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世间有六道,所以除天道外,其他五道都有一尊,是为天地五尊,便是天界帝君,玄都魔君,酆都鬼君,凡间人皇,畜道妖王。
因妖王早于千年之前丧命魔君之手,因此畜道从此没落,凡牲畜修炼成妖者皆并入魔道。
而酆都鬼君亦在千年之前为毁鬼道碑率众攻打天界,最终给鬼界带来了灭顶之灾,致使鬼道覆灭,鬼君身死;再加上凡人之力卑微,因此,天地之间,真正能称尊者唯有天帝和魔君。
魔君是谁?他名为玄修,乃是天地间至邪,被天下众魔尊为魔君,以崇山为基建立玄都魔界,所以又被称为崇山君。
崇山君道行深不可测,传闻可与天帝比肩,天界众神皆无降服他之力,千年来,天界为剿灭他不知折损了多少精兵神将,却连玄都城的城门都未曾踏入,况且他座下还有四位魔将,修为亦是十分了得,有他们在崇山镇守,纵使天界武神天兵全部下界也未必能擒住崇山君。
就在众人议论那二十八字警语时,天帝却一直沉默不语,只是微微仰头看着那段悬空而挂的警示,众神观其神情,只见他脸色沉静,双眼微肃,心中似有所思。
看了好一会儿,天帝才低头看向众神问道:“天道碑此番示警,诸位有何看法?”
语毕,忽然见一神官出列,上前禀道:“禀天帝,臣奉旨视察崇山动向,突然发现近日崇山君座下四位魔将相继离开了崇山,去向不知!”
众神一听,立马面露惊诧往那神官身上看去,那位神官不是别人,正是天界御察令,他在天界司查探之职,世人素称他:眼观天地妖魔行,耳听六道鬼怪语。
御察令上奏完毕后,众神心中更加欣喜了起来,议论之声也更沸腾了一些。
御察令所言,崇山君四位魔将相继出了崇山,这在从前是绝没有过的事,因崇山君知晓天界一直有剿灭他的心思,所以玄都的防备一向都很严密,不论何时,四位魔将至少都会有一位镇守在崇山,如今四魔皆出,崇山的防备自然降到了最弱的时候,再加上掌道使方才所展示的那段警语,所以不难想象,殿内众神此时心中所盘算的都只有一件事,那便是顺应天道,趁此良机下界剿灭崇山君,为天界除此一害!
殿内的议论声一直没有停过,天帝也没有出言制止,许久之后才突然有一位神官上前来向天帝说道:“禀天帝,依臣之见,天道碑警语显然已经道出了崇山君大限将至,恰逢崇山四魔外出,此乃天赐良机,臣以为,我天界理应顺应天道,派出十八位神将下界。这是我天界除去崇山君的绝佳时机,还望天帝早下决断,遵循天道碑警示,速派神将下界除魔。”
那位神官话音刚落,就有一位神官站了出来,反驳他道:“观德星君此言差矣,你只看到了警语的前两句,却未细想后两句所含之意,未免浅显了。”
那位叫观德星君的神官听了,立马笑着向反驳自己的神官回道:“后两句之意我当然想过,‘落时逢辰或有路’一句,指的是崇山君虽遇生死劫,但仍有活路,逢辰或有路,意指崇山君到辰时方有活路,这一句虽然道出了崇山君的生机,但也恰恰提醒了我们,剿灭崇山君要速战速决,决不能拖延到辰时,至于最后一句,自然是应前一句所出,想当年崇山君占据崇山在山下建立玄都时,山下的漓江就流出了黑水,且百年才清,可见此言预示,若此次让崇山君有生路可逃,那么他必将卷土重来甚至有可能威胁到我天界,正因如此,天界才更要把握住此次良机,更何况警语上明明有‘十八神将临崇山’一语,显然这就是天道所指,难道玉英星君想让天界众神违逆天道么?”
