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珠算班开课了,特聘教师李元方。/p
面对一群年龄大自己的学生,李元方浑身不自在。/p
凡事有利必有弊,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p
通过教学事件,李元方第一次体会到了亲和力光环带来的好处,没有人因为年纪小而呛声他。/p
每天中午固定半个时辰的珠算讲解,配合着珠算口诀。/p
户部这群算账高手们,在适应了新式工具后,算盘拨得啪啪响,效率跟着翻了翻。/p
闲下来的李元方没有离开户部,而是将目光对焦到了户籍管理地。/p
唐代户籍每三年一造。/p
笼统来说,官方造籍的目的。/p
一、征收或减免赋税、徭役,领取养老金。/p
二、定罪量刑来提供依据。/p
户籍以每年所编造的手实和计账为编造基础。/p
手实:记载一户百姓,人口、年龄、拥有土地状况等等。/p
计帐依据手实编成的,内容是写明百姓来年应承担的赋役。/p
当然了三年一造的时间没到,尚在使用的户籍看管还是很严格的。/p
谁让李元方有个好老师。/p
好老师萧瑀告诉李元方,有空去整理一下旧户籍,旧户籍的备注上记载着了不少,全国各地发生的事情。/p
因此,李元方在已经积灰的旧户籍档案上,总结到了一份详细的图表。/p
这份图表是关于三代以内近亲结婚,造成的痴傻儿、早夭儿的高概率。/p
李元方那着一份统计表,心情不错的走出了旧户籍库房。/p
遇上了户部官僚,也是笑容亲切的打招呼。/p
……/p
看到李元方,萧瑀难得露出了今天一个笑脸。/p
“元方,你怎么过来了?旧户籍档案看腻了?”/p
“老师今天心情很好。”/p
李元方暗中祈祷,希望自己手上的东西,等下不会让老师受到惊吓吧。/p
萧瑀不疑有他,乐呵呵的说着。/p
“户部工作效率提升,今年有望在封笔之前,彻底摆脱繁重的公文。”/p
“……”/p
李元方难得纠结了起来,要不,他还是直接找李世民去吧。/p
难得看到弟子露出孩子气的一面,萧瑀心情无疑更好了。/p
“说吧,你遇上了什么为难的事情,需要为师帮忙?”/p
“嘿嘿……”李元方不好意思的笑笑:“被老师看穿了啊。”/p
“哈哈哈,说吧。”萧瑀轻笑。/p
“哪怕弟子要说的事情,能将您的好心情给毁了?”/p
李元方抹了一把脸,脸上的表情跟变脸似的,从纠结变成苦涩。/p
萧瑀敏锐的察觉到了,自家弟子要说的事情似乎很严重。/p
“与宋国公府有关?”/p
“不。”/p
“还是我姐姐?”/p
“也不是。”/p
“既然与这两件事情无关,那么不论你要说什么,为师都能承受得了。”/p
萧瑀摆摆手,多少大风大浪都过来了,旋即仍旧淡淡的笑了起来。/p
李元方叹了一口气,将整理好的档案递给了萧瑀。/p
“老师看看吧,这事挺大条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