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师兄师姐虽然听不懂这个梗,但是一看到顾秋风的表情,他(她)就明白了,眼前这个爱学习的男人,哦不,学弟,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把论文的后半部分给写出来了。
端走电脑的是李小红,把电脑放归原位的依然是她。
“求求你快写吧,我好一睹为快!”她说。
“不急。”顾秋风笑着说道。
李小红嗔怪道:“不急你拍什么桌子?”
“我想上网查查咱们学校学报的分量。”顾秋风回答。
李小红:“……”
其他四位师兄师姐:“……”
那你鬼叫个什么劲?
看着五位师兄师姐怪异的眼神,顾秋风总感觉,他(她)们好像理解错了什么。
算了,管它呢。
摇了摇头,他连忙打开浏览器,搜索金陵大学学报。
结果,网页出现了两个相关版本。
一个是金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另一个是金陵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文学属于人文科学类,顾秋风点击进入了第二个版本。
emmm……
怎么感觉有点“王坡卖瓜,自卖自夸”的味道?
快速浏览完期刊简介,顾秋风又看到了期刊的总下载次数是,总被引次数,复合影响因子1.233,综合影响因子0.761。
这一连串的数字,让他有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
下面一栏的是收录的期刊。
顾秋风进去随便查看了几篇,果然,正如孔泽说的那样,收录的论文几乎全是国内外着名学者的研究论文,博士生的论文都很少见。
往下翻了几页,他发现,文学院的几位教授的最新研究论文都发表在了期刊上。
甚至赵弘生教授写于08年的一篇论文都挂在了上面。
这么说来,《金陵大学学报》貌似还真是有点分量啊!
心中的疑惑得到了解答,顾秋风不再迟疑,继续撰写剩下的那一半论文。
……
到了这里,顾秋风敲击键盘的双手停了下来,看了一眼电脑的右下角,时间显示是十点半。
既然提到了“清空”,那在这里必须得引用一首词。
然而,顾秋风又一次陷入了纠结之中。
他并不是纠结于选哪个遗民词人的词,而是纠结应该选张炎的哪首词。
“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不惟清空,又且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
这是张炎在《词源》一书中对前辈词人姜夔词的评价。
但是,不是说随便拎出张炎本人的一首词来,就能反应出“清空”的特点,事实上,即使是他在南宋乜王以后写的那些作品,有些词仍然没有体现出“清空”的特色。
清空词有以下两个特征:第一,意象淡泊。第二,语言明快。
这就需要仔细甄别了。
回想着张炎的词集《山中白云词》,顾秋风很快就想到了一首合适的词——《解连环·孤雁》。
这首《解连环·孤雁》,甚至为张炎赢得了“张孤雁”的雅号。
孤者,独也。
张炎在南宋乜王以后,跟天空中的秋雁的处境何其相似。
其实,不仅仅是他,就连西湖吟社的周密王沂孙张炎唐钰施岳仇远等十四人吟咏的龙涎香白莲莼蝉蟹等等,哪里说的是物,分明指的就是自己!
当然了,搞文学研究的人一般不会说的这么直白,因为那样就太没有艺术气息了,他(她)们往往会这样说:“我从这些景物中可以看到或者听到王果遗民凄苦悲恸的内心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