二人如此客套一番,就已定下了师徒缘。/p
不久,马车到达平原郡的城门,三人下车,孔明向车夫支付了车费,管易举着预测幡,带着孔明和书童,跨过城门,向城里走去。/p
三人走到了街道上,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一位穿锦佩玉的富家公子骑着一匹白马,背后带着一帮奴仆,向管易奔来。/p
此人打马冲到管易面前,立即翻身下马,看着管易手中的算命幡,说:“某姓朱,名苟,字多金,朱某上街想看看美女,找找乐子,没想到遇到你这会算命的,倒有心请大师算一卦。”/p
说完,朱苟和他的奴仆围上来,围住了管易,孔明和书童三人,三人处在朱苟这帮人的中间。/p
管易看着朱苟身边的白马,说:“朱公子,某姓管,名易。管某看你面相,算准了,你打算给多少银两?”/p
朱苟,姓朱,名苟,字多金,确实是有钱人家的子弟,他一听管易之名,就想起自己曾经听人谈到过管易是神算子,他不在乎钱,只在乎命,就说:“只要你算得准,朱某多金,给你一千两银子,你觉得够不够?”/p
管易大摇其头,说:“不够,不够,管某至少要一万两。”/p
朱苟大笑:“神算子,朱某久闻你盛名,如果你不负盛名,能算出朱某今日凶吉,算得精准,别说一万两,就是十万两,朱某也照价支付。”/p
管易又仔细打量朱苟身边的白马,这是他第二次观察此马,他已经看出了门道,就说:“朱公子出门找乐子不错,可惜骑错了马,此马命不久矣。”/p
朱苟听了,惊得背脊发冷,说:“你是说,这匹马会死掉,朱某骑着它,会栽倒在地,因此,命不久矣。”/p
管易哈哈大笑:“正是,正是,管某帮你预测马命,你倘若在今日打马奔行,难免会马倒人伤,或者马死人亡。如此预测值不值一万两?”/p
朱苟听了,大怒,说:“姓管的,你妖言惑众,老子偏不信,看朱某驰骋千里。”/p
说完,他翻身上马,一拍马背,向前猛冲。/p
那匹白马载着朱苟,向前冲开朱苟的一帮奴仆,咴咴咴,仰天长啸,在街道上疾驰,可是没跑几步,突然扬起前蹄,把朱苟从背上一摔而下。/p
说时迟,那时书,管易猛然一冲而上,扬起预测幡,向正从马背上坠落的朱苟一顶,朱苟的身子便延迟了下落速度。/p
随后,管易奔到朱苟面前,双手将他一托,举起了他,把他放到地上,再一看,那匹白马早已摔倒在地,呜呼哀哉了。/p
朱苟一看自己的坐骑栽倒在地死了,而自己又被管易所救,又感动,又佩服,禁不住竖起大拇指:“神算子果然名不虚传,你救了朱某一命,朱某服你敬你,给你白银万两。”/p
管易从朱苟手中拿到了一万两预测金,带着孔明和书童,顺利地回到了他自家的府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