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身边出国的越来越多,对于国外,认识的大概也就越来越可观了。
沟通消除误解,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大概也就是互相交流下,当然,还要有理智。
我直搞不清楚香港那些闹独立的人的思维,早年我去过几次香港,感觉还是可以的。
有没有歧视呢?也许是有的。
我有次和个到马来西亚留学的朋友吃饭,他在点餐的时候用英,然后告诉我是不是用英服务员的态度会不样,但我还真没感受到,也许那时候已经有很多内地的过去,般的服务行业也不会摆脸色了。
我有次坐公交,不知道要在哪里下,问了个小哥哥,小哥哥对我说了,怕我听不清,到了那个站还特意提醒了我下,因为这个小哥哥就觉得那个公交都充满了温暖。
不过些香港人还在念叨着过去的繁华也是真的。
比如过去他们代购个包包就能把机票钱挣回来,比如回老家给个两千,就能让老家人惊叹。
内地已经在加速奔跑,而香港并没有跟上。
也许,这就是年青代的愤怒?
但是这种愤怒又有什么用呢?与其有这个力气□□,不如踏踏实实做点事情。
你□□,是为了让香港变得更好,那么,努力的做点实事,不是更有效果吗?
不过香港的年轻人当然不只是那些废青,除了那个小哥哥,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次过天桥,两个打扮的非常光鲜的年轻人牵着条雪白的大狗——我认不出来是什么品种,那狗正要嗯嗯,男孩子牵着绳,女孩子在后面用报纸接着,厚厚的报纸,嗯嗯完全没有落地。
线城市也许抓的比较严,但在开封,真是有活动的时候没问题,没活动的时候,晚上溜圈都要小心脚下==
我们的市政没的说,我家门口前段时间围了截,本来以为要很长时间,今天就发现竟然已经修好了。
种了更多的树,铺了红色的地砖,很漂亮。
有个乐队在那里演奏。
真的是乐队,有吹号的敲鼓的,年龄都不小,显然是自发组织起来的。
不少人围观。
路灯明亮,他们装备还不错,间还有人看着乐谱指挥。
我看了不由得微笑,记得我过去发过个帖子,说是路过水系,看到有阿姨在唱戏,不由得就想赞声盛世。
这种民众自发的娱乐活动,来代表着平安,二来代表着富足。
若是兵荒马乱,哪有这种自娱自乐?
不过这么看着,又不免有些唏嘘,因为想到了太后早年的句话——太后说她路过包公湖,看到有人吹号,非常生气,因为想到了我爹,想着要是我爹也能培养个这样的爱好多好?为什么就是吃喝玩乐,打牌跳舞呢?
嗯,又次提到了我爹,那个心理问题,好像是需要解答了。
先来公布答案——你看到的那个婴儿,就是你自己,或者说是你内在的自我。
如果你真的没有用意念引导,没有故意去想象这应该是个什么样的婴儿,那么在他出现的刹那,你就知道你的问题在哪儿了。
在心理学上,这叫看到即治愈。
很简单?
但其实,是不是能看到却不好说。
还记得我早先说那两个女孩子的故事吗?我说我不能理解为什么她们的母亲对她们那么苛刻,朋友对我说,我之所以会在意,是因为我自己有这方面的问题,我立刻说没有,因为我生的是男孩子,因为我从不会故意去找q7的优点,我小时候深受被各种挑毛病的痛苦,再不可能把这转嫁到自己孩子身上。
朋友和我熟了,也不怕得罪我,当下就说:“立刻就启动了掩盖机制。”
因为没取得她的同意,我就不说这位朋友是谁了,不过对这位朋友我是极信任的,对她也非常敬佩。
我们最初认识,是她有个课题——是的,这位,也是个大学教授,所以专业方面不用怀疑。
我们在上做过很多交流,在现实里也经常见面,她就是开封人,每次回来,我们都会聚聚,喝个茶吃个饭。
说实在话,被人语说破心事,是有些狼狈的,但后来也不得不承认,她说的是对的,我承认了这点,也才有了后面的调整,带来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哪怕白天喝了天的茶,晚上也照样能睡着了o( ̄︶ ̄)o
另外个结果,就是坚定信心的为爱发电了。
从利益上来说,不知道我这个决定是对是错,但从感觉上来说,着实不错。
早先有人说路遥写,不写胳膊疼,难受。
我有点疑惑,是会有个梗你很想写,想起来就激动,但写起来……也会累啊。
不过我写了这几本李总就知道是真的了。
怎么形容呢,就是热恋。
在你热恋的时候,可以穿越半个城市只为见那个人面,在我写李总的时候,也是不畏艰苦不怕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