听完观德星君一言,殿内诸神纷纷点头附和了起来。
所谓天道,即是天道碑所出示警,天道碑所有示警皆为维护天地安稳而出,示警一出,凡警语中所涉及一切生灵,神魔人鬼兽,都必须遵从天道指示而为,哪怕天道要语中之人自裁,他们也得照做,否则违逆天道后果只会更加凄惨。
殿上的天帝见诸神私语不休,虽有多数神官认同观德星君之言,亦有如玉英星君一样犹豫拿不定主意的,天帝细观一阵,随后又将目光放到了掌道使身上,突然向他问道:“掌道,你怎么看?”
诸神一听天帝开口便立马收了声,将目光聚集到了掌道使身上,那位掌道使听见天帝询问,便立马上前,缓缓回道:“观德星君方才所言,臣赞同大半,既是天道碑示警,臣自然赞同顺应天道而为,唯有一点臣另有他想,便是落时逢辰的辰是否为辰时尚不能确定,不过观德星君所言剿灭崇山君要速战速决,这一点臣是赞同的。”
观德星君一听掌道使赞同出兵,心下立马振奋了起来,连忙又向天帝说道:“陛下,掌道大人亦赞同出兵,还请天帝早下决断才是。”
天帝听了又沉思了一会儿,诸神方才听见掌道使一言,便已经能确定天帝下了出兵的决心,之所以还在思虑,恐怕是在想出战的人选,按照方才那警语所云,此次天界应该派十八位神将下界,可巧就巧在天界明明有十九位神将,这警语中偏偏就少了一位,而少的那一位究竟又是何人呢?
就在众神疑惑之时,天帝突然在众神之中唤了一声:“传音!”
话音刚落,便有一位神官自文官列走了出来,应声道:“臣在!”
天帝看了他一眼又道:“即刻传本座令,命外出神将速回天界,天道碑既有预十八神将之言,那么,除武灵君外诸神将皆需回天待命!”
众神听天帝此言,心下猛然一惊,立马猜到了天帝的打算,看来天帝这是将武灵君从众位神将中排了出去,以此来对应天道碑上的预警之言,只是天道碑上并未指明是武灵君缺席,如何天帝就这么决断了呢?
天界武将众多,能排上名号的却少,能上凌霄殿内述职的主神也只有十九位,而这十九位神将之中,排首位的便是武灵君。
武灵君修为极高,现被天界众神尊为第一武神,且他战功赫赫,自晋升武神以来,便战无不胜,为天地安稳太平立下无数功勋,又因其英姿不凡,因此纵使他平日在天界冷傲孤僻,却依旧深得诸神敬慕。
不过另有一则,自武灵君上天界以来,天帝便对他百般照顾,偏爱之心众神皆知,因此私下里不免也惹出了一些流言蜚语,暗地里猜测武灵君是天帝在外的私子,只不过如此无凭无据的猜测都是听者多,信者少罢了。
如今围剿崇山君,事关重大,且崇山君修为深不可测,众人猜测便是十九神将合力围攻玄都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而天帝却首先就将修为最高的武灵君排了出去,这不禁让众人心中又生出了些许暗疑。
就在众人疑惑之时,一位神官突然于武将之列的首位站了出来,上礼微微颔首道:“陛下,臣请战崇山!”
众人听了立马抬头往殿中看去,只见殿中站立的这位神官气质出众,容貌不凡,目如明星微亮,神情微沉带寒,身形修长矗立,步伐健稳如磐,正是众人称赞神往的天界第一神将:武灵君!
天帝望着武灵君,眼神中掺着一丝不明的情绪,随即又道:“警示中只提及天界十八位神将,你乃天界第一武神,自当以镇守天界,维护天界安稳为主,且崇山四魔现下不知所踪,是否另有阴谋还不得而知,你若实在不想闲着,可以下界去搜寻崇山四魔的踪迹,查一查他们四人为何同时出了崇山,若是能将这四魔剿灭,也是大功一件!”
言毕,天帝又向殿下的传音神君道:“传音,你将众神将召齐后再传本座令,让他们明日在南天门聚首,趁崇山四魔未归之际速速前往崇山擒拿崇山君!”
传音神君听了连忙应了一声:“遵!”
传音神君应完之后便在众人的注视下快速退出了凌霄殿。
此时武灵君心中仍有不甘,抬头看了天帝一眼,见天帝眼神微沉,注视着自己的眼神十分坚定,便只得悄悄按耐住了心绪,怏怏退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