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粮草问题,还真就没有仔细过问。
随即,铁辉在大帐外,唤进来一名小吏。
凌骁认识这人,正是军中的管粮官。从长安开始,便管理军中粮草。
“主公,我军粮草已经不足十天之用了。”
等管粮官退下后,撤军的心思再次出现。
“主公,不如暂且撤兵,等来年粮草齐备之时,再行进军。”
一向主张作战的铁辉,此时也建议其撤军。
魏纪在一旁进言道:“主公,河东太守王卓,引军七千,加上司马昭引军五千,解县城内的魏兵绝对不少于一万五千人。”
“以我军目前的人数,如果强攻解县的话,损失太过巨大。而且粮草不足,恐无一战之力了。”
......
黄昏时分。
当解县城内的魏军,正商讨明天如何进攻之际,凌骁已经做出了撤军的决定。
天色漆黑,驻扎在前营的魏纪率领三千军兵严守营门。
而在中军与后营,铁辉领着军兵悄悄出了大营,一路奔着临晋行军。
凌骁则是与公孙宇居中行进。
等两拨人马全部离开以后,魏纪才带着三千人悄悄向后营移动。
翌日清晨。
城内的魏军才得到凌骁撤军的消息。
司马昭站在城头哈哈大笑,遥指着远处嘲讽道:“凌骁不过如此尔,大战数日,竟然连小小的解县都无法攻破,还妄想攻占洛阳,真是痴心妄想!”
陈泰站在司马昭身后,但他心里却与司马昭想的不一样。
他很清楚,如果援军再晚来一天的话,这解县可能就失守了。
现如今,这凌骁是唯一一个,能够让他感觉到如此压力的人。
王卓在一旁询问司马昭,“公子,如今凌骁已退兵,我军当如何?”
司马昭一愣,因为司马懿来的时候,并没有说过凌骁退兵该如何。
现在王卓问起,那自己该如何回答?
司马昭又看向陈泰,“玄伯君,依你看,我军当如何?”
陈泰拱手道:“公子,我军现在粮草不多,不适宜出征。还是派人回运城征求一下大都督的意见,在做定夺也不迟!”
司马昭表示赞同,立刻派人往运城去。